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93.
一、前言我国现行的地电阻率观测方法,采用的是中常大小极距的四极对称法。测量仪器多使用DDC—2A电子自动补偿仪。供电方式大致可分:1.整流供电,供电时将供电电流调到某一固定值上,测人工电位时,若电网电压,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均会引起供电电流的变化,致使地电阻率观测误差大;2.稳压供电,对供电电流值要进行测量,也会引入误差;3.稳流  相似文献   
94.
研究苏联境内火成岩在时间上的分布,可以确定各个时期的基性和超基性侵入岩的某些分布特征,在我们看来,这对于了解岩浆活动发育的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兹简单地根据有关材料从前寒武纪开始谈起。古期(太古代和元古代)产  相似文献   
95.
河南省栾川赤土店地区银铅锌矿主要位于卢氏 -栾川台缘褶皱带 ,这里有著名的世界级南泥湖钼矿田。此前地质工作重点是钼矿、铁矿、水晶和金矿 ,对铅锌银矿产工作甚少。近年来在总结了南泥湖钼 (钨 )矿田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分布的基础上 ,对其处围的找矿有望地区进行异常检查、1∶1万地质测量 ,少量地表工程揭露 ,取得了铅锌银找矿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发现了十余处矿脉集中区、上百条含矿断裂带及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带 ,初步估算的铅、锌资源量达数百万吨、银资源量数千吨 ,并指出燕山期的一些小岩体附近的物化探异常区是进一步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96.
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高压变质岩的原位或外来成因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研究证明,现今所见的在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和高压单元中所保留的榴辉岩和其他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岩石仅占5%~10%,它们不是构造  相似文献   
97.
张旭东  吕文德 《华北地质》2004,27(4):273-273
河南省焦作-新乡平原地区位于太行山南冲洪积平原的西部,黄河北岸。今年,河南省地矿局地质二队张旭东等人在济(源)-东(明)高速公路修武-获嘉段进行公路工程地质调查时,首次在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中发现石膏矿层。  相似文献   
98.
大别-苏鲁区超高压变质岩的多期构造变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别-苏鲁地区超高压(UHP)变质岩的详细构造和岩石学研究揭示了其复杂的构造变质演化历史。除前超高压事件外,至少可识别出5个相继发育的构造变质事件或阶段(D_1-D_5)。D_1和 D_2同超高压事件与三叠纪(250~230Ma)中朝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间的大陆深俯冲及碰撞有关,而超高压后的 D_3和 D_4韧性变形及其伴生的减压部分熔融作用和退变质作用事件,则是超高压岩石向中上地壳折返过程中(230~140Ma)发生的。碰撞后形成的 D_4构造,主导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区域尺度的构造格架。第5阶段的构造以摩擦或摩擦-粘性过渡性变形机制为主,并伴随有大规模的未变形的花岗质岩体就位,该期构造热事控制了现今大别-苏鲁地区的地貌学特征。新的构造和岩石学资料并结合可利用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资料,提出一个涉及中朝与扬子克拉通间三叠纪大陆深俯冲、碰撞及相继超高压变质岩石向地表的多期折返构造变质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
黔西南盘江大型多层次席状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区调填图基础上研究了分布于滇、黔、桂“金三角”区的大型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通过详细的地质构造制图及不同尺度的构造解析认为,这个逆冲—推覆构造系是于中生代晚期,因扬子地台的组成物质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大规模的运移造成的。它是在相对构造简单地区内,遭受到多层次逆冲—推覆或强烈板内变形的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00.
华北北部结晶基底中的大型韧性剪切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韧性剪切带的变质与变形、岩石类型、显微构造特点作了系统描述;并认为大型韧性剪切带是岩石—构造单元的转换边界,是结晶基底的主要构造形式;它控制着区域构造的格局、上古生代活动带的展布、盖层断裂的继承性、各种构造岩及动力变质带的形成;最后对区内北东向和东西二组大型剪切带的区域分布、活动性质、控制作用及其演化历史等,作了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