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240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亚季风涌对我国东部大尺度降水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琚建华  孙丹  吕俊梅 《大气科学》2007,31(6):1129-1139
将NECP/NCAR资料中850 hPa纬向风分量进行30~60天带通滤波,用大气季节内振荡(ISO)来表征东亚夏季风涌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分别出现涝年时,都伴有很显著的季风涌向北传播的特征。季风涌的北传实质就是季风中来自热带地区ISO的向北传播。季风涌北传过程中,得到来自东西两侧纬向传播的ISO补充。纬向传播的ISO在110°E~120°E附近汇合后增强自热带地区向北传的季风涌,使得季风涌在经向上可以继续向北传播,并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大尺度降水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纬向补充的ISO特征差异对我国东部大尺度降水位置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在北京、天津、河北二市一省部分地区抽样调查了13口井水位、11口井水温、5口井气氡、2口井气汞、2口井氦气数字化观测现状,统计分析了其数据完整率及观测断记次数与数据缺失量;在调查观测数据断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统计分析了数据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连续完整的数据系列在地震前兆监测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氦气之外,水位、水温、气氡与气汞4大主要测项的运行,总体上是正常的;但多数井多数测项存在断记与数据缺失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仪器故障与运行不正常,其次是停电、通信线路故障与雷击,此外还存在原因不明的断记与缺数的问题;以井统计,约有1/2的水位与水温观测井可在地震中期与短临前兆中发挥作用,而气氡、气汞等化学量观测只在地震短临前兆监测中,约有一半的井有可能发挥一定效能。  相似文献   
53.
东亚夏季风强弱年大气环流和热源异常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黄刚等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 对强、弱东亚夏季风年大气环流、大气热源和外强迫源SST的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强 (弱) 东亚夏季风年前期冬季到夏季, 太平洋SSTA为La Ni?a (El Ni?o) 型分布, 西太平洋暖池SST暖 (冷), 使得暖池附近对流活动较强 (较弱)。与此同时, 南亚大陆从印度半岛、青藏高原南部、中南半岛至华南大气异常加热 (变冷), 并且海陆热力对比加强 (减弱), 有利于出现强 (弱) 的东亚夏季风。此外, 由于暖池附近对流活动强 (弱), 该地区上升气流较强 (弱), Walker环流增强 (减弱), 当强 (弱) 的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时, 副热带西风急流北撤位置偏北 (南), 副热带高压位置也偏北 (南), 7月至8月华北 (江淮流域) 位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南侧, 降水偏多, 江淮流域 (华北) 降水偏少。并给出与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异有关的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54.
我们太来公社气象哨,建哨已经16年了,现有四名兼职气象员。10多年来,我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依靠群众,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不断提高了“管天”的本领,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向群众学习,我们爬山涉水,登门串户,遍访附近几个公社的村村寨寨,拜有看天经验的老农为师,收集了500多条气象谚语,学到了许多看天知识。 为了验证群众看天经验,掌握本地天气气候规律,我们十分注意  相似文献   
55.
1998年12月22日,中国邮政总局发行了《海底世界·珊瑚礁观赏鱼》小版张纪念邮票。这套邮票是我国为迎接将于1999年8月22日至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而发行的第一套邮品。为了使广大读者及集邮爱好者理解邮票图案的设计意图,这套邮票的设计者谭征先生和陈清潮先生应邀对这套以海洋为题材的邮票创作意图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6.
去年秋天以来,河南省遭遇罕见的旱情,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的安全。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行动,抗旱保苗,确保夏粮丰收。在这场抗旱保苗的战役中,人们发现,土地整理项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有土地整理项目的地方,由于已建成项目区水利排灌设施完善,保证了有效的灌溉面积,不仅有效缓解了旱情,满足了项目区的取水需求,而且项目区内作物生长明显好于周边,显示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7.
陡坡陡崖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是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陡坡陡崖引发的地质灾害会破坏人造地物,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利用DEM数据提取了浙江省温州市的陡坡陡崖,对温州市陡坡陡崖的影响范围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温州市陡坡陡崖的潜在滑坡方向模型,并确定其对人造地物(如道路、房屋)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①提取陡坡陡崖并对其潜在滑坡方向进行建模;②根据影响范围提取受影响的人造地物并建立基础数据库。结果表明,温州市的陡坡陡崖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且集中,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会对人造地物造成严重的潜在影响。本文构建的温州市基础数据库可以描述陡坡陡崖潜在影响的房屋和道路的位置,确定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为温州市的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铀矿找矿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物化探方法的找矿历程,评述了物化探测量方法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认为物化探测量方法不但是寻找砂岩型铀矿投资少、见效快,需要加强的工作,而且其在解决基础地质问题和研究铀成矿环境方面也能发挥作用,并对今后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方法选择及工作部署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9.
扶绥县国土资源局在开展“双保行动”中,一方面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使保增长的措施更实、更快、更有力;另一方面通过更加严格规范的措施,确保扩大内需项目走得更稳、更实、更有序。该局以“双保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保经济增长和耕地红线的新思路,竭力构建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推动扶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0.
近百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利用测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过去一百多年中国东部华北、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尽管这三个地区的夏季降水具有不同的年代际转折时期,但是均同时在1910年代初期、1920年代初期、1940年代中期、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期以及1990年代初期发生了跃变。近一百年间不同年代际时期东部夏季降水的分布型主要以南正北负或者南负北正的偶极型为主,并且无论是偶极型分布还是三极型分布,两个相邻年代际时期中国东部降水分布型发生完全反向变化的概率较高(60%)。此外,夏季的PDO、冬季的AO以及春季的北极海冰也同时在1920年代末期、194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期以及1990年代中期左右发生了跃变,这几次跃变时期与中国东部三个不同地区夏季降水发生跃变的时期一致,表现出近百年来太平洋年代振荡(PDO)、北极涛动(AO)以及北极海冰这三个因子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协同作用。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夏季的PDO与华北夏季降水显著负相关。PDO的年代际变化能够在500 hPa位势高度场中激发出太平洋—日本(PJ)型年代际遥相关波列;同时在850 hPa风场中激发出类似于影响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型,从而影响华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冬半年的AO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冬季到春季正位相的AO导致亚洲大陆南部处于湿冷状态,土壤湿度的记忆性可将这种状态延续到夏季。因此,夏季海陆热力对比减弱,东亚夏季风发生年代际减弱,相应地长江流域的降水年代际增多。春季北极海冰与华南夏季降水显著负相关,北极海冰的年代际异常能在500 hPa位势高度场中激发出与静止Rossby波异常传播相联系的欧亚—华南年代际遥相关波列,从而影响华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