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耕地质量监测是新时代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动态、实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精准化监测耕地生产力和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省级、耕地监测区层面系统分析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基于陕西省2005~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对耕地利用水平分区和经济水平分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采用分区组合法划分监测控制区,采用空间分层抽样法布控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对比分析不同属性值情况下监测样点的耕地面积比例与数量比例分布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划分7个监测类型区、82个监测控制区,布设757个监测样点,样点代表性与所选取的因素类型分布趋势保持一致,样点分布合理,能够满足耕地质量监测的需要。本研究构建了陕西省耕地质量监测样点体系,以期为全国其他省域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耕地产能提升等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2.
地铁换乘站基坑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变形及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尽管流固耦合与非流固耦合分析结果有一定差异,但现有地铁换乘站基坑开挖变形计算中较少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本文针对济南长途汽车站地铁换乘站进行基坑变形分析,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模拟结果,确定出地连墙最大侧向位移及地面沉降最大值发生的位置,并对地铁换乘站基坑变形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地下工程基坑分析计算和施工设计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3.
陕西柞水县冷水沟地区中酸性小岩体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丰富。为加速冷水沟地区找矿工作的突破,应用World View-I,ASTER等多源遥感数据开展大比例尺遥感地质解译。厘定了斜长花岗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等4类不同岩性的侵入体,线性断裂构造、断裂破碎带及构造密集带等3类遥感线性构造以及环形构造的遥感地质特征;通过对区内蚀变矿物的分类及光谱特征的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直接提取了区内与矽卡岩化有关的"榴石类矿物-透闪石-透辉石-阳起石"和"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透辉石"2类遥感蚀变矿物组合异常。遥感地质特征揭示,冷水沟岩体深部具有较大的岩浆穹窿,外围存在隐伏岩体,遥感异常信息矿致性明显。通过综合分析,在研究区内预测了阳沟凹—吊庄梁和青定坪2个遥感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24.
放牧干扰对草原的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影响过程是群落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轻牧、中牧、重牧3个样地上,设置100个0.25 m2的小样方,通过调查种类组成,比较小尺度区分面积上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数目的空间分异性;采用Bray - Curtis相似性指数法研究了不同放牧梯度上物种组成结构异质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样地群落物种数表现为轻牧>中牧>重牧,而小尺度样方内物种数与物种多样性均呈现中牧>轻牧>重牧趋势;在轻牧条件下,整体来看,小样方内物种数目的分布围绕平均值具有较小波动;在重度放牧区,不存在维持多个物种数的样方;而在中度放牧区,物种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凹型”格局,相比于轻牧、重牧阶段,物种数在样方中的平均分布程度降低,即物种数目很多或很少的样方大量存在.从物种结构的空间异质性来看,轻牧区样方之间种类组成的相似性不明显,群落物种形成均匀分布;中度和重度放牧区,具有随机分布的群落物种结构.牧压影响小尺度区间面积上的物种数、种类构成及其空间异质性,物种数目的频度分布及种类成分相似性的蒙特卡罗模似统计运算,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放牧梯度上物种分布的空间格局,反映群落演替动态.  相似文献   
125.
126.
重要地理信息在公开地图上的表示关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本文总结了公开地图中重要地理信息表示的基本原则,并将重要地理信息按与国家版图相关、与国界相关、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及公共安全设施信息分类梳理,挑选了每类中易表示错误的重要地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其公开表示的方法,供广大地图编制和审查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7.
近10年来,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未来10~15年我国城市发展将具有明显的"VUCA"特点,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大城市病"更加突出。本文从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角度,科学诊断大城市病"病因",提出了"大城市病"的有效防治方案。指出未来10~15年,城市地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持续创新发展,实施"两快、三高"战略,加大"大城市病"防治力度,有力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拓展了城市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保证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地质安全是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明确提出了城市地质学研究的三个科学问题,即城市选址安全底限问题、城市发展规模上限问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构建了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质作用研究,三方面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9.
韩城市黄河生态园酒店修建于不稳定斜坡顶部,距离坡顶线较近,酒店建成后对坡顶加载,加剧坡面变形,危及上部建筑物安全。在对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现状、地层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不稳定滑动面距离,结合坡率法,计算基础底面至坡顶安全距离,算出酒店基础底面距离至坡顶线安全距离,确保建筑物建成后在不稳定斜坡变形影响范围之外,保证坡顶建筑物的安全。通过计算得出酒店基础底面外边线到原始坡缘安全距离不小于54 m。  相似文献   
130.
李一超  龚承林  邱欣卫  祁鹏  何雁兵  余一欣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21-2024010021
源汇系统定量化研究是沉积学领域的前缘,是精细重构源汇过程、指导油气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重矿物和锆石U Pb年龄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惠州27转换带进行物源示踪、定量恢复源区沉积物相对贡献,进而重构古近纪源汇过程,探讨源汇控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始新统文昌组重矿物类型复杂、ZTR指数(碎屑岩中碎屑锆石(Zircon)、电气石(Tourmaline)、金红石(Rutile)在透明重矿物碎屑中所占的比例)小,上始新统恩平组重矿物类型简单、ZTR指数大。研究区文昌组—恩平组主要受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和盆外珠江水系供源。其中文昌组沉积物98%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下恩平组沉积物58.4%来自于盆外珠江东北部支流、36.5%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上恩平组沉积物73.7%来自于盆外珠江东北部支流、22.2%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研究认为,恩平组沉积期现代珠江尚未形成,但珠江东北部支流(即古珠江)已独立发育且携带大量华夏地块碎屑物质汇入惠州凹陷,导致了惠州27转换带“文昌期盆内近源—恩平期盆外、盆内混源”的源汇转换过程,而非简单的“盆内近源—盆外远源”转换。源汇转换过程改变了恩平组储层的岩石组分,进而改善了储层物性,也使得其储层非均质性变强。本研究定量解析了惠州凹陷古近纪源汇转换过程,为陆相断陷盆地定量源汇及其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