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利用内蒙古中部25个地面气象站1971-2003年3-8月所有发生降水日的24小时降水量、每天四个时次(北京时02、08、14、20时)的云量、云状和天气类型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夏季云与降水的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季,中部地区各类降水云的出现频率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不同地区受不同降水云的影响各异.各种类型的降水均呈现出夏季高于春季的特点,且出现频率自西向东递增.  相似文献   
52.
钻进过程孔内动态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钻进过程孔内参数采集系统的组成原理,性能指标与特点,试验情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中国东北地区二叠纪生物混生机制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混生现象是指不同生物古地理区系的生物出现于同一地区的同时代地层中,表明它们曾同时或略为先后地生活或埋藏在一起。中国东北地区旱二叠世时期出现明显的北方冷水动物群(归属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生物省)与特提斯暖水动物群(归属特提斯大区内蒙-吉林生物省)的混生现象;晚二叠世出现安加拉植物群(Angara flora)与华夏植物群(Cathaysian flora)的混生。对于这些生物混生的机制及阻隔生物  相似文献   
54.
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地区以其富饶、美丽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引人关注。太湖,地理景观上的半月状外形颇为醒目,在地  相似文献   
55.
河北衡水地区钻孔岩芯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aleomagnetic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134 vertically oriented spccimens taken from a Cenozoic drilling core in the Hengshui area, North China Plain.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with a peak value of 160 Oe, was adopted for oppositedirection-magnetic cleaning to eliminate secondary viscous and rotated remanent magnetization. The results proved greatly successful. It is evident from the paleomagnetic studies that geomagnetic polarity epochs and events were recorded in this set of loose sediments during the last 3 m.y. with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Brunhes normal epoch and the Matuyama reversed epoch (ca. 0.7m.y.) at a depth of 140m and the Matuyama-Gauss boundary (ca. 2.43m.y.) at 489 m depth with respect to the drilling cores. At present, it is acceptable th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uarternary should be dated back at 1.8--2 m.y., rightly corresponding to the basal limit of the Olduvia event at the depth of 360m. The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and constant rate of sedimentation (ca. 200mm per 1,000 years).  相似文献   
56.
采用传统GPS高程拟合方法得到的高程,其精度和可靠性指标难以评定,结合实例利用水准测皱限差和精度的概念评定GPS高程网的精度,使用GPS网可靠性指标评定GPS高程网的可靠性,并采用水准网平差方法计算GPS高程网.  相似文献   
57.
Rossby waves with linear topography in barotropic flu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ssby wav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wav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and are parts of a large-scale system in fluid. The theory and observation show that, they satisfy quasi-geostrophic and quasi-static equilibrium approximations. In this paper, solitary Rossby waves induced by linear topography in barotropic fluids with a shear flow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problem, the topography is taken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latitude variable y, then employing a weakly nonlinear method and a perturbation method, a KdV (Korteweg-de Vries) equation describing evolution of the amplitude of solitary Rossby waves induced by linear topography is deri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linear topography can induce the solitary Rossby waves in barotropic fluids with a shear flow, and extend the classical geophysical theory of fluid dynamics.  相似文献   
58.
达雪娟  伊海生  陈兰 《地质论评》2010,56(5):739-744
矿物和岩石的热释光是矿物晶体特征中研究程度较低的领域。将采自滇东南地区中三叠统的锰矿样品分类后进行热释光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上矿段褐红色锰碳酸盐集合体的热释光谱线多两峰型,前特征峰位于250~350℃之间,后特征峰位于350~430℃之间,且前峰的峰值明显低于后峰,热释光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最高温度——450℃处,前峰均存在,后峰偶有缺失;下矿段黑色锰氧化物集合体的热释光特征是在280~340℃处为第一峰,而在390±10℃范围内为一拐点,420±10℃处为另一拐点,使热释光谱线呈现阶梯状,但部分样品第一峰缺失。将上、下矿段同类矿样的热释光谱线对比发现:上、下矿段内部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具相似性,上、下矿段之间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几乎无可比性,说明矿石形成时所处环境对热释光谱线的影响大于矿物成分对矿石热释光谱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引入POI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作为反映城市功能设施分布数据以及居民行为活动的数据,改进FLUS模型以提高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精度;基于改进后的模型,对滨州市多种情景下的边界增长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FLUS模型后的模拟精度提高;2)在多情景预测方面,滨州市在不同情景下的城市新增面积不同,其中耕地保护情景下滨州市城市新增面积最大;3)为保证滨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有序可持续发展,建议滨州市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因地制宜规划。  相似文献   
60.
无场几何定标是未来多波束激光测高卫星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高分七号(GF-7)线性体制全波形激光测高仪,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和波形匹配的无场分步定标方法。在深入分析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严密几何定位模型,采用公开版的地形参考数据和某地区1∶2000高精度的DOM和LiDAR-DSM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开展了在轨无场几何定标试验,显著提高了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精度。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影响未进行外场定标期间,有效解决了激光测高数据处理无定标参数的实际困难。本文对无场定标结果与高分七号实际外场定标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无场定标结果与实际落点位置的平面误差为11.597±3.693 m,最小值为7.115 m,平坦地区高程精度优于0.3 m,虽然略低于外场定标结果,但能满足1∶10 000高程控制点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