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Introduction Sichuan-Yunnan region, located in the east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Tibetean) Plateau, is a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the rapidly upheaving Tibetean Plateau and relatively steady Yangtze Platform. Under the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northward movement of Indian Plate, Sichuan-Yunnan region has been undergone strong deformation and regmagenesis, becoming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the most intensive seismicity in the world. The research on the 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there is alw…  相似文献   
12.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the Kunming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王椿镛)(王溪莉)(颜其中)Threedimensionalvelocityst...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叙述渐近射线理论及构造体波射线合成地震图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用于平凉——渭南地震测深剖面的解释,得到的二维模型比原先用走时资料取得的模型有较大的改善。所得模型的主要特征是:渭南盆地的沉积层比测线其他地区厚得多,整个剖面的沉积层速度为从3.8到5.8公里/秒的高梯度过渡;下地壳有较大的速度梯度(接近0.1秒~(-1));莫霍界面从东南向西北倾斜,深度从36公里逐渐增加到46公里。为在解释中充分利用振幅信息,在野外取得真实振幅记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综述及在川滇地区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地球介质各向异性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上地幔各向异性的研究工作及成果;阐述了上地幔各向异性的起源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较详细地分析了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论述了川滇地区各向异性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并提出了整个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步骤。  相似文献   
15.
Studyonthecharacteristicsofcrust┐mantletransitionzoneinWesternYunnanProvinceHONG-XIANGHU(胡鸿翔)ZHONG-YANGLIN(林中洋)YIN-JUBIAN(边银...  相似文献   
16.
地球结构和动力学2.1地球结构和动力学的模拟2.1.1内核各向异性:高阶效应美国哈佛大学的苏维加等使用ISC报告的PKIKP走时和异常分裂简正振型计算了内核的各向异性。为减少噪音和增强各向异性效应,使用一种平均程序来处理数据。残差确认具有近似常数对称...  相似文献   
17.
地壳测深的地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的最新进展5.1宽角地震数据方法与结果5.1.1用宽角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和界面的同时成像由于技术的进步,海洋宽角地震数据现在可以用类似于常规反射测量的炮点密度进行采集。数据的大量增加超过了现有的正向模拟方法的能力。英国...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东南陆缘地区的人工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磁测量、地热测量、地学大断面编制以及天然地震的层析成像等大量深部构造研究结果作综合分析。地热异常、地壳内存在低速层和高导层、强烈地震频繁发生等现象说明,这一地区是现代构造运动的活动区。中国东南陆缘的现今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NWW-SEE,认为是菲律宾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以及冲绳海槽的扩张等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驱动力是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推挤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际岩石层计划第Ⅱ-4任务组北京区域中心在第一试验区进行地球岩石层三维模拟研究的概况。同时还对模拟计算所需I数据中数据文件的组成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RayequationmigrationofwideanglereflectionsinDabieorogeniczoneXU-YAOZHENG1)(郑需要)CHUN-YONGWANG2)(王椿镛)XIAO-LINGLAI1)(赖晓玲)X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