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0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51.
轮古7井区地处轮南古潜山一级地貌单元岩溶高地上,该次研究利用残厚法对研究区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古水动力条件进行刻画,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坡地两种二级地貌单元类型,并应用现代岩溶分类方法,根据微地貌组合形态对二级地貌做精细刻画,划分了六种三级地貌单元。通过对岩溶储层展布规律深入研究,认为其储集空间主要为后期构造及岩溶作用所形成的次生溶蚀孔洞、溶蚀裂缝和洞穴系统。根据孔、洞、缝组合特征,及裂缝孔隙度和孔洞孔隙度的物性关系,将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储层类型划分为裂缝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洞穴型四类。岩溶高地由于剥蚀作用强烈,相对于岩溶坡地来讲后者更易于岩溶储集空间的保存;岩溶坡地地带水动力条件较强,水平径流带岩溶管道系统发育,连通性较好,为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带,易于形成大型缝洞体。   相似文献   
152.
桃村坝花岗岩体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体中部。锆石U-Pb年龄为161.5±1.8 Ma (MSWD=1.7),属于燕山早期岩浆 活动产物。该岩体具有稍低的硅、富铝、富碱、钾大于钠、贫钙镁和高FeO*/MgO等特征。富集Rb,Th,U而亏损Ba, Sr,Ti和Nb;LREE富集(LREE/HREE=7.39~16.4, (La/Yb)N=8.79~25.5),Eu亏损较为明显(δEu=0.44~0.59);Ga/Al比值较高(平 均值为2.99),Zr+Nb+Ce+Y含量(平均为518×10-6)大于350×10-6,可归属于A2型花岗岩;εNd(t)值低,为-9.7~-8.95,Nd模式 年龄为1.66~1.76 Ga;锆石的εHf(t)值为-20.0~-14.6,相应的Hf模式年龄为2.12~2.46 Ga。综合以上特征表明桃村坝花岗岩是 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古元古代地壳组分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153.
三江源地区对流云吸湿性催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二维分档对流云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的云凝结核(CCN)背景下三江源地区对流云及其降水的发展,以及吸湿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该地区对流云以冰相过程为主,霰粒子在降水发展过程中具有支配性的作用;初始CCN数浓度增加使降水延迟、降水量减少;催化效果在初始CCN数浓度较高的环境下更好;在云发展的早期,于云底上升气流区播撒吸湿剂,能够获得较好的降水增加效果;对催化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粗粒子,小粒子对催化起到负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催化方案下对该地区作吸湿性催化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54.
广西来宾蓬莱滩二叠系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界线剖面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定为国际界线层型标准剖面,在该界面附近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绝灭事件。蓬莱滩剖面样品采自乐平统合山组底部(由自质岩和透镜状灰岩组成)和瓜德鲁普统茅口组上部来宾灰岩(由硅质灰岩、灰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它们具有高的SiO2含量(除3个样品低于10%以外,其余样品均大于17%,平均为43.44%)、m值(〉50)与Sr/Ba值(〉1.0)和低自MgO/CaO(绝大部分低于0.2)与V/(V+Ni)值(〈0.46);Ce和Eu亏损明显。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它们是在相月氧化的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硅的来源非常丰富。样品的εNd(f)值(-7.5~-3.3)和(^87Sr/^88Sr)。值(O.70705-0.70739都位于全球大洋Nd、Sr同位素演化曲线晚二叠纪时期区域内。有机碳的δ^13Corg值变化明显(-26.7‰~-23.2‰)尤其是在瓜德鲁普统与乐平统以及茅口组与合山组界线附近发生显著的负漂移(达3.4‰),而且与无机碳的δ^13C值呈现大致平行的变化趋势,证实在该界线附近发生过生物绝灭事件。虽然对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交替时期发生的自物绝灭事件已提出过包括海平面下降在内的多种假设,但本文认为,由地幔柱上升引起的、以峨嵋山玄武岩喷发为代表的超级火山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效应是该时期生物绝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53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系统考察和对前人资料的阅读和研究,聚焦铜陵矿集区,初步提出了一个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矿床的矿床模型.该模型表达为:在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侵位过程中,通过岩浆的分馏演化,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由于广泛发育石炭纪至三叠纪碳酸盐岩.钙质和镁质矽卡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作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系统的一部分,在斑岩-矽卡岩铜金钼矿床外围分布有矽卡岩铜金矿床、脉状金矿床以及脉状铅锌银矿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三叠纪曾作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在后碰撞时期出现了大量滑覆构造和扩容空间,它们在不整合界面处十分发育.因此,在成矿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像新桥那样的厚大矿体,而且在位于不整合界面附近的矽卡岩往往退化蚀变成为具有典型层纹状和曲卷状构造的退化蚀变岩和矿石,甚至沿一些层位交代形成了层控矽卡岩型或Manto型矿体.此外,还提出了运用该模型开展勘查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6.
