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5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发现大型富铁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2013—2015年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于2016年初获得重大进展,在黄河以北的德州市齐河县和禹城市新发现了具有较大资源潜力和工业价值的接触交代型大型富铁矿,预计5年内查明资源量超过5 000万吨,预测远景资源潜力超过亿吨,齐河-禹城铁矿区有望成为山东省内继济南、莱芜、淄博之后又一个铁矿富矿基地。"山东省齐河县潘店地区铁矿调查评价"和"山东省齐河县大张地区铁矿普查"两个省级公益性矿产勘查项目位于潘店重、磁异常区,地处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区,行政区划隶属德州市齐河、禹城及聊城  相似文献   
92.
黄河北地区广泛发育各种沉积体系,通过对其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的分析发现黄河北地区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海相、陆相和过渡相环境均有发育。该地区存在的主要沉积体系类型是潮坪沉积体系、障壁-潟湖沉积体系、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河流-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发现:本区石炭-二叠系储层烃源岩发育有意义的三个沉积演化阶段分别是本溪期、太原期、山西期;黄河北地区属鲁西地区一部分,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发育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岩浆岩和可燃性有机岩(煤),是重要的烃源岩;黄河北煤田含煤地层含煤14层,其中1~5层煤赋存于山西组,6~14层煤赋存于太原组,就可采煤层的层数来说,存在“东多西少”的特点;在含煤地层剖面上的分布特点是“上薄下厚”,主要富煤带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泥页岩主要发育在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和山西组,泥页岩层厚度在横向上有一定的规律性,由北向南泥页岩层厚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南部济西矿区和长清矿区,西北部伦镇矿区、李屯矿区厚度发育较好,多在90m以上。  相似文献   
93.
南华北石炭-二叠系陆表海层序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野外露头和钻孔的沉积相、古生物以及准层序堆叠方式的对比分析,将南华北石炭—二叠系陆表海沉积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Sq1~Sq3。以层序和最大海泛面为绘图单元,分别对各层序进行了古地理重建。研究发现Sq1时期海侵范围小,时间短,来自东北方向;Sq2时期海侵范围达到最大,海侵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Sq3时期延续了Sq2时期的古地理格局,但沉积中心向南迁移,盆地物源均主要来自北方。最后对古地理演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石炭—二叠系陆表海沉积主要受控于该时期全球海平面的变化,Sq1与Sq2之间的海侵转换面为稳定构造环境下的全球突发性海侵、南高北低的盆地基底与北缘稳定的物源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4.
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小有孔虫生物地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汉朝  王明镇  张锡麒  李增学 《地层学杂志》2001,25(3):174-181,T001,T002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 (东区 )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系统研究 ,共鉴定出小有孔虫化石 2 8属 15 5种。根据小有孔虫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 3个小有孔虫组合 : .Tetrataxis parviconi-ca- N odosaria longa- Geinitzina spandeli组合 , .Echinonodosaria echinata- Glomospira regularis组合 , .Bradyi-na sphaeroidea- Palaeotextularidae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的对比 ,本区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早期 ,本区石炭系 -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95.
鄂尔多斯盆地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的成藏相互关联,共存富集组合类型多样,在纵向呈规律叠置.晚古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成矿时期,虽然在盆地属性上与整个中国北方成为一体,沉积上基本一致,但也具有其特殊性.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和层序界面的分析,可以将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总体上看,多种能源矿产存在油中气、煤中气、上气下油、油中铀、煤中铀、煤中油,以及单种矿产独立富集等7种共存富集形式.在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叠置了不同的能源组合类型,并且表现出某些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
山东济宁煤田(东区)晚古生代孢粉组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定了山东济宁煤田(东区)晚古生代孢粉组合中的孢粉化石70属189种.据孢粉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5个孢粉组合:Ⅴ. Cyclogranisporites pressus-Lycospora pellucida组合, Ⅳ. Granulatisporites piroformis组合,Ⅲ. Sinulatisporites sinensis组合,Ⅱ. Thymospora pseudothiessenii-T. thiessenii组合,Ⅰ. Densosporites annulatus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确定本区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应为:晚石炭世晚期(组合Ⅰ),早二叠世早期(组合Ⅱ),早二叠世中期(组合Ⅲ),早二叠世晚期(组合Ⅳ)和晚二叠世早期(组合Ⅴ),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11层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97.
华北晚古生代内陆表海大型聚煤盆地的极平坦的地势是煤聚积的良好场所,而事件性海侵为泥岩沼泽发育及泥炭迅速得以保存最终形成煤层提供了条件。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纪煤系中可识别出若干个重要的事件性海侵层,研究这些海侵层的形成,对探明富煤单元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讨论了事件性海侵与富煤单元形成及分布的成因联系,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鲁西煤田煤聚积规律。  相似文献   
98.
矿井构造的构造—地层分析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造-地层分析方法适用于含煤地层岩性变化大的矿区或井田的构造研究。煤层的厚度、煤系中的砂体、泥质岩特征及分布与小型地质构造的发育具有密切关系。查明一些特殊沉积体的性质及其分布特征,将有助于矿井小构造的分析、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99.
中国煤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造成单一勘查技术手段难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查目标。在系统分析我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重新确立了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将“煤田地质勘探”发展为涵盖煤炭勘查、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提出了适合当代需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的确立,应以取得最佳勘查效果为目标,统筹考虑勘查区具体的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勘查技术手段及组合。基于理论分析,评述新体系兼备的主要技术特色及科学性、先进性,并依据地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将我国煤炭地质勘工作划分为4种勘探模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区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全国近20个省区100多个地质勘查项目的实践中证明,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实施,为煤矿建设提供了详细、完整、准确的煤炭资源信息数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对提高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的层序划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小波变换用于测井层序划分的一种方法。在论述了小波变换对信号时频分析的优势后,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一般步骤。以鲁西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 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提取小波变换系数的时频色谱信息。在此基础之上, 将不同时间 (深度) 尺度的旋回清晰地展现出来, 并探测到地层序列中不同级别的突变点, 从而实现对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系层序、准层序的划分。这些探索为地层层序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