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729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南孔连续取青山口组一段岩心81.41m,收获率为100%。青一段沉积时期应与土仑阶对应。通过对松科1井南孔青一段岩心的精细描述,揭示其岩性-岩相-旋回的沉积序列及其过程。青一段识别出6种岩石类型(泥岩、白云岩、泥灰岩、重结晶灰岩、介形虫灰岩和火山灰)。相类型为深湖亚相以及白云岩沉积、泥灰岩沉积、灰岩沉积、深湖浊流沉积、火山灰沉积和深湖静水泥沉积共6种沉积微相。青一段中可识别的米级旋回(六级旋回)有4种类型,可划分出81个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叠加成25个五级旋回、6个四级旋回,识别出1个三级旋回界面。对青山口组一段暗色泥岩、白云岩、火山灰等特殊事件层的精细刻画对于松辽盆地的缺氧事件、烃源岩、湖海沟通事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北部湾海岸带的地理环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北部湾海岸带10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北部湾海岸带的地理环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岸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降水量、太阳辐射和日照有明显的影响,北部湾海洋对气温、降水集中期、大风日数和海陆风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南海北部陆缘早侏罗世海平面变化的古盐度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中杰  程日辉  王嘹亮  李飞  张莉 《沉积学报》2009,27(6):1147-1154
早侏罗世南海北部陆缘粤东地区发生大规模海侵。古盐度的变化记录了海平面的变化。反映古盐度变化的Sr/Ba和B/Ga比值与海平面升降有关,前者为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本区m曲线(m= MgO/ Al2O3×100)与B/Ga曲线相似,但在幅度方面有差异。结合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环境、沉积相演变,确定了本区海平面变化经历了两次海侵和一次海退。早侏罗世南海北部陆缘构造背景相对活动,前陆再旋回造山带或前陆隆起成为物源区,海丰地区具有周缘前陆盆地的性质。古盐度记录揭示的海平面变化可能受古特堤斯闭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下扬子区三叠纪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扬子区在三叠纪期间接受了早-中三叠世海相碳酸盐沉积、中-晚三叠世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湖沼沉积.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格局的变迁明显地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区内盆地发育与演化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相互作用的背景下进行的.早-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是下扬子区构造-古地理格局改变的决定性因素,使下扬子海盆闭合,沉积类型由海相沉积变为陆相沉积.下扬子区三叠纪古地理的演化特征也为板块碰撞提供了沉积证据.  相似文献   
995.
近70年来兰州城市气温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利用兰州市70年来的气温记录,采用城郊对比的方法定量的研究了城市化对兰州气温的影响。在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和各特征气温的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气温变化的主控制因子——低温控制因子、高温控制因子。利用两个控制因子的城郊对比,定量的揭示了城市化对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任何区域气候变化不仅有城市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带有大范围的气候背景的影响,所以在讨论城市发展对气温的影响之前,首先通过滑动T-检验研究了兰州市气温变化的大的趋势,得出兰州城市气温的11年变化周期,对于这一现象初步认为这于太阳的黑子活动的周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6.
下扬子区三叠纪层序地层的发育特征反映出巨大的沉积环境改变和气候变迁 ,即从海相环境过渡为海陆交互环境 ,进而转变为陆相环境 ;从热带气候过渡为副热带干旱气候 ,进而转化为温暖潮湿气候。相应的层序类型也由Ⅱ型碎屑岩与碳酸盐混合层序、Ⅰ型台地碳酸盐层序、Ⅰ型碳酸盐潮坪—泻湖层序转变为Ⅱ型海陆过渡湖泊层序和陆相湖沼层序。各种类型层序的发育、分布和保存揭示了背景的构造控制作用与改变。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是地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 ,但在碰撞时间上存在着争议。下扬子区三叠纪层序地层类型转化及其反映出的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不一致性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快碰撞的响应。碰撞作用开始于中三叠世 ,下扬子区大规模海退比全球性海退提前约 2 2Ma ,碰撞前和碰撞过程中的构造条件控制了层序地层的发育与类型转化  相似文献   
997.
武汉中层大气温度特性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升级改造后的WIPM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技术状况,并通过与CIRA86标准大气模式和UARS卫星探测的比较,考察了其中层大气温度探测性能. 基于2002年至2003年激光雷达的系统观测数据,给出了武汉上空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年平均特性及在各种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标准大气模式在描述中层大气温度分布平均特性和变化规律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998.
藏北申扎地区早奥陶世地层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北地区从未发现过有可靠化石依据的中奥陶世以前的沉积地层 ,是否存在寒武纪到早奥陶世间的沉积地层是目前诸多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申扎地区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 ,在原归属为前震旦系念青唐古拉群的一套浅变质岩中发现了世界性分布的下奥陶统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笔石化石带代表分子 Tetragraptusapproximatus,首次确定了藏北地区有早奥陶世沉积地层的存在。新建下奥陶统扎扛组和他多组 ,完善了藏北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序列 ,为研究青藏高原在古生代早期的构造活动、演化、古地理分布格局及古生物地理区划提供了资料 ,也为世界性生物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位伟大科学家。魏格纳1880年11月1日生于德国柏林,1930年在格陵兰大陆冰盖的科学考察中,为了营救战友,被严寒过早地夺去了生命,享年50周岁。 在他生命的50年中,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震动了当时的科学界。在他去世后,带来了地球科学一场深刻的革命,即新地球观的诞生——板块构造学说。 魏格纳在海德尔堡和因斯布鲁克度过了他的大学时代,主修天文学,但在大学时代他就开始致力于地质学和气象  相似文献   
1000.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动态数据管理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需要在一个有限带宽、移动的、不稳定的环境中为用户提供相对稳定的服务.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思想,试图从业已形成的海量服务数据中发现潜在的规律,以指导服务器有效地完成数据分发工作.但经典的Apriori算法并不适合时序数据的处理,而现有的时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又对服务的关联时间阈值考虑不够,故对经典的Apriori算法进行改进,使之适应动态数据管理的需要,从而为解决LBS动态数据管理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