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应急物资的供需分配和物流优化是应急物资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最优供需分配模型,构建了基于供需分析的物资供应点分配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市场储备点需同时对受灾需求点和原有需求点进行保障性物资供给的约束条件,相比传统方法能进一步提高物资供需分析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在物资供应点分配的基础上,构建了洪灾情景下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真实道路网络,利用“度”“方形集聚系数”及“道路设计日交通量”评估路段可靠性,并充分考虑洪涝灾害对道路通行时间的影响,以“路径行程时间最短”和“路径可靠性最高”为目标,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最优路径的求解。以上海市奉贤区为研究区开展案例研究。通过市场与政府协同供应的多种方案情景的对比分析,发现G方案(政府全供应)配送经历时间久、总花费时间成本多,可能导致应急救援任务超时,S方案(市场全供应)配送效率低,易导致人力、运力资源浪费,而S1500方案(由市场供应1 500 m覆盖范围内的避难场所,由政府供应剩余的避难场所)则是同时适合案例中2种洪灾情景下3类物资(饮用水、大米、婴儿奶粉)的协同供应方案。该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救助提供决策支持。本...  相似文献   
72.
由极地冰芯记录、中纬黄土记录和深海沉积记录的对比可得,15万年以来全球变化的基本框架为:末次间冰期,从距今14万年开始到约12.5万年达鼎盛,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冰芯中三次高温期夹两次低温期;黄土中三层古土壤夹两层黄土;深海沉积中三次高海面夹两次低海面。末次冰期,距今8万年到1万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晚冰段和中间的间冰段。早、晚冰段盛期气候寒冷程度相当,但晚冰段最低温持续期更长,造成海面比早期更低。中间的间冰段,至少可分为7个亚段,即4次暖期(4次弱成土古土壤)夹3次冷期。全新世与末次间冰期对比,总体气候变化较平缓。在上述基本框架中,近几年发现,在末次冰期存在许多短周期、高频快速变化事件。这些事件,温度变化幅度达7℃,变化速率为几年到几十年,对应的环境变化速率可能更快。这些事件的引发机理目前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城市暴雨内涝情景模拟与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Scenario modelling and the risk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disaster research.However,up until now,urban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s lack common procedures and programmes.This paper selects rainstorm waterlogging as a disaster to research,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hazards for most cities in China.As an example,we used a small-scale integrated methodology to assess risks relating to rainstorm waterlogging hazards in the Jing’an District of Shanghai.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disaster risk,this paper applies scenario modelling to express the risk of small-scale urban rainstorm waterlogging disasters in different return periods.Through this analysis of vulnerability and exposure,we simulate different disaster scenarios and propos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 and procedure for small-scale urban storm waterlogging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s.A grid-bas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roach,including an urban terrain model,an urban rainfall model and an urban drainage model,was applied to simulate inundation area and depth.Stage-damage curve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contents were then generated by the loss data of waterlogging from field surveys,which were further applied to analyse vulnerability,exposure and loss assessment.Finally,the ex-ceedance probability curve for disaster damage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damage of each simulated event and the respective exceedance probabilities.A framework was also devel-oped for coupling the waterlogging risk with the risk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exceedance probability curve and annual average waterlogging loss.This is a new explora-tion for small-scale urban natural disaster scenario simul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74.
信息化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领域加强宏观调控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完成了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应急指挥系统的三大系统建设,建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总体目标。在国土资源部党组、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了越来越成熟的新阶段,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了"一张图"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建设。目前金土工程二期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作者提出了新时期推进国土资源领域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5.
76.
元数据标准是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灾害研究而言,涉及全球范围的历史灾情、时空信息等海量数据,在形成灾害数据库的过程中,离不开元数据标准的设计与构建。本文介绍了元数据与元数据标准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作用等内容,提出了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的设计思路,即以提高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库质量,增强数据的使用效率,促进数据共享为目标,遵循稳定性与科学性、简单性与准确性、互操作性与易转换性、一致性与可扩展性等原则,实现描述评价、查询检索、管理维护、交换共享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的构建,共包含六大实体,33个元数据元素,36个元数据子元素。对于每一个元数据元素或子元素,均有九个属性对其加以限制和说明。该元数据标准已经应用于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损失数据库的开发,为自然灾害数据管理和数据库建设提供了依据,是实现自然灾害数据共享的重要途径,也可以作为其它学科领域制定元数据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77.
利用青海玉树地震台记录的2006年和2010年玉树两次地震序列数字化波形资料,基于Sato的尾波单次散射模型,计算玉树地区尾波Q值,并拟合Q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总体上,该地区尾波Q值与地震构造活动呈一定相关性,前者平均拟合Q0值.  相似文献   
78.
2013年3月底至4月初青海省德令哈郊区连续发生了数次ML4.5左右的地震,市区震感强烈.利用双差定位法对该震群进行重新定位,发现震群空间分布呈近NS向,深度集中于4~10 km的地表浅层,纵向深度剖面呈“斗状”断层特征;利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震群中ML≥3.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为走滑类型,震群特征与附近的主构造宗务隆山断裂带性质不符.地质勘探发现凹陷或盆地边缘主构造附近通常存在横向伴生断裂,这些断裂规模不大,以走滑性质为主.本次震群位于柴达木盆地北边缘,通过相似构造的对比,认为该区附近同样满足横向断裂存在的条件.由于本次震群各项特征与横向断层的构造理论十分相符,推断出该震群应该是这种微小断裂活动的结果,横向断裂通常规模不大,因此可判断出震群震源区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79.
利用2008-2013年青海东南部数字地震波资料,采用Pg、Sg最大振幅比及CAP方法反演得到92个ML2.5~4.9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统计结果表明该区中小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为主,应力轴接近水平,兼有一定量正断层类型,逆冲类型较少;利用格点尝试法求出研究区平均现代构造应力场是以处于近NE—SW方向的水平压应力和近NW—SE方向的水平张应力为特征;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正断层小震产生的背景,初步认为这些正断层类型小震可能主要源自高海拔地形产生的重力滑塌作用。  相似文献   
80.
运用固体潮观测的残差矢量的分析方法,取潮汐观测中的线应变及与孕震系统失稳过程密切相关的面应变和剪切应变作为研究的信息,探讨了这些参数在澜沧-耿马、天祝-景泰、大同-阳高等地震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