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太白维山火山岩系序列相划分及火山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白维山火山岩系为晋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产物。通过工作研究,确定陈我内岩系的岩石类型及空间分布;指出了两大岩系为两个岩浆源的产物及各序列相的成因类型;确定了水下火山碎屑涌流相的存在,并提出了对形成岩浆蒸气爆发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黑龙江省鸡东金场沟角砾岩筒构造特征及其矿化类型的分析研究,对比国内外同类型构造的控矿特点,认为金场沟角砾岩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其剥蚀程度表现为:Ⅰ、Ⅳ号片岩角砾岩筒剥蚀程度低,保存较完整;Ⅱ、Ⅲ、Ⅴ、Ⅵ号花岗闪长斑岩角砾岩筒剥蚀到中段.根据角砾岩筒的矿化垂直分带特征,结合本区各角砾岩筒剥蚀程度特点,认为金场沟地区的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山西孤山铁矿是被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和第四系覆盖的全隐伏矿床。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取了磁异常数据,圈定了磁异常范围,磁异常总体呈NE走向,长约4000m,平均宽约800m。通过化极、不同高度的延拓处理和拟合反演,根据异常特征结合地质资料分析,确定了隐伏磁铁矿的分布和空间特征,为矿床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尼罗尖吻鲈(L.niloticus)属鲈形目,鲈亚目,锯盖鱼科,尖吻鲈属Lates,原产于非洲,分布在尼罗河流域、Mariout湖和西非的大部分主要河流。尼罗尖吻鲈为生活在淡水或低盐度水体中的肉食性鱼类,其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欧洲市场欢迎,且常作为游钓的对象,具有较好的引进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尼罗尖吻鲈(L.niloticus)属鲈形目,鲈亚目,锯盖鱼科,尖吻鲈属Lates[1],原产于非洲,分布在尼罗河流域、Mariout湖和西非的大部分主要河流。尼罗尖吻鲈为生活在淡水或低盐度水体中的肉食性鱼类,其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欧洲市场欢迎,且常作为游钓的对象,具有较好的引进养殖前景。耗氧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鱼体的代谢生理,也反映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窒息点是鱼类所能忍受低氧的下限指标。研究鱼类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对研究鱼类的能量代谢,饵料利用,养殖中放养密度的确定,进行水质管理以及活鱼运输中都有重要的意义[2,3],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已…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空气象探测业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中出现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个人意见,与各兄弟台站交流,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台以《提高763地震仪的抗干扰能力》为课题,在基建完成后,对763仪器重新进行安装调试,对仪器的连续线及耦合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处理。投入运行工作两年来,记录效果较好,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泉州地震台g-Phone重力仪自正式运行以来观测资料的干扰因素进行总结,发现数采死机对数据影响较小,但断电造成的仪器内部温度的改变会导致原始数据漂移,从而降低数据的内在质量,建议应尽量避免人为操作如断电等造成的内部温度变化;台风影响使得数据噪声变大,表现为观测曲线变粗,呈纺锤状。希望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利用重力资料提取地震前兆信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四个鲤鱼种群ITS-1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四个鲤鱼种群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序列分析显示,370bp的ITS-1序列中GC含量明显高于AT含量,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96个样本得到14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637±0.05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57±0.00200,遗传多样性表现较低.黑龙江野鲤种群...  相似文献   
20.
考古遗址出土骨制品的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社会的动物资源获取和利用、手工业生产、社会组织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骨制品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农业区域,这些研究为探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动物使用及其与社会发展、早期国家形成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针对牧业社会骨制品的考察十分缺乏.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草原分布有大量古代牧业文化遗址,石人子沟遗址(43°31′12.8″~43°34′28.9″N,93°13′44.8″~93°16′49.1″E)是其中一处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大型聚落.本文从动物考古学视角研究该遗址2006年至2011年发掘出土的426件骨制品.结果显示,石人子沟遗址骨制品的原料主要为以羊(Ovis aries/Capra hircus)、马(Equus caballus)为主的家养动物和以鹿(Cervidae)为主的野生动物,其中羊的比例最高(69.7%),鹿(13.8%)、马(2.3%)次之,这与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农业文化遗址的骨制品多以牛为原料的情况明显不同.羊在骨制品原料中占绝对多数且大量使用羊距骨制品的现象是对石人子沟遗址以牧业为主的生业经济方式的直接反映.石人子沟遗址不同类型骨制品的制作各具特点,但整体表现出"省时省力"的特点,即对使用部位细致打磨,对非使用部位仅做简单处理.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大型制骨作坊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骨器生产不同,石人子沟遗址未见专门的制骨场所,骨制品生产的操作链条也并不完整.遗址的骨制品生产可能是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的,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也相对较低.该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牧业文化遗址出土骨制品动物考古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探究我国古代不同区域、不同生业经济基础下的制骨手工业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