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51.
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发生的同期500hPa环流分析出发,找出关键区域,以该关键区域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格点计算相关系数,挑出相关好且通过相在检验的格点数多的月分,以该月在高的所有格点值为一个样本场,以相似离离理论秋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的预报。通过对1995-1997年试报和1998年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2.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春季回暖较早,是提早播种,争取扩大复种指数,躲过伏旱,夺取高产的有利条件。但春播期正处于过渡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很不稳定,逐年变化较大,有的年份有明显的倒春寒,常造成大量烂种烂秧。因此,我们决心认识长期天气变化规律,努力做好春播期天气预报。 首先,我们对历史情况作调查,将近50年的春播期天气可分为5个类型。 春暖型:从3月上旬中开始气温就稳定在120°C以上,在4月上旬以前虽有明显寒潮,但时间短,无连阴雨。 正常型:3月上旬气温略偏低,上旬末到中旬初气温上升到12°C以上,一般有7天以上晴好天气,适宜育秧,中旬和下旬气温正常到偏高,有寒潮无连阴  相似文献   
53.
根据电白1961—2013年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综合舒适度指数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对电白近50年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电白全年气候都比较舒适宜人,最适合旅游的月份是10月,其次是11月和3月。近50年电白气候尽管向偏热转变,但大部分年份仍属舒适范围。  相似文献   
54.
老鹰岩滑坡成因机制与运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鹰岩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大型岩质滑坡,滑坡纵长450 m,最大展宽430 m,体积约1 500×104m3。滑坡掩埋了一座中型水电站,造成20余人死亡,巨大的滑体堆积厚达100余米的滑坡坝,形成了汶川震区库容量仅次于唐家山的第二大堰塞湖。强震触发形成老鹰岩滑坡分为三个阶段,即:①后缘震动拉裂阶段。老鹰岩滑坡后缘为一突兀山脊,地形对地震动力放大效应明显,震动拉裂沿长大结构面形成了一个陡峭、粗糙,与重力作用下呈光滑、有一定弧形的后缘拉裂面迥异的边界。②摩擦阻力降低、滑体溃滑阶段。地震动力的持续作用,地震波不断在滑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使得滑面处摩擦阻力迅速降低,进而岩体内"锁固段"剪断,滑体顺层面高速下滑。③滑体高速流动堆积阶段。规模巨大的滑体,冲入姜巴沟,并对沟两侧的山体产生强烈的铲刮,高速碎屑流受到黄洞子沟左侧山体强力阻挡后折返,并震动堆积形成堰塞湖。  相似文献   
55.
大型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植物死亡后,其营养元素能否被其他植物吸收利用的研究非常有限。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挺水植物香蒲(Typha orientalis)对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腐殖质氮的吸收。将经过15N标记的金鱼藻粉末[δ15N值为(230.4±28.5)‰,n=3]埋在实验室栽培的香蒲根部的土壤里,在第0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和第56天时,分别采集香蒲各器官(根、茎、新叶和老叶)样品,进行同位素分析,研究金鱼藻有机腐殖质进入底泥后大型水生植物各个器官对金鱼藻营养盐的吸收效率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进行的前42 d,香蒲的δ15N值变动在20.4‰~46.5‰之间,呈微弱的上升趋势(Kruskal-Wallis,p=0.276)。实验进行到第56天,香蒲各部位δ15N都比以前有显著升高(ANOVA,p0.05),根、茎、新叶和老叶的δ15N值分别达到(108±24.6)‰、(115.5±18.4)‰、(134.2±24.6)‰和(90.3±25.4)‰。这说明香蒲能够利用金鱼藻腐殖质氮,但是有一个滞后过程。本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证明了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大型植物腐殖质迁移转化规律的可行性,为未来的湿地营养循环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6.
WRF_Lake湖气模式对我国太湖的湖温模拟应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红萍  沈学顺  金继明  赵林  肖薇  王咏薇 《气象》2014,40(2):166-173
文章把一维热扩散湖模式成功地耦合到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3.2中,建立了湖气耦合模式。并用太湖区梅梁湾获得的2010年8月11—28日的观测资料对该耦合模式模拟湖温的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设计了3组方案进行对照试验,分别为:(1)没有加入湖模块的WRF模式试验(WRF);(2)没有对参数进行优化的原始耦合模式试验(WRF_Lake_Old);(3)对3个参数进行优化后的耦合模式试验(WRF_Lake_New)。结果表明耦合了湖泊模块并且参数优化后的湖气耦合模式(WRF_Lake_New)比没有包含湖面方案的WRF模式对太湖水温的模拟能力有了很大的改进。WRF_Lake_New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太湖梅梁湾上湖表温度的日变化,模拟的湖表温度误差范围平均在±1℃左右,模拟的空气温度平均误差范围在±0.5℃以内,模拟的感、潜热通量也与观测更为接近。该耦合模式在太湖的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该湖气耦合模式为下一步研究湖泊过程和湖气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57.
为了精确厘定莲花山铜矿的成矿时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定年测定。实验结果共获得4组年龄数据,第1组有1个锆石,206Pb/238U年龄为343Ma±2Ma;第2组1个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64Ma±2Ma;第3组有1个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56Ma±2Ma;第4组有17个锆石,206Pb/238U年龄在240~249Ma之间,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6.4Ma±1.2Ma(N=17)。结合所测锆石的CL图像特征,确定花岗闪长斑岩就位发生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58.
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象山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中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的内带-正带,呈似层状产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探讨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汇流容矿空间的形成。在建立白象山矿床典型剖面以及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剖面,基于FLAC 3D系统,对白象山铁矿床的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存在容矿汇流空间,其形成受力-热-流体的耦合作用制约;扩容空间的形成可为矿质的沉淀以及交代作用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并为流体的汇聚提供有利场所,也表明白象山铁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力学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的模拟研究充分揭示了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岩石不同的力学性质以及接触带的形态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基于梯度的自适应光滑子函数滤波的新方法。对于干涉图中的点,通过梯度分为噪声点和非噪声点。在噪声点处,将包含噪声点的InSAR图像窗口拟合为二次曲面,然后用光滑子函数对拟合曲面进行平滑去噪处理,非噪声点处不进行平滑处理。通过这种方法有效抑制了斑点噪声,又同时做到使干涉图相位偏差较少和较好地保留了边缘信息。利用北京地区的真实ALOS数据进行滤波试验,并与几种常用的滤波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均方根误差、峰值信噪比、边缘保持指数和标准相位偏差等量化指标,验证了基于梯度的自适应光滑子函数滤波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