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烃源岩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冲断带)以发育陆相烃源岩为特征。中西部周缘和弧后前陆盆地烃源岩形成于前陆盆地沉积期,包括准噶尔西北缘、准噶尔南缘、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吐哈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和川西、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三叠系烃源岩;再生前陆盆地(冲断带)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再生前陆盆地沉积之前的三叠—侏罗系和白垩系、古近系。根据沉积环境可以将烃源岩分为被动大陆边缘海相、残留海—(泻)湖相、湖沼相、内陆坳陷淡水湖相以及内陆坳陷断陷半咸水-咸水湖相烃源岩5种类型,其中湖沼相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以产气为主,其他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型,其次为I型,以产油为特征。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石油潜在资源量为89.17×108t,天然气潜在资源量为101 464×108m3,与国外典型前陆盆地相比,中国前陆盆地具有富气特征。  相似文献   
32.
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过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川西前陆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发育上三叠统巨厚的煤系烃源岩,以生气为主,并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天然气成因类型主要是煤成气,目前的气田分布主要受古隆起、沟通下部烃源岩和上部储集层的隐伏断层以及储集条件的控制。川西前陆盆地具有多期成藏、燕山期或喜山期聚集、喜山期调整等特点。来自上三叠统煤系源岩的天然气聚集主要在燕山期,形成原生气藏或下生上储型气藏;后经过喜山期的逆冲作用,对浅层储集层进行改造,产生的断裂沟通深部气藏与浅层圈闭,在对深层(主要在上三叠统)原生气藏进行改造的同时形成浅层(侏罗系)次生气藏。  相似文献   
33.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多期成藏、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同时具有晚期成藏的特征。文中在典型气藏解剖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川西、柴北缘和准南缘前陆盆地的成藏过程,从而指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多期聚集、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明确指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最主要的两大成藏期,一是燕山晚期,主要是被动陆缘或中部前陆盆地三叠系烃源岩的油气聚集期;二是喜山晚期,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主要是西部陆内前陆盆地的中、新生界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期和中部周缘前陆盆地的天然气的调整期。新近纪前陆盆地的发育期控制了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以中生界煤系烃源岩为主的晚期天然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34.
处理、分析近年来山西夏县地震台大地电场观测数据发现,该台地电场正常日变化形态呈现"双峰双谷"特征;存在"单谷单峰"的年变化特征;对地磁暴反应明显;对山西地震带距台站300 km范围内发生的较强地震,震前存在较为明显的异常信息。该研究为正确分析、运用夏县台大地电场观测数据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5.
环渤海湾-莱州湾地区湿地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andsat-7 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对环渤海湾-莱州湾地区湿地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该区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现状,并对湿地现状遥感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遥感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和视觉能力,以其宏观性、综合性、多尺度、多层次的特点,已成为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和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传感器分辨率(空间、光谱、时间、辐射)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光谱和干涉雷达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  相似文献   
37.
功率谱与反应谱的转换和人造地震波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本文简要评述了制作拟合反应谱的人造地震波的方法,对非平稳扰动下的反应提出一个等效平稳的近似最大反应分布。利用此近似分布从谱强度因子G_0=0.0126英尺~2/秒~3、过滤参数ξ_g=0.64和ω_g=15.6 1/秒的金井清谱转换的均值谱,与Housner的平均速度谱一致;这说明对于实际地震加速度图,其功率谱是与均值速度反应谱相对应的。因此,可据此近似分布来求功率谱与反应谱之间的转换关系。利用由目标反应谱转换的功率谱可较简便地制作拟合反应谱的人造地震波。人造地震波的反应谱与目标谱的比较表明,这样求得的人造地震波具有足够的精度,可用于地震反应分析和Monte Carlo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38.
砌体结构抗震抗剪强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墙体抗剪强度理论和公式的研究。将主拉强度理论与剪摩强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和强度理论,即拉摩强度理论。根据该理论,导出了墙体抗剪强度公式。给出了公式系数的确定方法,并确定了砖墙体的公式系数。将本文建议的砖墙体抗剪强度公式与抗震和砌体规范采用的抗剪强度公式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抗震规范公式值较小;砌体规范公式值较在,本文公式值介于两者中间。  相似文献   
39.
以华北某省的小麦产区为例,通过像元数来确定主要线状地物的解译标准,将地物按照像元数解译成面状和线状,同时建立线状解译的置信区间,实现不同情况下线状地物的面积统计。  相似文献   
40.
恢复力—摩擦基底隔震结构的地震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恢复力-摩擦基底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地震地面运动被模拟成随机过程。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获得了这种基底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均方位移和均方速度反应。根据最大位侈反应的概率分布函数,求得了这种基底隔震结构和与它相应的基底固定结构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概率。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基底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