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边坡、滑坡防治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П形、h形等复合式抗滑桩,由于其多属于复杂的超静定结构,受力形式或荷载分配方式仍存在较大争议,桩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传统方法在求解其内力时往往面临较大困难。有限单元法和强度折减法的结合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该方法求解这一类问题时不需要假定抗滑桩系统的结构类型以及岩土体作用在抗滑桩上的荷载分布形式,因此获得的计算结果往往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文以某隧道进口岸坡的П形抗滑桩为例,在详细分析岸坡稳定性状况以及可能失稳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桩身内力、桩土作用关系以及治理效果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这类具有复杂超静定结构抗滑桩系统的内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计算结果对该治理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李旭芳  徐敬仙  涂汉桥  丁玲 《测绘通报》2012,(Z1):483-484,572
根据笔者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将多尺度的地图数据集进行组织集成,通过后台服务器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前端互联网电子地图中多梯度的表达。所论述的地图数据建库过程,可以作为数字城市的技术参考,有效地提高电子地图的存储展示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3.
钙华测年中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4C法、α-铀系法和等离子体质谱(ICPMS)-铀系法对四川黄龙张家沟钙华进行定年对比,以期达到寻找到钙华测年最佳方法的目的。结果表明:ICPMS测年法由于样品需要量极低,比较容易获取高纯度的碳酸盐样品,不但使年龄数据更接近钙华沉积的真实年代,而且还具有样品可反复测量、易于操作等优点,从而使该法成为钙华测年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4.
下伏软弱层黄土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本文研究了陕北某电厂夹断层破碎带上覆黄土的泥岩、砂岩互层反倾边坡的变形机制,并研究治理对策及其治理效果。通过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建立FLAC3D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削方减载、锚筋桩、锚杆及坡面防护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的变形受开挖坡形的影响,坡体浅表层特别是断层带及坡顶黄土部位出现大范围拉应力集中,断层带出现向坡外的挤出变形,带动上部黄土的牵引式变形,引起沿黄土和基岩基覆界面的剪切变形,在黄土中出现大量拉裂缝,在一定条件下潜在滑移面逐渐贯通,坡体将产生整体失稳。边坡的治理应通过削方减载改善坡体应力环境,并重点控制断层带及黄土与基岩基覆界面的变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治理后边坡稳定性较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5.
对贵州荔波董歌洞D4石笋的再次高密度230Th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在16 ka 以来的部分,平均分辨率达 18a 。研究表明,氧同位素记录除反映季风的强弱变化外,能更好地揭示 H1,BA,YD以及全新世中 9.1ka,8.2ka、4.6ka 气候突变事件。碳同位素记录和沉积速率则能更好地反映气候干湿的变化。石笋记录对气候期的正确划分及突变事件的准确定位及定年,可为全球变化其他记录的研究提供一个可靠时间系列的基准标尺。  相似文献   
106.
107.
Occurring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arling region, the deposits under investigation are multimetal sulfide uranium deposits of hydrothermal. (medium to low temperature)origi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road types: quartz sulfide and carbonate sulfide.Evidence shows that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s genetically connected with Early Yenshanian granite, quartz porphyry and granodiorite.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regional source-beds may be the main provider Of uranium for such sulfide-type U-deposits (the source-beds include the old metasedimantary rocks,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Cambrian and Carboniferous). The mechanism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can be explained as follows: In the process of migmatization, U became highly activated and took its way into granitic magma. In response to the evolution of late orogenic cycle, U was concentrated into the younger small rocks masses, transported in the form of U ^6-F-carbonate complex and uranyl-silicate complex, or complex anions, and finally deposited in favourable structural settings. In the course of U transportation, the interaction took place between wall rocks and hydrothermal solutions containing uranium, leading to the escape of CO2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complexes were decomposed and, at the same time, U^ 6 was reduced into U^ 4, forming pitchblende. Meanwhile, owing to strong silicification, pyritization, hematitization, carbonization and fluoritization, mesothermal and meso-epithermal sulfide-type U-deposits of multimetals were formed.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主要论述常用的水准仪在室内的无标准平行光管的校准方法,主要是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自然标准进行校正,可以多台同时进行,方法简单易行,精度较高,完全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9.
世界上最大的东坡稀有—有色金属矿田位于南岭中段,赣桂地洼系和浙粤地穹区的邻界处,从次一级构造来说,矿田位于地洼阶段形成的西山复式背斜和五盖山复式背斜之间的东坡—月枚复式向斜的北端昂起部位,其两侧各有一条断裂面向外倾的大型冲断层平行轴向延伸,是向斜与上述两个复式背斜相接的边界断层,背斜的核部充填着一套古地槽沉积—震旦寒武系碎屑岩建造,向斜核部及两翼则为地台阶段形成的泥盆系跳马涧砂岩和棋(?)桥、佘田桥及锡矿山组灰岩,千里山复式花岗岩体位于矿田的中心,面积9.5 km~2(图1)。复式岩体的岩浆侵入分异演化和泥盆纪地层的岩性以及有利的构造,决定了该稀有金属矿田的各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规模最大的柿竹园多金属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0.
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C-02钻孔沉积物孔隙水开展卤族元素浓度和I同位素研究。根据沉积物孔隙水中Cl-、Br-和I-浓度特征,该钻孔可分为2层:上层沉积物孔隙水中卤族元素浓度随深度增加呈递增趋势;下层沉积物孔隙水卤素浓度则出现大幅波动,可能与该层赋存的水合物在钻取采样时发生分解有关。下层沉积物孔隙水的129I/I年龄为20.77±2.4 Ma,明显老于其赋存地层的年龄,暗示该站位的天然气水合物中CH4可能来自下伏的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