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税国洪 《铀矿地质》1990,6(4):251-255
本文综述了10年来痕量钍的分离富集方法和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极谱法、中子活化法、X射线荧光法等,应用这些方法测定ppb级的针,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关于光合有效辐射的新实验结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成都、昆明、广州等地生长季节内对总日射(Q)和光合有效辐射(QPAR)的长期连续自动同步观测发现,以小时累计量为基础的QPAR/Q比值仍比较稳定,季节、云量以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对其影响不大。这与我们以前在华北平原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并有随纬度降低而略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以雅安天全县锅浪硗水电站为例研究认为:锅浪硗水电开发将会造成紫石乡大、小仁烟2个村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由发展阶段初期直接进入停止阶段,紫石关、新地头2个村落则由发展阶段初期直接进入衰落阶段。研究结合紫石乡的资源情况提出了大、小仁烟村乡村旅游产品转换和紫石关、新地头村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有效整合优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4.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文石海是四川省最先入选的世界地质公园,独特的焚、苗文化与“兴文式”喀斯特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我国20处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奇葩。为评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将敏感度概念引入地质环境的评价中。在分析石海区域地质环境基础上,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壤背景质量、地质环境破坏速率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20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法,对公园内地质环境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5.
天坑景观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天坑的景观特征,参考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建立了天坑景观评价的概念模型,并依据模型与天坑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因子与评价指标,运用AHP法得出了评价因子与指标的权重。这是首次从景观的角度研究天坑,对天坑的旅游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坑景观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6.
旅游地的形象塑造是当今旅游地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兴文石海的形象塑造应以地貌景观特点为基础,按其塑造原理和技术要求,形成特色突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形象,以更好地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依据RIS框架理念,兴文石海地质公园的旅游形象应从横向、纵向两维进行重塑。其旅游形象总体可以定位为"三绝喀斯特—僰苗风情绝"。为改变当前兴文石海旅游不景气的局面,应通过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制定鲜明的旅游宣传口号,创新营销理念及方式,做好旅游形象的维护和拓展管理,把兴文石海优美的旅游形象根植于广大旅游者心里。  相似文献   
87.
规模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具有巨大的容积和陡峭圈闭的岩壁,在坑底形成异于坑外的独特微生境,是研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理想场所,但目前鲜少对喀斯特天坑植物群落的生态过程及其空间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动分割窗技术以及边缘效应值、边缘效应强度和β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对原生天坑"坑边缘—坑壁—坑底"的生态交错带进行定量判定,探讨垂直环境梯度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天坑内外物种多样性边缘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天坑"坑边缘—坑壁—坑底"垂直梯度上的生态交错带出现在坑壁中域位置,宽度大约为40 m,是连接天坑内外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生态过渡带;天坑内外植物群落在坑壁出现"断裂",存在不同于一般生态交错带的"边缘负效应";基于β多样性指数,垂直环境梯度上植物物种更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坑底与坑边缘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坑底拥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库价值。  相似文献   
88.
田洪军  张继贤  刘正军  税小兵 《测绘科学》2007,32(5):168-169,184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空间数据动态更新和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模式、土地利用图中图斑的特点以及图斑对象的更新模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给出了土地利用动态变更中的图斑模型,采用VB+MapObjects进行了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实现。经过实际数据的检验,证明了程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9.
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旅游资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国南方喀斯特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内的兴文县拥有国内罕见的完整喀斯特景观,丰富独特的喀斯特景观被朱学稳研究员誉为“兴文式喀斯特”。本文运用比较法、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以及天坑、溶洞、石林等典型喀斯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资源优势。研究认为,兴文县完整的喀斯特流域上发育了类型丰富多样、品位高、组合好且分布集中的喀斯特自然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生态僰苗文化资源,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一、二期7个代表地一样具有代表性,具有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进一步补充、完善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资源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