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436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51.
752.
西秦岭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其岩石圈结构与变化记录着高原向东北发展演化的深部过程信息。西秦岭造山带也是中国资源开发的远景区,特别是随着全球石油的紧缺,我国石油地质界加快了新区勘探,西秦岭造山带与其两侧盆地被列为中国油气勘探评价值得重视和重新认识的战略选区之一。在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对跨越西秦岭和位于南祁连的临夏盆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沿线的重要地质体进行了系统采样,开展了锆石U-Pb地质年代学、全岩元素和同位素(Sr和Nd)组成的测试工作。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沿线重要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中共包含3个数据表,分别为合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临夏盆地内岩浆岩的锆石LC-MC-ICP-MS定年数据(共计7个测试样品、145个测试点,测试精度为(2σ)均为2%)、合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临夏盆地内岩浆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共计33个测试样品,每个样品有69个测试项,含量大于10×10-6的元素的测试精度为5%,而小于10×10-6的元素精度为10%)、合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临夏盆地内岩浆岩的Sr和Nd同位素特征(共计27个测试样品,Sr和Nd同位素的测试精度分别为±0.000010(n=18),和±0.000011(n=18))。这些数据为厘定不同岩浆岩的形成年代和地球化学性质,从而更好地解译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深部地质构造所代表的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753.
青藏高原东南缘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侧翼,揭示该地区的岩石圈结构有助于完整理解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过程,对构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至为关键.本研究对横过青藏高原侧向碰撞带的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的15个大炮资料,进行了针对性静校正、去噪等处理和单次叠加成像,结果剖面显示了侧向碰撞带岩石圈结构的骨架特征:(1)双程走时(TWT)8~10s的强反射(Tc)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Tc可能是大型滑脱构造的拆离面,其存在使上地壳的变形与下地壳解耦;(2)Moho间断面反射(Tm)为3~4个同相轴的窄带反射波组,横向不连续,与深大断裂交汇处被错断,但断距不大;(3)在兰坪—思茅地块下方TWT21s和扬子克拉通西缘下方TWT22~24s存在相向倾斜的反射波组(TL);以Tc、Tm和TL构成的骨架结构,定性地描绘出剖面下方岩石圈地幔以汇聚为主、地壳块体以侧向滑移为主和上地壳为薄皮逆冲或滑脱的分层动力学模式.该岩石圈变形样式明显不同于以正向碰撞挤压、地壳缩短垂向增厚为主的"冈底斯模式".  相似文献   
754.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沿NW向斜切西天山山脉,以愈千km的规模尺度构成了中亚地区重要的区域构造边界带.早年和近期的许多地质研究结果均显示该断裂具有强烈的活动性,所估计的全新世滑动速率高达8~20mm/a,但GPS大地测量的简略估算结果却表明其现今整体的滑动速率仅约为2mm/a甚至更低.文中基于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周边大范...  相似文献   
755.
基于粤东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内双华–平安–河田–公平一带3791 km2内已完成的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成果,通过系统统计研究区内不同地质单元W、Sn、Cu、Pb、Zn、Ag等成矿元素含量、浓集比率(CR)、变化系数(Cv)及成矿指数β(β=Cv+CR),探讨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对找矿勘查的地质意义。研究显示,研究区内主要成矿地质单元是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火山碎屑岩,根据已有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累计圈定61处化探综合异常,且与已知矿床(点)在空间上吻合。结合成矿元素CR、Cv和β特征,认为本区成矿活动以Sn、Cu、Pb、Zn多金属成矿为主,沉积岩覆盖地区的锡多金属成矿元素含量和CR普遍高于侵入岩出露地区,尤以侏罗纪火山沉积岩的表现最为突出。基于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和已有矿床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区内划分出金坑–十字路、仙水沥–分水凹、塌山–江西坑和银瓶山4个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钻探工程揭露在上述4个成矿远景区深部确实存在隐伏矿体。因此,该地区地表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异常与深部隐伏锡多金属矿体具有很...  相似文献   
756.
以盐城市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进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As、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0.63、27.73、21.60、21.60、9.01、20.38 mg/kg,其平均浓度顺序为Zn>Cr>Ni>Cu>Pb>As,多数表层沉积物样品中6种重金属数样点处于轻度-中度富集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处于轻度生态风险。重金属按照来源大致分为3类:(1)第1类为Cu、Zn和Pb,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城市交通(贡献率占44.60%);(2)第2类为Cr和Ni,主要来自城市制造业(贡献率占34.50%);(3)第3类为As,主要来源农业污染和养殖(贡献率占20.90%)。  相似文献   
757.
<正>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剧,预计到2025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解决养老需求,迫在眉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要求及一揽子举措。  相似文献   
758.
光周期是鱼类季节性繁殖最可靠的环境信号。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是一种春季产卵鱼类, 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为了探究光周期调控对红鳍东方鲀成熟产卵时间的影响, 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开展了本研究。将90尾亲鱼随机分配至加速组和自然组。自然组亲鱼在3月产卵, 而加速组亲鱼在1月产卵, 最早产卵时间提前约2个月。结果表明, 加速光周期季节变化速率能够促进红鳍东方鲀性腺成熟。光周期调控方法能够应用于红鳍东方鲀全年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