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在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研制的新型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与传统的刚性加载装置分别应用到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利用应力不均匀系数? 对其加载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压力值与距模型表面距离的增加,不均匀系数? 减小,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在模型试验中采用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与刚性加载方式相比,其更有利于加载压力在模型体中均匀扩散,产生均匀的应力场,在该试验条件下采用此装置,模型内距模型表面300 mm处应力场已基本达到均匀的状态,模型初始应力施加完后,其? 仅为0.086,而采用刚性加载方式时其对应的? 则高达0.283;该装置在距模型表面较近时或加载压力较小时亦能产生较好的均布压力加载效果,如加载压力为0.28 MPa时距模型表面150 mm处? 仅为0.174,具有减小边界效应影响范围、提高低应力水平下的模型试验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利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RF)对单节理锚固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及裂隙扩展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深部厚顶煤综放沿空掘巷--赵楼煤矿11302工作面轨道巷为工程背景,应用DDARF对沿空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及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进行对比验证。重点分析了沿空巷道围岩裂隙演化规律,并定义裂隙率 及裂隙减少率 两个指标对DDARF计算中的沿空巷道裂隙演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ARF方法对单节理试件在无锚和加锚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计算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吻合;对沿空掘巷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DDARF计算,结果显示,围岩变形呈现沿空帮>顶板>实体帮>底板的变化趋势,与模型及现场试验监测数据相符;根据 及 两个指标对计算得到的无锚和加锚沿空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沿空巷道围岩破坏趋势为 ,与变形趋势相一致;虽然锚固效果明显,但由于Ⅰ区、Ⅱ区本身围岩破碎严重,支护后裂隙率最大的 仍然是裂隙率最小的 的2.13倍,为了维护围岩稳定性,除了进行锚杆(索)非对称支护外,还应对Ⅰ区、Ⅱ区关键部位增加支护措施。DDARF方法关于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相近,可有效开展裂隙演化与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分析此类巷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3.
王琦 《地质与资源》2019,28(5):477-481
依据对辽东湾北部表层沉积物样品化验结果,分析了工作区浅海铅元素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辽东湾北部浅海沉积物中铅含量13.9×10-6~344×10-6,平均含量28.4×10-6.存在形态主要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分布特点为西高东低,异常突出并且集中分布于锦州湾西南部.异常源主要为锌厂排污,及其他工业生产的污水、烟尘排放所致.该异常区的环境质量属三类及超三类沉积物,面积约1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36%.通过与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导出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值(ERL/ERM和TEL/PEL)的比较,锦州湾有3件样品铅的潜在生物毒性较大,不利生物效应可能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84.
传统固定翼航空电磁探测采用总场dB/dt进行电导率深度成像,不仅损失多分量测量信息,dB/dt与电导率的非唯一性也影响数据的成像精度。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双分量(Bx, Bz)查表的联合电导率深度成像算法,根据固定翼电磁响应的正演计算,建立按时间道划分的Bx-Bz-电导率-飞行高度数据表,利用磁场双分量联合查表与插值算法确定视电导率,避免了由于电磁数据二值性引起的视导率不确定性问题;根据扩散深度公式得到视深度,并计算成像深度,从而得到双分量联合电导率深度成像结果。基于一维大地模型正演数据与准二维大地模型正演加噪数据,分别采用磁场双分量联合查表法、总场查表法和单分量查表法对仿真数据进行电导率深度成像,结果表明磁场双分量联合查表法优于单分量与总场查表法,较单分量电导率深成像精度提高了7%。  相似文献   
85.
为了使用神经网络较好地解决在雷电潜势预报中常见的非线性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南京地区2008年6~8月46个对流参数与雷电发生的相关系数,选取了与雷电发生关系较好的刀、SI、CIN等7个对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因子。利用2008年的资料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了南京地区2009年6~8月的雷暴活动潜势,结合实际雷暴发生情况,得到此模型的POD为80.9%,FAR为9.5%,CSI为74.5%,PDFD为2.9%,FOM为19.1%。表明该BP模型预报准确率较高,性能稳定,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6.
HE1005-1439是一颗金属丰度极低([Fe/H]~-3.0)的碳增丰贫金属星(Carbon Enhanced Metal-Poor,CEMP),该星的s-过程元素显著超丰([Ba/Fe]=1.16±0.31,[Pb/Fe]=1.98±0.19),而r-过程元素温和超丰([Eu/Fe]=0.46±0.22),使用单一的s-过程模型和i-过程模型均不能拟合该星中子俘获丰度分布.采用丰度分解的方法探究该星化学元素的天体物理来源可有助于理解CEMP星的形成和化学演化.利用s-过程和r-过程的混合模型对其中子俘获元素的丰度分布进行拟合,发现该星的中子俘获元素主要来源于低质量低金属丰度AGB伴星的s-过程核合成,而r-过程核合成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87.
常祖峰  常昊  毛泽斌  罗林  王琦 《地震地质》2021,43(3):559-575
苏典断裂呈近SN向延伸,跨越中缅边境,长约100km,历史上沿断裂多有地震发生.但受交通、气候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有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几乎没有研究.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和年代学测试结果,文中对此断裂的晚第四纪运动特征、最新活动时代进行分析.苏典断裂的新构造活动明显,沿断裂发育有苏典、勐典、黄草坝、陇中等串珠状第...  相似文献   
88.
各大洋的东缘多产出有磷钙石结核,在西缘却一直未发现。近年来,虽在鄂霍次克海找到了这种结核,但根据其形态、特征及产状来判断,可能系他生碎屑。因此,在太平洋西侧迄今仍未找到自生磷钙石沉积。我们在研究东海底质时,发现某些地段存在着磷酸盐化现象。虽然,这种作用较微弱,但对查明海洋环境中磷的地球化学及磷酸盐化作用的条件等问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9.
利用NCEP 1°×1° FNL再分析资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降水、水汽、风分量等,采用WRF模式、选用适合陕西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通过3重区域嵌套降尺度到3 km×3 km空间分辨率,模拟西安及周边区域2015—2017年1月10 m~5 km高度风u、v、w分量模,并分析风场特征。结果表明:模拟区域1月05 km高度以下低空流场为一气旋,中心位于西安三环东北段附近,且随高度增加向东偏移;2 km高度以上风向演变为偏西风;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为一下沉气流;模拟区域偏南地区有一上升气流区,中心位于337°N、1085°E。北部与南部山区风速大,中部盆地风速小,地面至14 km高度有一小风速区。夜间西安周边为下沉气流,市区为上升气流。此环流夜间最强,日间开始减弱, 11时之后,整个剖面基本为下沉气流,在13、14时达最强;15时后下沉气流减弱,有零散上升气流出现、加强,并逐步演变为城区为上升气流,周边为下沉气流。  相似文献   
90.
文化型海岛的旅游开发与研究——以刘公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旅游业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中文化型海岛旅游更是凭借它深邃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海洋旅游行业新兴崛起的主力军。文章在浅述海岛旅游发展概况与性质之后,对具有爱国主义特色的刘公岛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刘公岛的成功经验对文化型海岛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