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569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71.
为了评估下扬子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储层性质,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压汞法、N2和CO2气体吸附法,对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孔隙特征和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并探讨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页岩样品中常见粒间孔、凝絮孔、溶蚀孔、基质晶间孔和有机质孔,并且发育微米-纳米级孔隙。古生界页岩孔隙中50%以上为微孔和介孔;孔隙结构主要为圆柱孔、狭缝型孔和混合型孔,平均孔径范围为4.17~12.06 nm。页岩孔容和比表面积随着有机碳(TOC)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页岩孔隙度随着有机质成熟度(Ro)的增大而减小;页岩孔容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脆性矿物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72.
流域尺度生态需水的估算模型与应用--以克里雅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我国西部典型干旱区新疆南部的克里雅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各生态系统需水的结构特征,估算了生态需水的规模,讨论了生态需水的供需平衡问题。研究发现,全流域生态需水总量约为6.93×109m3/a,平均每公顷植被的最小生态需水为413.9m3/a。在各植被类型中,沼泽地耗水、草地耗水、林地耗水分别约占植被总生态需水量的47.6%、43.4%与9.0%,由此可见,沼泽地和草地耗水是该流域植被生态需水的主体。研究结论对于制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障当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3.
今年以来,郏县国土资源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周密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74.
新疆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的研究开发程度较低。以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遥感、物探等资料,通过对重点含煤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对阿勒泰地区侏罗纪煤系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区侏罗纪煤系均赋存在准噶尔板块内;含煤盆地类型为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和小型山间断(坳)陷残留盆地,且内陆坳陷盆地成煤环境优于山间断(坳)陷残留盆地。最终圈定了卡姆斯特、奥塔乌开给什、青格里、哈拉通沟、迪伦山-喀拉玛盖、托斯特-乌伦古6个(预测)含煤区。   相似文献   
975.
该文介绍了广西龙胜县曾家塘滑石矿地质灾害现状,在分析各种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合理开发该滑石矿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6.
地壳应变场观测中体应变与面应变转换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钻孔体应变仪与分量式应变仪的观测资料在面应变平台上进行整合,对于解决目前两种应变仪观测数据的评估、分析、处理和地震预报问题有实际意义.根据潘立宙-陈沅俊和Evertson理论及弹性力学知识,分别建立了平面应力作用下体应变和面应变观测的力学模型,推导了观测钻孔、空孔和无孔岩石体应变与面应变转换系数的计算公式,发现它们都可以归结为同一公式描述,差异仅在于k(体应变仪钢筒内壁或无孔岩石面应变与空孔岩石面应变之比)的取值不同.用Evertson理论推导的公式与空孔岩石情形相近,当岩石弹性模量为4times;1010——8times;1010 Pa时,二者都可以看成是对潘-陈公式的一种简化、近似计算;无孔岩石的情况则相当于在岩石弹性模量为1times;1010 Pa时对该式的一种估计. 文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转换系数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77.
以广东佛山市西樵山(22°56'15"N,112°57'16"E)全新统厚153 cm的河湖相及红土为研究对象,在11个AMS-14C测年数据和沉积物主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全新世以来该剖面的化学风化特征及古环境意义,对具有明确指示化学风化意义的脱硅富铝铁化指标Al2O3/SiO2和(Al2O3+TFeO)/SiO2进行分析,结合孢粉指示的古生态,确定了气候旋回与化学风化旋回之间的关系,为南亚热带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提供了地球化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西樵山全新统共记录了13次弱风化-冬季风事件,其中发生于2000 cal.a B.P.(xc1)、2900 cal.a B.P.(xc3)、4100 cal.a B.P.(xc4)、5300 cal.a B.P.(xc5)、7800 cal.a B.P.(xc10)、9300 cal.a B.P.(xc11)、9500 cal.a B.P.(xc12)和9700 cal.a B.P.(xc13)的事件可对应北大西洋深海沉积Bond事件1~8,前6次事件与南海陆坡北部的17940孔10 ka B.P.以来的6个弱季风事件相应,且这13个冷事件几乎都可与太阳黑子活动最小值阶段相对应。这意味着西樵山剖面全新世突变事件除受北半球高纬冰量变化的影响外,可能还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太阳活动的强迫。  相似文献   
978.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萨拉乌苏河米浪沟湾剖面是重建毛乌素沙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的理想地点。其末次间冰阶(MIS3)层序含4种沉积相,划分为19个沉积单元,构成9.5个风成的砂丘砂与河流相、湖相和古土壤交替的沉积旋回。主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剖面MIS3层序中河流相、湖相和古土壤的Al2O3、TOFE、CaO、MgO、K2O、Na2O、TiO2含量明显高于古风成砂, 而SiO2则相反, 构成与沉积旋回相应的9.5个元素波动旋回。这些元素旋回指示了该地末次间冰阶至少经历了10次温湿(W事件)和9次冷干(C事件)气候波动,且可划分为MIS3e(58.90~49.50 ka BP)、MIS3d(49.50~40.70 ka BP)、MIS3c(40.70~36.90 ka BP)、MIS3b(36.90~27.00 ka BP)和MIS3a(27.00~22.30 ka BP)等5个亚段。其中, 19次冷/暖波动可与格陵兰GRIP冰芯δ18O冰段/间冰段大致对应, 5个亚段与我国古里雅冰芯和V23-81冷性浮游有孔虫数代表的北大西洋地区气候也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79.
青藏高原羌塘东部治多县左支——失多莫卜辉长岩带形成于晚二叠世,由单一辉长岩组成。岩石富碱,Na2O〉K2O为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元素分异,显示板内玄武岩特征。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δEu不显亏损,为弱负异常到正异常。(87Sr/85Sr)i较低,变化于0.70419~0.70471之间,εNd(t)值较高,变化于4.3~4.9之间,显示了略亏损的地幔源区特征。该辉长岩带应形成于板内伸展扩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80.
中国湿地初步遥感制图及相关地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999~2002年累积的597幅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同时结合全国高程、土壤、土地利用和Google Earth数据,对全国9ha以上的水面、沼泽等湿地进行了初步遥感制图.在此基础上,利用1km分辨率的全国地形高程数据,1:100万土壤数据、植被数据和1:400万的气候区划数据对湿地分布进行了相关地理特征分析.本次湿地遥感制图得到全国湿地总面积为359478km^2,其中内陆湿地占339353km^2,非农田人工湿地占2786km^2,滨海湿地面积为17609km^2.与我国先期的湿地调查统计数据对比,表明除由于制图标准和调查规范不一致引起的差异外,本次制图结果较可信,且更客观、快速和经济.与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沼泽湿地、海涂资源和《中国沼泽志》记录的沼泽等数据的对比表明,专门针对湿地的制图和定期变化监测十分必要.分析表明全国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和2600~5000m的区域,93%的湿地分布在3°以内的坡度.湿地中,除水面外,淋溶土、水成土和半水成土占了35.33%.全国湿地土壤碳储量大约为3.67Pg.全国湿地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和高寒气候区、湿润区,湿地分布更多地与年干燥度有关.湿地内的主要植被类型包括草甸(23.95%)、草原(11.18%)和栽培植被(22.39%)等,沼泽植被仅占湿地面积的4.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