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吉林省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TBB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Y-2C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反演的逐时TBB资料、地面逐时降水资料、欧洲中心和北京T213物理量诊断分析资料,利用天气学分析方法研究了2005年8月12~14日吉林省一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TBB图像特征,揭示了副高后部切变线上中-α尺度雨团在TBB场上发生发展移动消亡的规律,对降水过程中的卫星TBB图像特征及其与各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和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发生于偏北的副高后部,副高区与TBB>0℃区域相对应。TBB低值强云团随云带沿低空急流方向移动,且与水汽及能量输送带密切关联,强降水是呈椭圆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中的准圆形中-α尺度云团造成。TBB低值云团面积越大、数值越低时,1h降水量≥10mm站数出现的越多,TBB≤-50℃所覆盖范围与大到暴雨落区基本一致,最大1 h降水量的雨强落后于云团TBB最低值1~3h。  相似文献   
152.
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暴雨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200个测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以及各类暴雨与各种影响天气系统之间的气候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暴雨由东北地区的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绝大多数大范围和区域性暴雨一般都集中出现在东北地区的南部和中部,而局地暴雨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广,地域差别也较小。在时间分布上,几十年来东北地区暴雨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十分明显,多暴雨和少暴雨的出现具有11~12年左右的低频变化周期。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暴雨日出现的年际变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东北地区暴雨发生的次数虽然明显减少,但平均每个暴雨日的暴雨量却有所增加。在东北地区出现的局地暴雨中,以北方天气系统的影响贡献最大,而在区域性暴雨和大范围暴雨中,南方天气系统影响的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3.
吉林省冬季逆温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晓明  云天  张智勇  刘海峰  王宁 《气象》2009,35(8):91-97
吉林省的三个探空站即长春、临江和延吉分别位于该省的中部平原、南部山区和东部盆地之中.利用三站探空资料,分析了吉林省冬季发生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逆温的统计特征、逆温属性以及逆温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逆温的发生频率平原最多、山区次之,盆地较少,强逆温的发生频率恰好与之相反;逆温底高平原多发生在近地面附近,山区多在400m以下,盆地多在200m以下;发生在近地面的强逆温层厚度一般多发生在1000m以下;逆温属性,平原和山区以辐射或下沉逆温为主,盆地则以辐射或下沉和平流逆温为主,同时指出了不同属性逆温的地面形势场特征.  相似文献   
154.
以黑龙江省1971~2007年37 a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扩展,计算黑龙江省各台站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征和各季节空间分布规律.人体舒适度指数距平值的年际变化,以及不同地区舒适度天数的年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5.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 ℃/10 a、13%/10 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 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依托气象行业专项GYHY200906011“华北、东北暴雨发生发展特点及预报技术研究”项目及相关课题研制的“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和“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对2010年-2012年6—8月、2013年6—7月的区域暴雨过程预报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对暴雨预报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中“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空报率较低,“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及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漏报率较低。从暴雨的影响系统来看,两种客观的暴雨预报方法对台风暴雨预报效果最好,副高后部暴雨次之,冷涡暴雨预报误差与前两系统相比稍差些。  相似文献   
157.
文中通过长时间中国雪深序列数据集、ERA-5的反照率数据,以及CESM-CAM5的辐射数据,分析了1988—2016年中国积雪的辐射强迫,并通过DICE/RICE模型计算其大气碳当量,进而对中国年均积雪气候调节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同时分析其时空变化,由此得到功能分区。结果表明,中国积雪对于全球的辐射强迫贡献等价于-0.22 (±0.01) W/m2,相当于减少大气碳当量17 (±1) Gt C带来的降温效应,从能源转变的替代成本角度出发,其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可达到3.9 (±2.1)万亿元。同时发现,由于积雪减少趋势引起的中国积雪气候调节服务衰减,相当于碳当量以0.67亿t/a的速率减少,这相当于每年气候调节服务衰减造成的替代成本达到150 (±12)亿元,在29年间累积损失可达4100 (±328)亿元。最后基于评估结果对中国积雪气候调节服务功能进行了分区讨论。  相似文献   
158.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Il】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并将对未来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其中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及沿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而农业则是受气候和天气制约最大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9.
地震阈值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台网监测能力的实时评估,该方法利用短时平均值(STA)代替A/T来计算震级.为了使STA计算的震级跟传统震级计算结果一致,需要对利用STA计算的震级进行校正.本文通过分析台站检测到的历史事件,选择最优的滤波频带计算log(A/T)与log(STA)之差,得到利用STA计算震级的校正系数.利用新疆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数据,分析了阈值监测技术计算的台网监测能力,结果跟实际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0.
气象档案现代化及队伍建设王晓明气象档案是科技档案的一种,是国家听有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气象业务、服务、科学研究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据、图表、声像等形态的历史记录。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和资料成倍增K,服务需求量也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