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4篇
  1940年   3篇
  193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81.
多毛类环节动物对柴油污染效应的模拟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1年6~8月,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濒海的大池中进行了模拟底栖生态系油污染实验,使用0号柴油以5、25、125、625mg/dm3浓度污染底质。本文报道了各处理组中多毛类动物的群落变化。结果说明油污在自然消除的两周内,尽管上述浓度未根本改变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但群落的总重量明显减少,动物个体小型化。不同油污梯度下的动物平均个体重量与底质含油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2.
东中国海陆架环流的单层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对于东中国海的环流概况(参看图1),总的来说东中国海的海流是由来自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黄海暖流)和中国沿岸流两个系统所组成的.关于东中国海海流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做了工作.  相似文献   
183.
应急状态下海洋溢油源鉴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实例对应急状态下如何对海洋溢油源进行快速地判断筛选进行了研究-先运用气相色谱法从数量众多的可疑溢油源中初步筛选出几个,再利用气-质联用做进一步的鉴别.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有利于应急状态下溢油源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184.
利用17 a的流场资料,分析黑潮末端与黑潮延伸体海域流场的年际变化特征。通过复经验正交函数对流场数据的分析,可发现该海域流场存在准两年的周期变化,同时该海域流场存在对ENSO现象的响应;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对流场流速大小数据的分析,证实该海域流场存在准两年的周期变化,同时流速大小异常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第二模态可反映黑潮流轴大弯曲现象,北太平洋涛动信号也在第一和第三模态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85.
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多波束全覆盖测深数据、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剖面数据,对南海北部陆坡一统峡谷群9条峡谷的地形地貌及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峡谷群自陆坡向深海盆方向呈聚敛型,横断面主要呈"V"型,谷壁对称发育,坡度较陡;研究区海底地层受多条断裂控制,呈典型阶梯状发育,海底断陷、重力滑塌面和小型滑坡体等海底不稳定地质灾害高度发育,说明峡谷群海底环境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在研究区海底峡谷群地貌演化过程中,西沙海槽区域沉降等新生代构造运动控制着峡谷群地貌格局的形成;来自北部陆架的充足沉积碎屑物质的输入往往伴随着高密度浊流、海底滑坡、坍塌等海底灾害的发生,控制着峡谷群的进一步发育;相对海平面变化直接改变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陆源碎屑物质的搬运提供了更加直接的通道,这也是诱发陆坡海底失稳、塑造峡谷群地貌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6.
连云港海域极值波高统计资料年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连云港1960-2011年连续51 a长期波浪资料,针对不同资料年限共分41组情况,结合适用本海域的年N大波法(N=8)与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的最优组合方式,进行设计波高计算与比较分析,得到更优资料年限,以及满足精度要求的最少年限等结论。结果表明:在连云港海域,对于中长期资料年限,19~30 a结果相对稳定可靠,对于长期资料年限,47 a以上更为合理,结果可信。同时给出计算百年一遇重现期时47 a以上资料较为合理,五十年一遇重现期时19~30 a较为合适,最少也得19~22 a,二十年一遇重现期时至少需要15~18 a。  相似文献   
187.
提出了一种分析论证码头作业天数的新方法,综合分析了各水文气象因子之间的独立性与相关性,可避免重复计算不利作业情况,充分利用可作业时间。使用南通市如东县阳光岛附近海域2012年一整年连续风、浪、能见度等实测资料,依据液化天然气码头装卸作业标准,采用新方法综合分析码头可作业天数,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新方法比常规方法更简单,结果也更精确。同时,本文给出了2012年全年、各季的可装卸作业天数及不利作业天数结果,供相关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8.
在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业务软件验收时,需要对其引用的各类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观察其功能性体验.验收组需要知道其底层的设计,以保证业务软件的健壮性,从而降低气象业务系统应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9.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