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前,资金匮乏一直是多数海洋特别保护区难以开展有效管理的制约因素之一。文章在借鉴国内外保护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海洋特别保护区如何在保证保护区资源和生境质量不发生明显退化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自我创收潜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价值,以有效解决其经费短缺的难题;同时,为更好地度量和评价海洋特别保护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探讨构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指标选择的原则与筛选方法展开述评;最后提出有助于海洋特别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2.
2013年4月代县地震台观测的茶房口流动水准、眉音口流动水准、大石口流动水准、小磨流动水准测线测量结果较2013年2月变化大.经异常落实,认为代县地震台2013年4月4条测线测量结果变化较大与本期更换新标尺有关,且高差大的测线累积差变化较大,高差小的测线累积差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83.
采用2005年采集的SPORT5卫星遥感影像和2015年采集的GF-1卫星遥感影像,分别对2006-2014年之间营口月亮湾海岸空间整治项目实施前后的海岸景观格局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沙滩面积系数、适宜游乐水域指数、主体功能度指数、景观多样性系数、景观变化指数等评估指标,评估了营口月亮湾海岸空间整治效果。结果表明:营口月亮湾沙滩养护工程实施后沙滩面积大幅增加,沙滩面积系数为2.44,适宜游泳嬉水娱乐区面积略有增加,适宜游乐区指数为1.10。海岸空间整理工程实施使月亮湾海岸游乐功能分区明显,月亮湖公园、高尔夫休闲区、山海广场区、农业生态旅游度假区和滨海嬉水观光区主体功能度指数分别达到0.89、0.76、0.68、0.65和0.77。海岸景观美化工程整体改变了海岸景观格局,使各功能分区海岸景观多样性提高,海岸景观格局更为优化,总体景观多样性系数达到1.13,景观变化指数达到0.30。  相似文献   
84.
2002年9月,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大地构造分部赞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了一次构造学研讨会。2003年4月美国在网上以“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的新航程”(new departure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为题,发布了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和理念。2003年10月在西北大学召开的“21世纪新构造地质学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专家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5.
下蜀黄土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第四纪风尘堆积,是低纬季风区气候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但是,下蜀黄土的沉积年代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明确其起始堆积的年代对于深入理解晚第四纪亚洲大陆干旱化进程、东亚季风演化和亚热带区域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对下蜀黄土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磁性地层学结果表明,江苏的仪征青山剖面和镇江大港钻孔岩芯下蜀黄土地层中均存在松山/布容(M/B)古地磁极性倒转记录(这也是首次在下蜀黄土中发现古地磁M/B界线),确认最早的下蜀黄土堆积要早于中更新世,为探讨下蜀黄土底界的年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古地磁约束.以此为基础,结合剖面上部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推算出下蜀黄土的底部年龄约为0.9Ma,这是迄今所获得的下蜀黄土最老年龄,与安徽宣城红土堆积底部年龄大致相当.下蜀黄土的开始堆积指示了亚洲大陆干旱区域在晚第四纪的进一步扩张,它是江淮亚热带地区气候显著变干和冬季风增强的直接证据.我们认为,这可能主要受到全球变冷和北半球高纬冰量增加的驱动,是中国南方地区对全球降温"0.9Ma事件"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86.
依据基础地质资料,结合最新的勘探进展,笔者简要分析东非奥伽登盆地烃源岩分布、储盖组合、圈闭特征和油气运聚等基本成藏要素,指出有利的勘探区带。结果表明:下三叠统Bokh组湖相泥岩厚度大(500~1 500 m)、在西南凹陷大面积分布( 10×104km2)和有机质成熟度高的特征,构成大型油气田形成的物质基础。上二叠统到侏罗系发育Karoo群和Hamanlei群两套有利的储盖组合,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为主,少量岩性、地层圈闭和生物礁。勘探部署应该以西南部凹陷带周缘地区为突破口,中央隆起带目前有少量油气发现,具备稳定的构造背景,良好的油源、储盖和运移条件,为勘探突破的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87.
造山带的网结构造样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8.
89.
湘西喜眉山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变形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雪峰山西北部喜眉山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用方解石e双晶求得逆冲-推覆构造断层岩形成时的差异应力为100-125MPa,变形温度为150-200℃,逆冲作用主要发生于燕山运动时期。  相似文献   
90.
雪峰山加里东造山运动及其体制转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侯光久  索书田 《湖南地质》1998,17(3):141-144
本文论述了雪峰山地区加里东造山运动的变形序列,加里东运动期间,至少存在3个连续的构造热事件。并且阐述了挤压体制向伸展体制的转换,形成低角度滑脱带,高角度正断层及变质核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