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51.
王庆  李季  樊明月  王洪 《气象》2019,45(9):1299-1309
受静稳天气影响,2017年1月3—6日我国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等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性大雾天气,其中济南70 m以下的低能见度天气持续了6 h之久,最低能见度只有51 m。利用布设在山东省气象局院内的FM-120雾滴谱仪观测的微物理资料、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等资料,分析了此次浓雾天气过程的微物理结构,讨论了雾在4次"发展—减弱"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研究了雾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爆发性增强期间的演变规律,探讨了雾的成因以及爆发性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王洪作  王丹  张云龙  张鸿  舒徐洁  程成 《地质学报》2021,95(12):3828-3841
目前,沙特阿拉伯西北部Jabal Twalah地区铀钍资源勘查程度较低,对该地区的铀成矿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主要对该地区新发现的伟晶岩型和花岗岩热液型铀矿化带的矿化特征和成矿机制开展研究.区内与铀钍矿化相关的伟晶岩和围岩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638.6±3.2 Ma和632.5±1.5 Ma,两者时代基本一致.综合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研究结果,发现矿化伟晶岩强烈富集U、Th、稀土及稀有金属元素,复杂的高温蚀变矿物组合特征暗示可能经历了岩浆期后热液的改造,改造前后矿化伟晶岩中的铀和钍未发生分离,以副矿物形式存在而无独立铀矿物,具岩浆矿物组合的特征,如金红石、锆石、氟碳铈矿、磷钇矿、钍石等.花岗岩热液型单铀矿化带的地表样品中铀矿物主要为硅铅铀矿和硅钙铀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萤石、石英以及少量方解石,铀矿化受控于高铀含量的碱性花岗岩、强烈硅化构造破碎带以及晚期酸性基性脉岩活动等因素.强烈硅化的构造破碎带及其转折部位或者与脉岩交汇部位是今后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3.
张恩红  曹云昌  王晓英  王洪 《气象科技》2015,43(6):1157-1163
基于北京“7〖DK〗·21”暴雨期间北京地基GPS网全天时全天候观测数据,利用水汽反演软件得到大气可降水量(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时空变化序列,通过与探空对比,显示出地基GPS技术探测对流层大气水汽具明显的高时空分辨率优势;与FY2D卫星探测的云图变化序列对比,充分反映了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的PWV的可靠性与一致性;与实际降雨量对比,两者高度相关性显示了地基GPS技术对暴雨监测和预警的积极意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来临之前的24~36 h的PWV值持续在较高(>40 mm)的位置,已有出现暴雨征兆。在暴雨之前的几个小时PWV持续性爆发性发展(每小时PWV增加10~20 mm),已充分具备了产生暴雨的必要条件。因此,有效地利用GPSMET技术对天气预报的准度和精度将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54.
近33a山西不同强度和范围雾日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12年山西108站雾观测资料,研究山西不同范围和不同强度雾日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风力、降水、平均相对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对雾日增减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西不同强度雾日都具有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长治、晋城、晋中东山以及忻州东部是山西不同强度雾日的多发区;(2)小范围和区域性的雾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大范围的雾则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初冬季节。大雾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浓雾以上天气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主要出现在9~12月,其中以11月为最多;(3)近33 a间,小范围、区域性以及大范围的雾日分别以1.16 d/10 a、0.76 d/10 a和0.61 d/10 a的速率增多。大雾、浓雾和特强浓雾分别以0.36 d/10 a、0.13 d/10 a和0.23 d/10 a的速率增多,强浓雾则以-0.07 d/10 a的速率减少;(4)风速3 m·s-1时,风日数与雾日数为正相关,风速≥5 m·s-1时,风日数与雾日的增减转为反相关,其中对雾日增减趋势影响最明显的是风速≥12 m·s-1的日数;(5)雾日的空间分布与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与大风日的空间分布呈反相关;(6)区域性和大范围的年降水日和日平均相对湿度≥80%日数的增减对年雾日的增减变化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55.
云微物理参数的地基探测反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相态、云滴谱分布和云液态水含量作为重要的云微物理参数,对气候变化、天气变化、人工影响天气和飞行安全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云微物理参数的研究已是国际气象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简要论述了地基方法在云微物理学研究的优越性,扼要总结了国内外地基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概括了云相态、云滴谱和云液态水3个参数的地基反演算法,并予以评价,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内云微物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6.
采用遗传算法(GA)进行了地质样品中的贵金属Pd、Ru、Au三组分的同时测定,并讨论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的建立、目标检验函数、初始值范围、搜索范围、交配、变异概率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证明了遗传算法用于多组分测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闭合坐标链多边形数据的拓扑关系快速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格网化的思想,提出针对该数据快速构建拓扑关系的算法。该算法有效利用了闭合坐标链多边形数据本身具备的多边形几何信息。试验证实,该算法提高了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58.
一种简易的多普勒雷达速度模糊纠正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中尺度风场的重要手段。纠正速度模糊是多普勒雷达探测风场信息有效应用的前提。速度模糊纠正技术大多需要首先对模糊点集或非模糊点集进行识别,如果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将造成纠正过程的失败或需要人工识别。文章提出了一种不需先对模糊点集或非模糊点集进行识别的纠正速度折叠的简便方法。它只需首先将存在折叠的速度场恢复为连续的速度场;然后对其速度数值是否存在整体偏移做出判断和调整。给出的存在严重模糊的台风个例的速度模糊纠正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对二次折叠也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9.
面向变化监控的动态电子地图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动态现象的表达、监控为主要任务的电子地图,具有四个功能:过程再现、实时跟踪、变化推演和变化模拟,分别对应时态特征上的过去式、进行式、将来式和虚拟语气。其设计原理与其他电子地图的差别表现为:地理背景底图的动态性,比例尺设计与时间有关,符号设计需扩充Bertin参量体系而引入动态参量,要顾及用户对变化过程的交互式控制。本文从地图设计角度讨论了这类地图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应用到面向水路航务管理的电子航道图设计中,实现航标位置、工作状态的全天候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60.
1984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地质机械仪器展览。。。tt。。,。。。-,-.二二”了厂二二y二。了二7二yT二二二二t 一、基本结构和技米参数会’期间,日本利根公司曾向广大观众介绍其脚踏式”一’-””—’”-农用水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