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冰川动力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冰川变化预测的适应性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冰川动力学模式以其优越的物理过程描述能力,在冰川变化的预测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频率响应模式”、“剖面形状因子模式”和“冰流模式”较为成熟,并且具备对山岳冰川演变的模拟分析能力.从发展历史、主要利弊以及适用条件和范围几个方面,对上述3种模式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在我国冰川上的运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人放天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质量好、个体大、耐运输、肉质鲜美,是优质高档蟹的代表,但产量严重不足。建立一套湖泊中华绒螯蟹自然生产潜力估算的模型来估算湖泊中华绒螯蟹自然生产潜力,确定放养量,以达到湖泊中华绒螯蟹稳产已迫在眉睫。本文根据近20年来作者对湖泊中华绒螯蟹放养的经验,结合灰估理论,提出蟹自然生产潜力:W=[B1K1C1/R1+B2K2C2/R2]·(B1+B2)2/B12+B2和蟹种放养量:W0=P0[B1K1C1/R1+B2K2C2/R2]·U/P估算模型,并与生产实践进行求证。其结果与生产实践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其估算结果可作为指导湖泊中华绒螯蟹生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目前,动船测流系统中,流向传感器一般用的是光电编码罗盘。为了准确测量流向与测线之间的夹角,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罗盘的零线与测线重合。实际中采用的方法是在仪器上安一个望远镜,测线两端各设一个标杆。在测量过程中专门由一个人用望远镜瞄准对岸的标杆,以使罗盘的零线不致偏移。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船行驶过程中的动荡不  相似文献   
15.
1 观测前雷达准备1 .1 调整接收机的本振频率 :4条亮线出现“火柴头”为最佳状态。频率应在 40 0± 3MHz范围内 ,尽可能小一点 ,因为回答器的频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和电池电压的下降会不断升高 (一般升高4~ 6MHz) ,否则出现突失或后期无法观测的几率将大大增加。1 .2 调整测角显示器上的“视频增益”,使 4条亮线高度约为 2~ 3cm ,亮线不宜过高 ,过高就会达到饱和 ;4条亮线过低 ,不便于观测 ,都可能发生丢球。1 .3 高压开始工作后 ,必须调整“主波抑制”旋钮 ,使测角显示器中的主波正好消除掉。如若主波没有消除掉 ,亮线总是饱和的 ,球…  相似文献   
16.
我队勘探的矿区,上部地层松散,钻孔竣工后,经常是上部套管难于起拔。在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901机创造了小径钻孔松动井壁法,超拔效果良好。这个办法很简单,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引起了广泛关注.以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根据1959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 a来冰川在表面粒雪特征、成冰带、冰川温度、面积、厚度及末端位置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均与气温的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冰川的退缩自20世纪80年代后,尤其是近10 a来出现了加速趋势.其原因除夏季气温升高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冰川温度升高造成冷储的减少,二是冰川表面反射率下降导致辐射能量接收的增强.冰川物质平衡在1986年之前由气温和降水共同决定,之后主要受气温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ARCGIS开发组件+VS.NET2008开发工具结合,进行GIS二次开发,集成整合相关矿业管理数据,建立集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地图定位查询与分析、信息比对核查、信息综合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县级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县域内矿产资源管理和监管、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实现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开发利用和市场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绩效的科学评估,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58/1959—2008/2009年度物质平衡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51a来1号冰川物质平衡经历了9次负平衡波动和9次正平衡波动,负平衡年与正平衡年之比为35∶16,负平衡年平均物质平衡-450mm,正平衡年平均物质平衡130mm,多年平均物质平衡-267mm.1997—2008年,该冰川连续12a的物质平衡观测结果均为负平衡年,并且总体上处于数值很大的强负平衡,直至2008年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负平衡,物质平衡量为-999mm.1959—2009年,累积亏损达-13 646mm(约-2 402.6×104 m3),即冰川平均较之1959年减薄了15.2m,这种长时期连续物质亏损状态对1号冰川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天湖山煤矿区经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广泛发育了以推覆、滑覆断层为主的控煤构造。为加深对推覆、滑覆叠加构造控煤机制的认识,在掌握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天湖山典型推覆、滑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以及推滑叠加型构造对煤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区内构造先后经过了多期次、多层次伸展滑覆和逆冲推覆的复杂叠加作用,推滑叠加型构造的控煤机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1滑覆断层的伸展应力环境和剥蚀效应造成地层的缺失;2推覆断层挤压应力环境以及地层增厚效应造成地层的重复和抬升,另外叠加构造也导致煤层发生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