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机载LiDAR数据估算样地和单木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旺  牛铮  王成  高帅  冯琦  陈瀚阅 《遥感学报》2015,19(4):669-679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大量实测单木结构信息,分别从样地和单木尺度估算了森林地上生物量AGB。首先,利用局部最大值单木提取算法提取了每个样地内的单木结构参数,并针对样地和单木尺度分别计算了一组激光雷达变量。然后,利用激光雷达变量和地上生物量及其两者的对数形式,从样地和单木尺度分别构建了估算模型。最后,针对两种尺度估算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1)样地和单木尺度模型估算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与地面实测值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对数模型估算效果要优于非对数模型;(2)样地尺度模型估算效果(R2=0.84,rRMSE=0.23)明显优于单木尺度模型(R2=0.61,rRMSE=0.46);(3)按树木类型分别进行估算可以提高单木地上生物量的估算精度;(4)不论是样地还是单木尺度地上生物量估算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与样地尺度相比,单木尺度估算过程的不确定性更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单木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82.
回归方程在开平市高温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善材  王成 《广东气象》2009,31(2):38-39
对开平市1959—1988、1989-2006年2个时段出现的高温日进行统计分析表明:1989年后开平市日最高气温出现的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总日数增多,而且极高气温升高。对2005、2006年6—9月的温度、气压、湿度及日照时数等具体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计算后,得出开平市6—9月的最高气温预报回归方程,同时结合晴雨预报对回归方程的解进行筛选,得出高温预报的参考温度值。  相似文献   
83.
Micaps系统的本地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Micaps3.0因功能强大、模块众多、要求的机器配置比较高,若通过删减模块和节目表进行简化,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可以克服启动Micaps系统慢、接口太死、调用程序繁琐等缺点.另外,分析Micaps的数据流程,通过修改处理各时次常规报文的批处理文件,实现历史资料的自动存储.并结合实际应用,介绍多版本共享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GOES卫星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机制等方面,重点对2008年7月22日襄樊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特征与物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高空槽、西南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切变线上对流云团在暴雨区合并、加强是造成襄樊罕见特大暴雨天气的直接原因,强降水发生在TBB低值中心;沿低空急流建立的从南海到华中地区的水汽通道,为暴雨发生发展直接输送暖湿空气;低层强烈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使暴雨区大气湿层迅速增厚,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整层正涡度的配置以及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能量锋锋生、湿度锋锋生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具有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85.
黄河流经的第一县-玛多县,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地区,也是黄河重要的水分涵养地,其生态作用对黄河的安危有直接的影响.在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应用GIS和遥感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通过对2007年一期QuickBird影像进行解译,对玛多县星星海附近区域100km2的土地沙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玛多县沙漠化面积已达25.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1%.  相似文献   
86.
小兴安岭东南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普遍具有岩浆混合成因MME型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同深成岩墙—中基性脉岩群等,反映出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而正长-碱长花岗岩具铝质A2型花岗岩的特征,两者的岩相学、主微量及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形成均与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大陆碰撞向碰撞后转变的伸展崩塌构造环境下的底侵作用有关。两者形成时代、成因及物质来源和成矿构造背景等特征上的相似性,也反映在矿床成矿系列的相似性上,二长花岗岩表现出Mo-Pb-Zn-Fe-Au-Ag矿床成矿系列,并以Mo、Pb成矿作用强烈为特征,而正长-碱长花岗岩矿床成矿系列表现为Zn-Pb-Cu-Mo-W-Fe,其成矿作用较弱且分散,同时也说明了成矿系列中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壳幔混合程度不同有关;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成矿特征、矿床类型、矿化强度、矿化类型等矿床成矿系列上的差异,说明该地区仍具有巨大的多金属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7.
海底矿体开挖下的断裂带突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水害是因井巷和采掘工作面与含水层、地表水体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构造破碎带等接近或沟通而突然发生的出水事故,由于其突发性和出水量巨大的特点,常常影响矿山生产甚至造成淹井等严重后果。断裂带作为岩体内的低强度带,受矿体开挖影响常常产生断层活化现象,而有可能成为矿坑突水的通道。本文根据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采矿的地质条件,结合实际工况,采取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床开采引起断裂带活化的状况以及上覆海底粘土隔水层的沉陷变形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断裂带与上盘围岩接触带是受到开采扰动强烈的地带,断裂带和上覆海底粘土隔水层的阻水效应随着采场的逐渐上移而弱化,当开采至-135m水平时,海底矿山的生产安全将受到海水溃入的威胁。  相似文献   
88.
针对受外界随机干扰影响的光纤陀螺信号进行分析并作了相应处理。分别比较了小波变换和建立在AR模型基础上的Kalman滤波两种滤波方法,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小波变换,建立在AR模型基础上的Kalman滤波不仅能够削弱有色噪声的影响,还能够部分削弱高频噪声的影响,滤波效果较好;将小波变换和Kalman滤波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好的滤波效果,有效地削弱了信号中各种干扰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华北大陆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基于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以及新生代玄武岩中上地幔包体的岩石学与地质压力计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与高温高压下岩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实验成果,提出了华北大陆三个地区(河北平原、太行一五台、鄂尔多斯)的地壳一上地幔岩石学结构,讨论了界面性质及其演化。在强调Vp、 Vs、a结构与岩石学结构共同约束的基础上,有效地识别了不同地区硅铝质陆壳在物质组成上的差异和上地幔低速层或矿物相转变等特征。本文提出壳-幔岩石学结构及其演化,密切地与陆壳主要形成时期的太古一早元古构造岩浆事件相关,又与显生宙构造岩浆事件对它的改造程度有关,壳-幔岩石学结构是我们追索大陆的构造性质及其演化的一个重要记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应用于火成岩岩石学研究的新进展,并强调了其地质成果。岩浆的密度和粘度是岩浆两个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岩浆密度和粘度的变化对岩浆流体动力学习性以及产生火成岩的多样性起了重要作用。岩浆房中的双扩散对流、岩浆房的再充填以及边界作用等是岩浆流体动力学的重要机制,对它们的研究,使人们对火成岩的成因和演化以及地球动力学产生了新的认识。本文还概述了流体动力学机制的主要地质结果,如:地幔对流、成矿作用、带状岩浆房、层状侵入体以及火山岩中的流体动力学等。但直到目前,岩浆流体动力学机制及其应用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