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4篇
地质学   14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找矿勘查的风险性和降低风险的预测性勘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找矿勘查的高风险性表现在找到可赢利矿床的成功率低和找矿发现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不仅影响了矿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根据国际找矿勘查的一些统计资料和实例分析了造成找矿勘查高风险性的原因,提出降低风险的预测性勘查战略。区域地质背景、成矿作用的复杂性和勘查者所具有的知识、思维能力、技术手段的局限性等客观因素使找矿勘查的风险不可避免,但不少找矿勘查的失败是由勘查者在资料使用、观察、思维等方面的主观失误造成的。勘查者可以通过增加尝试的次数来荻取成功,更可取的是通过提高矿床预测的准确度,以预测性勘查促找矿发现,进而降低找矿勘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42.
新疆西昆仑金(铜)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塔里木西南缘的木吉-大同一库地金铜成矿带是西昆仑地区重要成矿带,带内金矿主要产于碳质千枚岩、碎屑岩及绢去母石英片岩等岩石中,受韧性剪切带及构造蚀变带控制。铜(金)矿化与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关系较紧密,金铜找矿以海相喷流沉积型铜(金银)矿、斑岩及夕卡岩型铜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为主,根据金铜成矿环境分析,认为该区的金铜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3.
西昆仑中间隆起带花岗岩及与铜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昆仑中间隆真情喧是自震旦纪以来从塔里木板块裂解开来的古地体,花岗岩类稀土酚模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形成于岛弧及挤压碰拦期和期后环境,金铜矿化与华力西期后花岗岩类关系较紧密。该区金铜找矿类型重点为斑岩铜金矿、矽卡岩型铜金矿、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及与斑岩脉有关的构造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44.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顶部的横向交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的陡倾黑钨矿石英脉沿燕山早期花岗岩顶部接触带两侧发育,石英脉在岩体中延深1000m,岩体外延深500 m。岩体上部的沉积岩包括寒武纪变质细砂岩、泥盆纪砂岩以及三叠纪含炭泥砂岩。毒砂黄玉层发育于三叠系与泥盆系角度不整合接触面上方的砂岩中,顺层分布,下方为陡倾含钨石英脉(宽0.3 m)。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毒砂黄玉层主要为一套由石英砂岩遭受强烈硅化,伴随毒砂、黄玉、白云母等蚀变形成的交代岩。蚀变岩中迁入的组分与含矿石英脉的成分一致,富Si、F、B及成矿元素W、Mo、Bi等,蚀变的流体与形成石英脉的成矿流体相同。瑶岗仙钨矿的垂向分带不同于"五层楼",顶部不发育细脉带和线脉带,而是以缓倾斜顺层分布的毒砂黄玉层直接发育于陡倾的石英中脉带之上,构成脉型钨矿床另一种成矿形式,即"上层下脉"的双层结构。这种模型的认识对脉型钨矿找矿有一定意义,即在富含毒砂-黄玉-白云母等强烈硅化的顺层状蚀变岩层下方,应重视寻找陡倾斜黑钨矿石英脉。  相似文献   
45.
湖南瑶岗仙钨矿花岗岩中云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区概况瑶岗仙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部,加里东隆起带与印支-燕山凹陷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矿区构造发育,主要为印支期-燕山期NE-NNE  相似文献   
46.
黄沙坪铅锌矿经过40年的开采,到2004年底保有铅锌可采资源储量仅可以开采6.5年,为铅锌资源中度危机矿山。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实施以来,新增铅锌、钨、萤石、锡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钼、铁、铋等为中型规模矿床规模,表明矿山的深边部找矿潜力大。本文在前人  相似文献   
47.
