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5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使用R矩阵方法, 在扭曲波和库仑玻恩近似下计算了入射电子能量为20 eV、50eV 及100 eV 原子Na 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并详细给出了入射电子能量为50 eV 时的能量微分截面及分波能量微分截面。计算结果揭示了明显的Ryderg 系列共振, 并使用量子亏损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示了Ryderg 系列共振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32.
利用全国24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长序列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目前国家气候中心业务上采用的区域性高温过程客观判别标准和综合评估模型,对1961—2020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最早开始和最晚结束日期、发生频次以及过程的持续时间、覆盖范围、高温强度和综合强度等的气候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平均每年发生4次,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可出现,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6月18日,末次结束日期平均为8月31日.平均每次过程覆盖760站、高温强度36.4℃、持续日数13天.(2)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明显提前、末次结束日期显著推后,整个高温期大幅变长;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发生频次呈先减少后增加变化特征,1990s以后维持高位;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先减弱后增强,1980—2020年增强趋势显著;区域性高温过程的覆盖范围显著增大、持续时间显著变长、综合强度显著增强.(3)近60年,我国历年区域性高温过程的首次开始时间和末次结束时间,高温期长度及高温过程发生频次等均没...  相似文献   
33.
我国西部部分连续刚构桥临近地震断层建设,在抗震分析时通常会忽略断层走向与桥梁纵桥向夹角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4座墩高不同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模型,选取10组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研究断层走向对刚构桥地震反应(位移和弯矩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平双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桥梁主墩及主梁纵桥向地震反应在断层走向与纵桥向夹角为75°~135°范围内最大,而横桥向最大地震反应则发生在夹角为0°~30°或120°~180°范围;在三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与仅考虑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反应相比,竖向地震动对主梁竖向弯矩响应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主墩和主梁的交界处,增大比例可达2倍及以上。就文章选取的4座桥梁算例,不考虑断层走向和桥梁纵桥向的夹角则存在低估桥梁地震反应的可能,低估误差在15%~40%左右。  相似文献   
34.
长江口及邻近海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克  王荣  左涛  高尚武 《海洋与湖沼》2004,35(6):568-576
依据1998年11月、1999年5月、2000年11月和2001年5月4个航次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调查所获得的大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样品,对测区的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总体水平,分布和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1958—1959年全国海洋普查的资料和1985—1986年“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调查资料进行了同测区、同月份的对比。结果显示,测区1999年和2001年5月份浮游动物总生物量近几年比5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1.43—1.76和0.95—1.22倍;11月份总生物量的分布格局和种类组成没有大的变化。这可能反映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浮游动物的变动趋势,但仍需要更多的资料证实。  相似文献   
35.
人类世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地质时期,以描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目前已被广泛讨论。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作为与人类社会最密切的地球单元之一,受到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能为理解人类世做出贡献。本文从湖泊流域生态系统和人类世本身特征为切入点,讨论了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对人类世研究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湖泊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清晰的内部作用关系、完备的理论支持和时空数据支撑,能够为人类世地球各圈层交互作用提供研究框架。湖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的稳态转换与地球环境进入新的地质时期具有诸多相似之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界定人类世开始时间、总体特征以及演变过程和机制。本文指出人类世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研究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36.
复合式多层无孔和开孔矩形薄板是桥梁结构和建筑等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研究它们的振动问题时,用解析法求解自振频率十分困难,而采用通用的有限元法求解自由度数目多,收敛也比较慢。本文利用三角形薄板广义协调元分析了复合式多层四边简支、四边固定无孔和开孔矩形薄板的自由振动,求出了前几阶频率系数,其结果与用ANSYS软件算出的结果基本接近,当为单层无孔和开孔板时,与文献[8]的结果完全相同,且与文献[10]的解析解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理论推导及程序编制的正确性,表明广义协调元与有限元相比具有自由度少、精度高、程序简便以及收敛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一种计算隧道轴线三维坐标偏差的方法,根据隧道轴线的特点对不同线型进行分析,实现了隧道轴线三维坐标的批量快速计算,为盾构推进过程中偏差的确定以及隧道环片拼装后中心坐标偏移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法。经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的精度可以达到mm级。无论在隧道推进现场计算还是在环片后期监测中,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空间由地表向地下延伸,是目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北京房山区规划新城为例,在房山新城规划区区域地质、岩土性状、地质灾害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GIS技术,采用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估方法,构建评价系统,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估模型,进行房山新城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分区评价,最终达到房山新城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39.
乔治王岛东北海域大磷虾虾群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荣  陈时华 《极地研究》1988,1(2):15-21
1985年1月在乔治王岛东北约25海里(水深460米)海域,曾观测到范围较大的大磷虾群.在约4海里范围内用垂直探鱼仪记录了虾群的映象,进行了水平拖网.对6网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虾群组成相当均一.体长频数分布样品间的百分比相似性指数平均为84.3%,性成熟度组成频数分布的相似性指数平均为75.6%,说明这些样品属同一虾群.磷虾平均体长为46.8毫米,成体虾占群体的96.5%,表明它们为一生殖群体.群体分布水层在20—50米深,厚度一般为20米,平均密度为1400尾/千立方米.  相似文献   
40.
在Bergman表示的基础上,对二维复合介质找到一套基函数,利用本征函数展开建立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二维复合介质Laplace方程的求解方法.得到了这类Laplace方程解的一般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