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3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3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2篇 |
大气科学 | 215篇 |
地球物理 | 229篇 |
地质学 | 927篇 |
海洋学 | 297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14篇 |
自然地理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91.
从雾的气候变化看城市发展对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安徽省78个测站近半个世纪的资料分析了安徽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着重讨论了城市发展对雾的影响。安徽省雾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分布不均匀,以1980年为中心的10年是安徽年均雾日数最高的10年,以后呈减少趋势。根据两类城市年雾日数演变趋势,揭示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雾的影响不同。最近30年,城市雾的消散时间明显推后,平均持续时间增加,雾内能见度下降。1985年之后,全省平均雾日数和合肥地区北京时间8时雾内能见距离与全省煤耗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反相关。城市雾发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城市热岛加强和大气气溶胶粒子增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解析及其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桐城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详细的岩石学和构造学研究,将研究区从空间结构上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上部低温-高压单元、中部中温-高压单元和下部超高压单元。根据研究区多期构造变形分析,共识别出了五期有区域构造地质学含义的事件(D_1-D_5):D_1代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晚三叠世同碰撞早期折返过程;D_2表征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晚三叠世同碰撞晚期折返过程;D_3记录了早白垩世中大别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也即整个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伸展构造在研究区的表现;D_4可能标志着郯庐断裂走滑构造对高压-超高压造山带的叠加;D_5表现为脆性正断作用,控制了晚白垩世-古近纪潜山半地堑盆地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了研究区所经历构造演化的复杂性,其构造几何形态很难用郯庐断裂左行平移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来解释,也不支持桐城地区存在巨大走滑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邻坡反射辐射机理的剖析,考虑邻坡反射路径中气柱程辐射、透过率等影响因素,建立了邻坡反射辐射物理模型,实现了对像元接收到的邻坡反射辐射照度及其比例的定量化计算。影像实验结果表明,像元接收到的邻坡反射辐射照度取决于周边下垫面反射率、地形、太阳入射光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高反射率的周边下垫面推升邻坡反射辐射照度;像元的邻坡反射辐射比例取决于它接收到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邻坡反射辐射的综合计算,低照度像元的邻坡反射辐射比例较高,阴影像元在弱散射波段的邻坡反射辐射比例一般高于强散射波段。 相似文献
994.
极端干旱条件下柽柳种群蒸散量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额济纳绿洲柽柳种群蒸散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朗无云的条件下,蒸散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蒸散从早晨630以后出现,上午蒸散率上升过程缓慢,到中午达到峰值,随后蒸散速率迅速下降,到1600蒸散速率降到最小,夜间无蒸散,常出现负值,呈大气凝结过程。净辐射对蒸散起决定作用,蒸散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辐射变化基本一致,其日变化具有相同的峰型。柽柳种群蒸散量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温度对柽柳种群蒸散速率的影响不大,但土壤温度的增加值的变化与蒸散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蒸散速率产生影响,土壤含水量降低,蒸散速率减弱,土壤含水量增加,蒸散速率加快。相关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蒸散速率影响的贡献依次为土壤温度的升高值 > 净辐射 > 风速 > 土壤含水量 > 空气温湿度。 相似文献
995.
摘 要:安徽张八岭隆起区内成矿期构造是郯庐断裂带长期性、多阶段活动的产物。以该区西张郢和瓦屋刘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地质测量共厘定出4种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分别为NWW向、近SN向(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其中NWW向断裂与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规模较大,为郯庐左行走滑断裂带的派生构造,前者为右行扭压断裂,后者为左行扭张断裂;二者控制了矿床( 点)的区域分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NW向断裂主要分布于西张郢矿区,为NWW向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受扭张性应力作用,使张八岭群片理构造发生活化,形成顺层滑动破碎带;N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瓦屋刘矿区,为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在扭压性应力作用下形成挤压破碎带。NW向断裂及NNE向断裂均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是张八岭隆起区内重要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使矿体在平面上具有平行斜列,近等距性分布特征,垂向上具有南西向侧伏,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在对张八岭隆起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控矿规律,建立了张八岭隆起区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6.
997.
文章综合考虑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资料,使用全波段Landsat-5 TM图像,用遥感-数学-模型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和其他辅助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地下水位分布的遥感模型——GLDRS(Model of Groundwater Level Distribu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利用GLDRS对研究区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认为在地下水埋藏深度不大于3m的自然带,利用GLDRS多波段模型监测并评价地下水位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海洋粘土矿物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海洋粘土矿物的研究简史,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评述,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利用1979—2017年冬半年(从11月至次年3月)站点的日平均风速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京津冀冬半年区域大风的变化及其环流背景。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共计有556次区域性大风日,风向以偏北风为主(约占90%)。近40 a资料显示:区域性大风日频次在显著减少,线性趋势达-1.77 d·(10 a)-1 (P<0.1);同时大风平均风速也在减弱[-0.07 m·s-1·(10 a)-1,P<0.05]。同期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异常显示,东亚西风急流强度偏强时大风日频次易偏多;同时,大风日频次的变化与北半球对流层中低层大尺度的环流异常存在明显相关,北大西洋和欧亚大陆存在多个显著异常中心,其中北大西洋地区南北向的偶极子型异常与大风日频次及风速的相关系数均接近0.30(P<0.1)。表明京津冀区域性大风的变化,不仅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有关,还可能受上游地区环流及北半球大尺度环流的影响。这对理解风速逐渐减小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循环系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位于黄土丘陵南部的晋城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基于2006—2015年MOD13的NDVI植被数据和DEM数据,本文选取山西省晋城市作为研究区,获取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序列数据、晋城行政区县界矢量数据,对其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