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476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61.
欧阳春飞 《地下水》2019,(1):60-61,138
为查明阳江温泉度假村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物来源,在工作区分别采集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并采用单项组分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工作区地下水为V类水,超标项目包括pH、锰、铝、氟化物、总α、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7项,除总α为放射性外,其它均为常规指标,地下水质量总体为良好~较差,所有监测井的有机指标均未检测出超标值,超标项目主要来源于原生地质环境,地下水水质尚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但地表存在随意弃置的生活垃圾及废水,在长期地表水下渗过程中,仍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62.
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缘,新识别出一条中-晚侏罗世岩浆岩带,其形成时代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早白垩世,这一发现为重新认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极性与过程提供了新的资料。笔者以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岩体地质及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革吉岩体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岩体中普遍发育暗色的镁铁质微粒包体。革吉石英闪长岩及镁铁质微粒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3±2 Ma和150±2 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代表了同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革吉石英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准铝质岩石系列,镁铁质微粒包体属于拉斑系列的准铝质岩石。镁铁质微粒包体与寄主石英闪长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曲线,但总体上微粒包体Nb、Ta、Zr和Hf等元素含量更低,而稀土总量更高。石英闪长岩样品(~(87)Sr/~(86)Sr)_i值介于0. 714 2~0. 715 2之间,ε_(Nd)(t)值为-12. 0~-14. 0;镁铁质微粒包体样品(~(87)Sr/~(86)Sr)_i值为0. 712 9~0. 714 4,ε_(Nd)(t)值介于-11. 4~-13. 8之间。综合岩相学、地球化学的特征,革吉岩体中的寄主石英闪长岩及其镁铁质微粒包体很可能是富集地幔来源的镁铁质岩浆与古老地壳物质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发生不同比例混合作用的结果。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的研究,革吉岩体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的体制下,狮泉河多岛弧盆系统与古拉萨地块发生弧-陆软碰撞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6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精细化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具有良好的直观性、立体性,以及更多的细节展示效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数据。本文通过开展实例研究,探索了精细化三维地质建模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964.
康欢  刘翼飞  江思宏 《地质学报》2019,93(12):3082-3094
莲花山铜矿床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其成因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对其开展了辉钼矿铼-锇测年和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床形成于139.1±1.1 Ma,属于早白垩世,并非前人所认为的三叠纪。莲花山铜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_(V-CDT))分布于-1.5‰至5.0‰之间,具有塔式分布特征,与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产出的其他锡-钨-银多金属矿床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非常类似,显示硫来源于深部岩浆,受到浅部硫源混染程度较小。莲花山铜矿床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线性排列特征,显示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物质经历了两端元的混合,包括一个低放射性成因铅端元和一个高放射性成因铅端元。这种铅同位素特征与大兴安岭中南段产出的其他多金属矿床中的铅同位素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反映了这些矿床可能含有一个相似的低放射性成因铅端元,但受到浅部不同铅的混染。莲花山铜矿床辉钼矿中铼的含量平均为1078×10~(-9),低于兴蒙造山带中与俯冲环境形成的斑岩铜矿床中辉钼矿铼的含量2个数量级,但与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锡-钨-银多金属矿床中辉钼矿中铼的含量相似,显示莲花山铜矿床的形成可能与高分异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是高分异花岗岩晚期岩浆-热液作用的结果。莲花山铜矿床的产出指示区域内可能具有寻找高分异花岗岩型深成高温锡-钨矿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965.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灿飞  王俊松 《地理科学》2009,29(4):461-469
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能源利用强度变化,强调经济转型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分权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中国省区能源消费差异显著,沿海省区能源效率较高,能源强度较低,而中西部省区,尤其是能源资源富裕的省区能源强度偏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分权化等制度性因素是影响能源利用强度的重要因素,中国省区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自然条件以及能源消费结构与消费倾向同样显著影响中国能源利用强度。但是高能耗省区与低能耗省区的能源利用强度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能耗省区,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等可以显著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966.
集聚经济、外资溢出效应与中国汽车企业效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东北、长三角、湖北十堰—武汉、重庆市、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六大汽车企业集聚区,集聚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影响我国汽车企业效率。本文以2004年中国2160个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集聚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能显著提升汽车企业效率,汽车企业规模越大、相同产业或相近产业的集聚越能有效促进汽车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信息资源,增进企业的上下游联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汽车企业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对我国汽车企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汽车业外资对本地汽车企业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本地汽车生产企业有较明显的溢出。  相似文献   
967.
庄艳峰  陈轮  许齐  王钊 《岩土力学》2009,30(2):374-378
在反滤系统渗透稳定性的研究中,提出采用数码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渗透流失土颗粒级配的方法。该法可对渗透流失的少量土颗粒进行级配分析,测定成本低,但对取样要求较高。针对所用的粉土,采用异丙醇作为分散剂,颗粒浓度取4 g/L,可获得良好的测定效果。与比重计法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显微图像分析法是可靠的。误差分析表明,对于扁平不规则的土颗粒,显微图像分析法测定的级配曲线粒度偏大,细颗粒产率偏低,而比重计法则相反。显微图象分析法可为反滤系统渗透稳定性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68.
长寿沥青路面结构的层厚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维列  王钊  彭远新 《岩土力学》2009,30(3):645-649
介绍和讨论了一种用于重交通长寿沥青路面的层厚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限制沥青层底的拉应变和路基顶面的压应变,采用两个准则来校核所设计的沥青层厚度的适宜性:一是控制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最大路表弯沉;二是控制相邻两个无结合料处治的集料层的模量比。采用“等效模量”概念来考虑路基、路面材料的模量随季节的变化;在预测疲劳(与荷载相关的裂缝)和路基变形时,采用了“累计损伤”的概念。给出了广东-梧州高速试验路段长寿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实例,最后对与疲劳裂缝有关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9.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0-2007年数据,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省区区位商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变化。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扩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显著加速。市场、政策和全球化的力量强化了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地区进一步集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外商投资和出口逐渐呈现北移的趋势;在东部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压力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向邻近交通便利的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基于2000年和2005年地级市数据,采用Tobit模型,验证了劳动力要素的差异、集聚经济及政策制度等要素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和集中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0.
黄羊山西金矿位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带的中段,它由4条含金矿脉组成,矿化发生在富钾、偏碱性花岗斑岩中。为了限定成矿时代,采用LA-MC-ICP-]MS U-Pb同位素定年法对含矿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测试;3件样品的锆石CL阴极图像和测试结果揭示花岗斑岩成岩时间为318.4~310.3 Ma,年龄分别为(318.4±1.1 ) Ma(MSWD=1.3)、(310.3±2.6 ) Ma(MSWD=2.1)、(315.9±2.2) Ma(MSWD=2.1)。结合区域地壳演化特征,初步厘定卡拉麦里地区在晚古生代发生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期与偏碱性岩浆活动有关,晚期与韧-脆性构造变形有关;二者均发生在晚古生代碰撞造山期后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