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11.
恒温层深度的预测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等密切相关,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研究工作进展较慢。通过探讨恒温层深度的影响因素认为: 导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负相关; 地表与大气间表面传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正相关; 大气温度年振幅与恒温层深度呈正相关; 导温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介绍并验证了一种土壤恒温层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了全省不同地貌单元恒温层深度的理论值。全省恒温层深度介于10.5~23.8 m之间: 陕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0.5~23.8 m; 关中盆地恒温层深度为11~17.4 m; 陕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1.7~18.6 m。该研究系统地划分了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深度范围,为陕西省“绿色”追赶超越政策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2.
金沙江白鹤滩河段下切速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沙江白鹤滩河段为金沙江上的改向河段,河谷地貌具有强烈深切的特点.文章主要根据该河段所具有的非常特殊的阶地堆积,进行该河段深切地貌过程及其深切速率变化的研究.金沙江白鹤滩河段,近百万年以来的深切幅度及其深切速率要比金沙江其他河段大一些.该河段2.35万年以来的平均深切速率,比4.65万年以来要大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在2.35万年以前该河段曾经有过大量块石为主的堆积充填阶段,之后成为第1级阶地上的堆积物.与此同时,在2.35万年之后的全球末次冰期鼎盛时期,金沙江白鹤滩河段恰恰是强烈侵蚀深切时期.  相似文献   
113.
陆内环境斑岩型矿床的成矿金属与硫等物质主要来源于富原生硫化物且呈相对还原状态的角闪岩相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的高氧逸度和富水是成矿的关键,但还原性下地壳的熔融产物如何变成高氧逸度岩浆尚不十分明确。为此,本文对哀牢山-红河富碱斑岩带内与陆内成矿斑岩同时代的莴莊粗面玄武岩与谷装箐云煌岩开展了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研究。结果显示,这类钾质-超钾质岩的岩浆具有较高的ΔFMQ值(+0.8~+4.3),这一特征很可能继承于经历古大洋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幔源高氧逸度岩浆具备调节与改造下地壳熔融产物氧逸度的潜力。因此,源于古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且具有较高ΔFMQ(+2.7~+4.3)的钾质-超钾质岩浆,可能是导致陆内斑岩成矿系统中斑岩岩浆具较高氧逸度的原因,这类钾质-超钾质岩浆与富硫化物的新生的下地壳来源的熔体的混合,可能是导致陆内斑岩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