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冻土水热耦合模型数值求解及结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作者所建立的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季节冻土水热迁移耦合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对模型方程进行修正, 并给出了模型方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然后以长春松原公路段土体为研究对象, 对实际工程中冻结情况下水分迁移的情况进行预测;给定模型边界条件对模型求解, 将结果与野外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温度变化对比数据表明, 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终值情况, 而中间过程的误差较大, 但是趋势基本一致。水分迁移方向及量的对比数据表明, 模型计算结果要小于实测结果, 但是整体上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变化趋势较一致, 且同样是和最终值吻合较好, 误差最小。结果表明, 模型计算结果可较好地模拟参数最终值, 但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22.
吹填造陆是解决沿海地区建设用地不足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使吹填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加固效果,结合吹填土特殊工程地质性质和加固过程中强度增长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边吹填边加固的加固思路。在该思路的指导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试验发现不同加固阶段吹填土强度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与竖向排水体距离小于25 cm的土体强度增长较快;随着加固时间的延长,待加固土体强度整体增长;当持续真空加荷一个月时,部分待加固土体承载力已达到80 kPa。可以看出,强度增长与外部荷载的大小、渗透路径的长短、附加应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分阶段加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泥皮的形成,缩短了真空加荷时间,节约工期,有利于吹填土的加固。  相似文献   
23.
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组合赋权法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晨  王清  陈剑平  谷复光  张文 《岩土力学》2011,32(3):831-836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对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缺陷,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各影响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赋权规则,使两类权重间的差异程度和分配系数间的差异程度相一致,从而排除人为因素及数据奇异点的影响,得到相对客观准确的结果。以金沙江的典型泥石流作为计算实例,对现场数据进行了提取之后,使用上述方法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将权重代入经典的危险性分析模型进行评估。计算结果与当地泥石流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一些软土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问题, 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本文借助室内试验, 对比江门软土加固前后的基本物理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借助扫描电镜( SEM) 对比研究加固前后土体微结构和工程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 加固后黏粒组含量明显减少, 砂砾组和粉粒组含量明显增加, pH值降低, 阳离子交换量大幅下降, Ca2 + 、CI- 和HCO - 3 含量减小, 其他离子含量变化不明显。加固过程增加了颗粒之间的连结力, 力学性质明显提高。加固前软土的微结构以絮凝状结构为主, 大孔隙较多; 加固后以团粒状结构为主, 粒内和粒间孔隙变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效果明显, 软土工程性质明显提高, 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溶酶体膜稳定性衡量和微核生成率检测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室内模拟Cd和Hg污染胁迫对四角蛤蜊血细胞的毒性损伤。结果表明,Cd对四角蛤蜊血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125μg/L Cd胁迫下血细胞结构损伤程度高于25μg/L Cd胁迫;不同浓度Cd和Hg暴露14天后,各处理组(2μg/L ...  相似文献   
26.
27.
地下采矿工程势必会引起矿区周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而地下水在岩体中渗流主要受岩体裂隙的影响,因此地下水渗流具有非均质各向异性的特点。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根据岩体裂隙几何参数计算渗透张量,获得综合渗透系数,并与钻孔抽水试验所得渗透系数相比较,进行修正,得到渗透主值。并运用于Visual Modflow中建立地下采矿区各向异性的地下水渗流模型,进而较准确地预测采矿过程中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影响范围及影响幅度。  相似文献   
28.
水泥加固不同地区软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娥  王清 《岩土力学》2007,28(2):423-426
对不同地区软土经水泥加固后的强度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及无侧限抗压试验测定了水泥加固土的力学指标,发现不同地区的软土经水泥加固后力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从试样的粒度成分、有机质含量及加固后试样的微观结构特征等方面对此进行解释。结果表明,试样的粒度成分及有机质含量会对加固效果产生很大影响,黏粒含量越大,有机质含量越高,对水泥加固土强度的形成越不利。为在用水泥进行不同性质的软土加固处理时采取合理的附加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用土工物理离心模型试验对超深重力式方块码头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选用码头顶面尺寸为9.5 m(方案1)与8.5 m(方案2)两种常规方案进行比较,得到码头运营期在水平位移、码头面沉降、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分别为42 mm、110 mm、190 kPa和82 mm、222 mm、320 kPa。 结果表明:码头稳定性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是有效的;方案2的水平位移与码头面沉降远远大于方案1,超出规范允许范围,而且其超静孔压消散较慢对工程稳定不利,因此,建议选用方案1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0.
海积软土的工程地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清  肖树芳 《世界地质》2000,19(3):253-257
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性质极为软弱的近代沉积的欠固结软土。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巨型的工程建筑多修筑于软土地基之上,这样就带地多复杂的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问题,同时也促进了软土和吹填土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填海造陆工程的不断发展,就目前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