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针对水声环境对舰艇声纳探测效能的显著影响以及主要海域海洋环境特点,建立了浅海和深海水声环境仿真模型,实现了对海区水声环境的快速、准确预报.提出了基于3维声场纹理预积分的水声环境体可视化方法,实现了对水下声场的直观表达与多维分析,从而为水声环境的认知、教学训练以及决策支持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2.
采用Snoke方法对2018-07-02江西浮梁M_(L)4.1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求解。结果显示,浮梁M_(L)4.1地震的最佳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40°、倾角87°、滑动角4°,节面Ⅱ走向50°、倾角86°、滑动角177°,P轴方位为275°,为走滑型破裂方式。节面Ⅱ结果与CAP方法计算结果比较一致,并且P轴方位均与区域应力场相一致。露头地质剖面特征显示,NE向宜丰-景德镇断裂为早中更新世断裂,具备中强地震发震能力,断裂产状与节面Ⅱ走向和倾角相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宜丰-景德镇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973.
完全非线性孤立波的直墙反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应用边界积分方法模拟完全非线性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给出了波形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本模型对计算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是有效的。三阶Boussinesq方程的孤立波解比低阶方程的孤立波解更接近完全非线性的数值解.当来波波高增大时,孤立波直墙反射的相位滞后变小。若考虑大波高孤立波的直墙反射或波——波相互作用,一阶理论预报的相位滞后往往低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74.
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假设的马尔可夫性无法追溯历史信息,并且只进行一阶泰勒展开无法获得最优状态估计的问题,引入基于精化预积分的因子图(FGO)算法。首先在预积分的理论基础上参照高精度捷联惯导力学编排方程,加入地球自转实现精化预积分,其次设计IMU精化预积分因子、GNSS PPP因子,构建GNSS/INS松组合因子图框架,最后利用非线性优化理论进行状态估计,获取滑动窗口内的全局最优解,并与EKF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精化预积分的FGO松组合时,三维位置的均方根误差均在0.1 m以下;与EKF相比,使用FGO算法时三组实验数据松组合的定位精度在北方向、东方向、地方向分别提升了53.03%、52.35%、64.59%,60.14%、22.62%、50.06%,22.2%、40%、67.16%;对于导航级惯性导航系统,基于图优化算法的松组合GNSS中断60 s时,最大误差均在4.7 m以内。  相似文献   
975.
遂渝高铁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对地质勘察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场区大面积分布盐溶角砾岩具诸多不利工程地质特性,通过区域地质、现场调绘、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及取样试验分析等综合工程地质勘察,对场区盐溶角砾岩分布和工程特性分析研究和提出防治措施,为设计和施工处理提供地质参数和依据。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西南山区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6.
柴达木盆地被祁连山、阿尔金山及昆仑山所环绕,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E23)地层独特的岩性和沉积格局指示了复杂盆山体系和源区多样成因。本文选取了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带5口钻井下干柴沟组的中粗砂岩样品,利用碎屑锆石U- Pb定年等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进行了构造、物源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位于祁连山前的XX- 1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692~156 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48 Ma和249 Ma,L6- 1井样品锆石年龄介于2693~220 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99 Ma和415 Ma;位于盆地西部沉降中心内部的YIT- 1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796~266 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23 Ma和255 Ma;阿尔金山前的N- 105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481~242 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22 Ma和259 Ma,N- 109井样品锆石年龄介于2638~228 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44 Ma和246 Ma。通过与主要源区年龄对比可知,盆地不同构造带下干柴沟组的物源差异较大,靠近祁连山前的XX- 1井、L6- 1井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内部;位于阿尔金山前相邻的N- 105、N- 109井物源主体来自于阿尔金山内部,但N- 109井存在祁连山物源贡献;柴西坳陷内部YIT- 1井物源受祁连山及东昆仑共同控制。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在古近纪已大规模隆升,并且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为柴达木盆地持续提供物源;阿尔金山及昆仑山在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已经形成雏形,但并未大规模隆升,造成了山前带复杂的物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