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造雪引水工程是赛区重要的配套工程,担负着为赛区造雪系统提供储水及供水的任务。受工程功能和场区地形地貌条件约束,工程场区主要水工设施面临较高的泥石流风险。针对目前利用泥石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考虑多种降雨条件下泥石流启动厚度以进行多情景泥石流灾害模拟预测的问题,基于雨洪法,本文提出了考虑多降雨重现期泥石流沟平均产水厚度和物源平均产石厚度两个指标及计算公式,并结合无人机精细测量、遥感解译、现场调查、Massflow等手段工具,开展了冬奥会延庆赛区造雪引水工程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潜在泥石流灾害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不同高程处的水工构筑物(塘坝和泵站)在不同降雨重现期(20 a、50 a、100 a)下受泥石流威胁的程度存在差异,其中1050塘坝泥石流风险最高,面临淤埋和冲击双重破坏;900塘坝和1290蓄水池泥石流风险次之,前者以淤埋破坏为主,后者以冲击破坏为主;900泵站和1050泵站泥石流风险较低。结合模拟分析和现场调查,建议在1050塘坝上游修建拦砂坝,在900塘坝库尾设置沉砂池,在1290蓄水池东侧修建导流槽,以保障水工设施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52.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 (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 (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 (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 (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 (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 (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53.
针对新近系明化镇组细砂热储层岩样,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别探讨孔隙地下热水中典型离子Cl-、HCO-3、Ca2+和Na+的运移特征,对比研究其一维运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40℃、60℃条件下Cl-的纵向弥散系数分别为13.6 cm2/h、14.9 cm2/h。HCO-3水解产生的沉淀物质堵塞土柱,60℃时HCO-3运移较40℃快。40℃、60℃时Ca2+阻滞系数分别为1.14,1.11。Na+运移过程中存在离子吸附交换反应,致使其运移迟滞于其它3种离子。  相似文献   
254.
南岭东段是我国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石英脉型黑钨矿、热液成因铀矿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都与燕山期尤其是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类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南岭东段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矿产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总结了南岭东段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南岭东段重要矿产的找矿前景和方向。强调南岭东段以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地层为特点,构造复杂,线性构造与环形构造均不同程度控矿,岩浆活动频繁,尤以花岗岩类最为发育,不同控矿因素制约不同矿种的发育。南岭东段矿产丰富,已发现58种矿产、543处小型以上规模矿产地,18种矿床类型,燕山期尤其是燕山早期成矿大爆发,内生矿床多围绕中酸性岩体分布,外生矿产则散布各地而以交通位置便利处工作程度较高。提出万洋山-诸广山钨锡萤石水热资源找矿远景区、崇余犹-三南钨锡稀土铅锌找矿远景区、兴国-于都-赣县钨锡稀土稀有铅锌银金萤石远景区等重要找矿远景区;指出继续加强热液成因铀矿、石英脉型黑钨矿及共伴生锡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及萤石、高岭土、地热等矿产的寻找和研究,加强深部和外围找矿,对于南岭东段的地质找...  相似文献   
255.
欣金彪  程绪干 《水文》1997,(5):61-64
建国以来淮河流域水文情报预报工作进展欣金彪程绪干(淮委水情信息中心)1前言淮河流域跨豫、皖、苏、鲁4省,流域面积27万km2。以废黄河为界,将流域分为淮河与沂沭泗两大水系。流域内气候变化剧烈,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80mm。降水...  相似文献   
256.
淮河流域防汛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欣金彪 《水科学进展》1997,8(3):288-291
详细介绍了淮河流域防汛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的形成,系统的信道、构成和功能,系统硬件配置及软件开发,运行情况和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257.
刘新朋  孙培欣 《河南地质》1997,15(2):124-12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漳河渠段晚经三纪粘土岩具有膨胀性,易吸水软化,失水干裂,强度较低,属极软岩石。其膨胀性,抗压强度、抗剪强度与天然干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然干密度随粘粒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粘土岩工程的内在原因,应用天然干密度为1-6g/cm^3,可粗略评价土岩的某睦工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258.
利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及高空实况资料,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撮典型因子场;再用逐步判别分析,进一步筛选,制作判别方程,研制出盛夏降水量的分县预报工具,经1996年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59.
利用OPC实现WINCC与监控系统的动态数据交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接口实现了SIEMENS WinCC与上位机开发软件组态王、力控、VB之间动态数据的交换,解决了不同监控系统之间实时数据交换难题,实现不同监控系统开发软件间的即插即用以及控制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为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及成功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260.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浓度为0.1、1、10ng/dm^3的三丁基锡暴露2、8、20d以及恢复7、20d后对文蛤外套膜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组的三丁基锡在暴露早期(2d),外套膜中酸性、碱性磷酸酶和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TBT暴露对AKP表现出激活作用,对ACP和Na^+、K^+-ATP酶活性则具有抑制作用.结果显示Na^+、K^+-ATP酶可作为有机锡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