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揭示了第三系沉积体系地下水化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正向、斜向上的水化学分带性,从古代和现代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证了现代水化学场是遵循浓缩盐化、正向变质和稀释淡化、反向变质两种格局形成演化的,指出第三系地下水现代化学业已演化成熟,并概括了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2.
以龙洞咀至养马岛邻近海域二维潮流模型为基础,建立污染物输运模型。预测烟台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后对附近水域水质的影响,并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时.污染物的超二类水域全部位于混合区内部,对附近海域环境影响不大,事故时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排放会对该海域造成一定的污染,效应对污水处理厂加强管理.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地震数据采集器中的滤波技术是影响地震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最小相位滤波、线性相位滤波和瞬态滤波对观测数据的影响程度。实测波形数据证实了理论分析的预期,最小相位滤波在观测地方性微小地震时,初动半周期及后续波的失真均较大,利用波形作深入研究时,应注意该失真的影响;线性相位滤波引起的"前缀"可能会干扰震相的正确判读,不宜用于以震相分析为主要用途的地方震观测;瞬态滤波兼有前两类滤波的优点而无其缺点,是观测地方震和水库地震的优良滤波技术,但应用瞬态滤波必须提高采样率。  相似文献   
54.
2003年呼和浩特城区流体异常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3年3月呼和浩特城区出现流体异常的落实和跟踪监测, 讨论了水温和水汞异常的成因, 并分析了大青山地震带的地震动态。 地下流体和地震地质资料表明, 呼和浩特城区3月中旬出现的地下流体异常是区域地壳活动的结果, 是呼-包盆地地壳活动引起新华广场断裂的活动, 断裂活动破坏了地下浅层的隔水层, 深层热水上涌形成了流体异常。 呼和浩特城区流体异常与6月10日托克托县MS4.2地震都是岩石圈深部活动在地壳内的反映, 2003年3月以来呼和浩特城区出现的流体异常应该是地震的前兆。 西龙王庙的流体异常还未完全结束。  相似文献   
55.
根据九龙江河口区2011—2018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海水中无机氮(inorganic nitrogen, DIN)、活性磷酸盐(active phosphate, DIP)、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和石油类含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和平面分布特征,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九龙江河口区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8年,九龙江河口区DIN和DIP年均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OD年均含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石油类年均含量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DIN、DIP、COD和石油类均受九龙江径流输入的影响,含量平面分布大部分呈现西南部高于东北部的特征。模糊综合评价显示九龙江河口区水质为Ⅳ类水,主要污染物是DIN和DIP。水质综合评分值逐年变大,表明水质开始出现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56.
胶东大开头金矿区位于玲珑断裂和破头青断裂夹持区.48号脉位于玲珑金矿田大开头矿区的西南侧,金矿床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围岩有二长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黄铁绢英岩、煌斑岩等.本文以玲珑金矿田大开头矿区48号脉矿体两侧钾化花岗岩中钾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钾长石晶体结构态...  相似文献   
57.
海湾是保护与利用矛盾最突出的区域,是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关注的焦点区域。“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将以海湾为抓手,稳步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但是目前美丽海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尚不完善,鉴于此,文章在回顾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在海湾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主要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美丽海湾的概念以及对概念的科学理解,提出了美丽海湾的行动框架,并对我国建设美丽海湾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规制度;制定清晰的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做好陆海统筹,注重以海定陆;注重科技支撑,科技参与决策;发动公众积极参与美丽海湾建设等建议,以期为美丽海湾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8.
Based on theory of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s,an Euler-Lagrangian particl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transport and water exchange capability in the Jiaozhou Bay.The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driven by tide and wind,i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wetting and drying of eatuarine intertidal flats by the dry-wet gri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Estuarine,Coastal and Ocean Model (ECOM).The particle model includes the advection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es,of which the advection process is simulated with a certain method,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simulated with the random walk method.The effect of the intertidal zone,the turbulent diffusion and the timescales of the water exchange are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 moving boundary model can simulate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the particle in the intertidal zone,where the particles are transported for a longer distance than that of the stationary result.Simulations with and without the turbulent random walk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urbulent diffusion is very effective at spreading particles throughout the estuary and speeding up the particle movemen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ce time is given to quantify the water exchange capability that has very important ramifications to water quality.The effect of wind on the water exchange is also examined and the southeasterly wind in summer tends to block the water exchange near the northeast coast,while the northerly wind in winter speeds up the transport proces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grangian particle model is applicable and has a large potential to help understanding the water exchange capability in estuaries,which can also he useful to simulate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contaminant.  相似文献   
59.
基于EFDC模型的胶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采用变边界处理技术,建立了胶州湾三维变边界潮流模型.模型平面采用笛卡尔直角坐标,垂向采用σ坐标变换,利用干湿网格方法模拟胶州湾潮流漫滩过程.研究海域水平流速从表层到底层逐渐衰减,最大流速出现在胶州湾湾口,值为0.98 m·s-1.垂向流速则表现出底层大、表层小的特点,最大流速为30×10-4 m·s-1.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为潮流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1种新的模型工具.  相似文献   
60.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98-2000年7月内蒙古乌拉特前度地区的地震活动(包括西山咀震群)特征及一些测震学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未来地震的活动趋势,认为未来1年内该区发生6.0级以上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发生4级或5级左右的地震,沿经度和纬度的震源深度剖面上显示的空区,可能是未来能量积累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