瑶岗仙钨多金属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中部,由瑶岗仙黑钨矿床、青山里铅锌矿床以及和尚滩白钨矿床组成。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这3个矿床空间相邻,矿体产状和控矿因素相近。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瑶岗仙黑钨矿床与和尚滩白钨矿床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8±1.2)Ma(n=7,MSWD=1.3)和(160±3.3)Ma(n=6,MSWD=2.7),表明两种钨矿化是同期形成的,与瑶岗仙复式岩体的成岩事件在时空上吻合,是南岭地区第2次大规模成矿事件的典型代表。3个矿床的矿石矿物(黄铁矿、闪锌矿、辉钼矿)δ34S值介于-1.8‰~+1.4‰之间,分布集中且接近零值,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综合上述特征,这3个矿床系同一岩浆成矿作用,在成矿岩体不同距离、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类型金属矿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48.
东川铜矿床是我国重要的沉积岩容矿的层状铜矿床(SSC),具有显著的多层位成矿特征和典型的铜硫化物分带。本研究以不同层位铜矿体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发现东川群多层位铜矿体存在浅色和深色包裹体2种类型:浅色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含丰富的石盐子晶和少量钾盐、硬石膏子晶,代表了氧化型含矿卤水,具中低温(140~300 ℃)、中高盐度(12%~44%)的特征,属于Na +、K +、Ca 2+-Cl -(SO4 2-)型盆地卤水,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岩的溶解和层间建造水;深色的含有机质包裹体代表了还原型流体,来源于黑山组碳质板岩和落雪组中的藻类生物分解。东川铜矿床以落雪组的含叠层石砂质白云岩作为主要沉淀系统,黑山组碳质板岩为隔挡层,形成一个流体封闭的物理化学圈闭,氧化含矿卤水通过供给系统运移到具还原性质的沉淀系统中,与还原型富硫流体和含有机质的地层发生混合反应,形成多层位的层状铜矿体和层控脉状铜矿体。  相似文献   
49.
湖南瑶岗仙钨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新友 《地质与勘探》2014,50(5):947-960
瑶岗仙矿区拥有大规模脉型钨矿和矽卡岩型钨矿,以及中型铅锌矿床。石英脉型钨矿床脉体中的多阶段性、空间分带性均不明显,围岩蚀变规模小。矽卡岩型钨矿床蚀变规模大,多阶段,成矿温度跨度大,分带明显。石英脉型钨矿床硫化物δ34S=-2.6~3.9‰,平均-0.35‰,范围集中于0值附近,塔式分布;δ18O=12.4‰~14.4‰,δD=-60‰~-54‰,δ18O值、δD值集中,变化范围很小。矽卡岩矿床δ34S=-1.3~3.6‰,平均0.99‰,略高于石英脉型钨矿床;石英δ18O=1.5‰~11.7‰(杮竹园数据),变化范围大。铅锌矿床δ34S=-2.9~1.4‰,平均-0.8‰,略低于钨矿;石英δ18O=12.1‰~15.4‰,δD=43‰~51‰,变化范围更大。石英脉型、矽卡岩型钨矿和铅锌矿铅同位素组成范围相似,206Pb/204Pb=18.548~18.701,207Pb/204Pb=15.691~15.811,206Pb/204Pb=38.809~39.212。地质和S、Pb、H、O同位素研究说明,瑶岗仙矿区脉型钨矿与矽卡岩型钨矿床含不同的稳定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的差异性,成矿过程也不相同。脉型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体较单一的岩浆来源,没有明显的大气降水参与;而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也有沉积岩围岩的贡献,早阶段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中晚阶段有大量的大气降水参与成矿。与矽卡岩型钨矿床相比,脉型矿床成矿作用具有较低的水/岩比值。铅锌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更加相似于矽卡岩外围的分带形成的铅锌矿,即铅锌矿化属于矽卡岩演化至硫化物阶段的成果,而与石英脉型钨矿床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0.
卡房矿床位于个旧矿田东南部,矿区花岗岩为致矿岩体,以往对花岗岩的研究也较多,对花岗岩的定名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或者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等等。通过对卡房花岗岩进行系统的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长石为碱性长石(钾长石和钠长石),钠长石的An值均小于等于5。因此最终确定卡房岩体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而这种碱长花岗岩由富挥发分的岩浆形成,液态不混溶作用广泛发育于岩体顶部附近,是锡多金属矿富集成矿的主要分异方式,钠长石的An值可部分作为花岗岩成矿属性的评价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