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浮游植物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在群落组建和结构维持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竞争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浮游植物种间竞争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竞争的最新理论进展,分别介绍了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的研究现状及其有代表性的实验,然后针对水生生态系统分别介绍了营养盐、细胞初始密度、盐度、光照、温度等对浮游植物生长与种间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以西巴兰线为界,南海南部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地貌单元。西部为巽他大陆已消亡的被动大陆边缘,裂谷开始在始新世(约46Ma),停止在19—21Ma(磁异常6),海底扩张比中国大陆架晚得多。破裂间断持续约3—5Ma,是以中中新世不整合面为标志,在沙捞越陆地也存在。裂谷后地层的年代约始于16Ma,覆盖在裂谷地形之上。东部为会聚边缘,在中中新世演变为碰撞带。 巽他陆架除局部深盆地外,具有统一的约30km的厚度,并延伸到约200m的水深。陆坡狭窄。从陆隆(危险区)的水深从500m变化到大陆-大洋过渡带的3.5km水深,宽度为170至330km。 拉让三角洲延伸到陆架和陆坡。其后裂谷沉积物覆盖在危险区裂谷期的最高地形。在东部,后裂谷沉积物较薄,仍然没有完全覆盖裂谷期的地形。单面山地貌显然支持南沙群岛的碳酸盐岩隆结构,其陆坡在2—3km水深突然抬升。 沙巴和文莱边缘曾经是会聚的碰撞带。陆地地质指示中生代蛇绿岩基底。主要碰撞特征是,西科迪勒拉山主要由始新世至早中新世砂质的浊积岩组成,在西克拉克山主要是渐新世至早中新世(32—18Ma)的岩石,其幕式抬升发生在14—8Ma的整个上中新世和上新世。2km深的西北婆罗洲海槽可能是会聚阶段的残留,而且也是碰撞的前渊。 石油丰富的巴兰三角洲,形成于西科迪勒拉山的抬升和剥蚀,其范围甚至延伸至西北婆罗洲海槽。有证据表明被动边缘的陆隆(危险区)已经俯冲在沙巴之下,并引起西科迪勒拉山的抬升。因此,西巴兰线将西部的消亡被动边缘与东部的碰撞带截然分隔,现在显然表现为一条大的右旋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43.
张勇  吴胜刚  张亚萍  刘伯骏  龙美希  邹倩 《气象》2019,45(2):180-190
本文基于SWAN雷达拼图产品,选取了组合反射率因子、组合反射率因子水平梯度、回波顶高及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作为识别参数,采用模糊逻辑法对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与层状云降水进行了分类试验,对发生在重庆的1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类结果进行了验证。并以ADTD地闪资料作为对流云降水的实况观测数据,分别采用了四种不同半径的空间匹配与四种不同时间匹配方式对识别出的对流云降水产品进行了定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空间匹配半径的增大,正确率明显提高,而6 min地闪相对于6 min拼图产品提前6、3、0 min及滞后3 min四种时间匹配方式,其正确率变化很小。对于12次暴雨过程的总体评分较高,检验方法具有清楚的物理意义,在不同的时空匹配方式下的评分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说明对流云与层状云降水分类效果较好,也是对对流云降水识别定量检验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44.
赵希 《地质与勘探》2021,57(3):667-675
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展布是影响低孔特低渗储层有效、高效注水开发的关键。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长8油藏及周边油藏投产油井存在砂岩裂缝发育区含水上升快、裂缝侧向油井水驱开发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岩心、声电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资料,选取特征参数构建裂缝识别综合指数,实现樊学油区长8储层中砂岩裂缝的识别。依据识别结果绘制砂岩裂缝平面展布图,进而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特征分析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及其对生产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底断裂中生代以来的重新活动控制了樊学油区裂缝的形成与展布,裂缝优势展布方位为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砂岩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砂体厚度以及岩层组合等因素影响。裂缝发育区油井具有初产高、产量递减快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生产开发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注采井网,尽量采用大井距、小排距的方式提高驱油效率。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部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
46.
引言辐射年龄测定是现代地质学的基本工具之一。对于距今大约三万至四十万年的期间,不是缺乏年龄的测定方法,就是缺乏可以用于测定年龄的物质。铀系不平衡法是可以应用在这个时间范围内的少数几个年龄测定方法中的一个。自从这个方法在大约二十年前提出以来,它非常成功地应用于纯碳酸盐沉淀物。但是把它应用到带有碎屑杂质的钙质物质上的尝试还几乎没有做过。普遍存在于半干旱和干旱区域的土壤碳酸盐(作为例子)的年龄测定,假若  相似文献   
47.
区域综合蒸散发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不同下垫面条件、作物种植情况及供水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将研究区划分为城区、山区、平原区3种类型区,并对每种类型区分别按水体、透水区、不透水区计算其蒸散发量,然后合并求得各类型区总蒸散发量,建立了以城区、山区、平原区蒸散发量计算为子模型的区域综合蒸散发量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48.
随着哈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特别是煤电化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的上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完善社会节水机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和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确保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关系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50.
梅宽祥  洪希曾 《水文》1996,(5):34-42
探讨了苏北里下河地区水文站网的布设方法,结论有助于人们对平原水网区水文站网布站原则和布设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