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行动者网络分析方法,以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为例,探讨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化过程、根源、类型及其治理机制。按照冲突的强度和显隐程度,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化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潜伏、显化、转变和胶着等4个阶段,但冲突循环的存在使其进一步的演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土地利用冲突治理过程中,各种社会行动者通过协商和谈判而建立纵横交织的网络,形成资源共享、互惠合作的机制,从而达成共同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近源物种马氏珠母贝的EST-SSR引物对企鹅珍珠贝DNA进行扩增,获得7对可扩增出目标条带的近缘分子标记,分析野生群体(YS)和养殖群体(YZ)企鹅珍珠贝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7个位点共获得26个等位基因;野生和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5和3~4,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3 5、0.496 8;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431 8、0.302 8;HNUPM047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较低,为0.446 7,其他位点均在0.5以上,说明该遗传标记可提供比较丰富的遗传信息。表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野生群体。  相似文献   
13.
高级人才空间流动因素分析及建立反区域筛选机制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区域人才筛选是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其空间表现为受区域之间经济梯度力的作用,高级人才从小城市向大城市或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逆向流动。对44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强势地区对高级人才筛选力量十分强大,这种流动在人才年龄段上表现为双峰特征,与家庭状况密切相关,但与距离基本无关。由于区域人才筛选严重影响区域和谐发展,影响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及人口质量,必须致力于建立一种反区域人才筛选机制,将弱势区域的经济开发与人才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对弱势地区高级人才建立地区年功序列制度;稳定弱势地区初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并为企业吸引高级人才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产业集聚体:深圳大芬油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芬作为深圳油画产业集聚体所在地,目前其商品油画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份额.从大芬油画发行的网络演变来看,地处深圳、毗邻香港和广州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其集聚模式来看,内部的诸多生产协作使其生产趋于高质、高效,而技法和题材的创新则在网络中得以形成和推广.针对大芬油画发展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积极实现商品油画产业升级;继续开拓市场,加强配套和相关产业的建设;扶持外部支撑体系的建设;建立自己的直销网络.  相似文献   
15.
黑海参(Holothuria atra)是热带珊瑚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的代表种类之一,其摄食活动对珊瑚礁生境底质有机物的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三亚蜈支洲岛典型热带珊瑚礁海域野生黑海参的沉积物选择特征及其触手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黑海参摄取的沉积物颗粒相对较粗,其中粒径0.25mm部分占到了总重量的96.67%。触手上3—6个乳突形成乳突簇[直径(283.00±40.94)μm],适宜摄取大颗粒沉积物。黑海参胃内含物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环境沉积物,证实其对有机物含量的选择性;粒径0.25mm部分有机物含量占摄入总有机物量的75%,与环境沉积物中相同粒度的有机物总量占比接近(76%),表明黑海参选择的沉积物粒径范围有效保证了其高效摄入有机质。黑海参前肠的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胰蛋白酶活性最高,同时绝大部分的有机质(98.33%)在前肠被吸收。组织学定量分析表明,黑海参前肠黏膜层厚度最大,占总厚度的56.33%,这与其高效吸收有机质的功能相适应;后肠的肠壁总厚度和黏膜下层、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表明其具有相对更好的弹性和收缩能力,适合于大颗粒有机质的高效输送与排出。研究结果证实,黑海参摄食器官和消化道独特的结构与功能保证了其在珊瑚砂粗颗粒生境中高效摄取有机物。  相似文献   
16.
以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为实验对象,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对其外套膜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利用薄层层析色谱法对色素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丙酮和乙醇为适宜的番红砗磲外套膜色素提取剂;使用丙酮为提取剂时,浸提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25℃,料液比为1︰40。使用乙醇为提取剂时,浸提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30℃,料液比为1︰200;利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外套膜颜色为蓝色和红棕色的番红砗磲外套膜色素后发现,蓝色番红砗磲外套膜色素由9种色素组分构成,红棕色个体番红砗磲外套膜色素由10种色素组分构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以水体中氨氮、活性磷酸盐和溶氧变化为指标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光色对番红砗磲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10000lx光照时,番红砗磲排氨量逐渐减少,在光照12000lx时转为吸收海水中氨氮,并在16000lx时达到最高[1.89μg/(ind·h)];在2000lx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可吸收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并释放氧气。其活性磷酸盐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加,在16000lx时达到最高峰。在实验光照范围内,番红砗磲产氧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逐渐增加。上述结果显示番红砗磲最佳光照强度约为16000lx。(2)当番红砗磲自黑暗转移至各光照组后,其氨氮、活性磷酸盐吸收率均随时间逐渐降低,而产氧率则逐渐升高。(3)光色显著影响番红砗磲合成代谢,蓝光最佳,红光次之,白光最差。  相似文献   
18.
应用17个EST-SSR位点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印度种群和三亚种群的平均FST值为0.486,两个种群的分化程度高;三亚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2—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3.3;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是1.8和1.9;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丰度分别为3.16和3.39;印度种群无论是期望杂合度(HE)还是观察杂合度(HO)都高于三亚种群,印度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42和0.16;三亚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38和0.15;三亚种群与印度种群的Nei’s遗传距离为1.119。两个种群都保持了中等水平遗传多样性。由于两个种群高度的遗传分化和保持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开展两个种群间杂交及获得杂种优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氏珠母贝微卫星快速分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又称合浦珠母贝,是世界上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最主要贝类之一.自60年代我国成功地开展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以来,海水珍珠养殖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90年代,海水珍珠养殖已成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海水珍珠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海水珍珠产业的发展仅靠采捕天然野生的亲贝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越来越多地用人工养殖的亲贝进行人工繁殖.而采用少数亲贝(尤其是养殖亲贝)的育苗导致近亲繁殖,使马氏珠母贝种质资源出现了退化,在海水珍珠养殖上产生的直接后果是珍珠的质量和产量(单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爱民  刘加林 《热带地理》2001,21(4):364-368,373
我国科学化的人地关系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期,受西方“科学思潮”和我国古代地理学特质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注重人文与自然统一和野外考察的传统。50年代至70年代,人文地球学一度遭到否定,地理学的自然研究与人文研究出现严重割裂,科学体系的建立被长期中断,致使人地关系研究全面衰退。80年代以来,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科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追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总结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