青海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青海大场金矿床位于北巴颜喀拉造山带的中段,为区域印支造山过程晚期Au-Sb成矿作用的产物.该矿床为具有层控性和受断裂构造、隐伏岩浆活动控制的金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似脉状和透镜状赋存于三叠系巴颜喀拉群砂岩板岩互层组内,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的控制.大场金矿床先后经历了金、锑2期矿化,矿化平均成矿深度分别为5.9km和6.9 km,锑矿化深度略浅于金矿化.成矿流体总体属中温、较低盐度、低密度的CO2-H2O-N2-H2S-CH4±CO±有机碳氢化合物体系.该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其金矿化属造山型金矿的中成矿化,其锑矿化为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化.  相似文献   
157.
城市扩展影响下的气象观测和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世纪70年代的MSS(Multi-Spectral Sanner)影像、1990年前后的TM(Thematic Mapper)影像、2000年和2005年前后的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影像,对全国700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历史时期下垫面属性进行判别,得到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58.
MIS 5a/5b时期亚洲夏季风变化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5时期 (Marine Isotope Stage 5, MIS 5)高分辨率的亚洲夏季风记录较少,限制了对该时期亚洲夏季风变化的认识。本文利用重庆金佛山羊口洞石笋的δ18O记录,重建了MIS 5a/5b时期平均分辨率为38年的亚洲夏季风演变历史。发现该时段亚洲夏季风在千年—百年尺度上与北大西洋地区气候变化存在紧密联系。得益于误差小于0.4%的230Th测年结果,本文标定了中国间冰阶(Chinese Interstadial, CIS)21的开始时间为84.6±0.3 ka BP,CIS 22的起止时间分别为91.2±0.3 ka BP和88.9±0.3 ka BP。此外,羊口洞石笋记录的CIS 21和CIS 22的变化模式与格陵兰记录不同,而与南极冰芯记录呈反相对应,可能表示在此阶段亚洲夏季风受到了南半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岩溶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在川东岩溶地区蓬勃兴起的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重庆市铜梁区黄桷门奇彩梦园(黄门现代农业园区)(下称“奇彩梦园”)和北碚区金果园(休闲观光果园)(下称“金果园”)游步道两侧的土壤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土壤各生态指标受影响的距离、受冲击规律及重金属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受农业游憩影响,两园区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及碱解氮随着离游径的距离变小呈递减的趋势,土壤容重呈递增的趋势,而土壤pH值仅在奇彩梦园表现出随离游径的距离变小呈递增趋势,各指标受影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4 m内;运用践踏指数分析得出两园区处于轻度践踏状态,土壤腐殖质层和草本并没有完全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得到一定恢复。通过对两园区土壤重金属的评价,发现各样区土壤环境处于清洁或尚清洁状态,Cd和Pb在部分样区内含量达到安全警戒状态(污染指数>0.7),需采取措施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60.
文章从一维地下水运动和渗透力学的角度,分析比较潜水位上升与承压水位下降对岩溶地区透—阻型盖层中阻水层渗透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承压水位下降速度(降速)与下降深度(降深)对阻水层中渗透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潜水位上升或承压水位下降)产生的非稳定渗流不利于岩溶洞穴开口上方阻水层的稳定,承压水位的下降对岩溶开口附近处阻水层中渗透力的影响远大于潜水位的变化;在承压层水位最大降深确定的条件下,承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岩溶开口附近处阻水层中向下渗透力愈大。因此,在覆盖型岩溶地区抽取地下水时,为了减缓或避免覆盖型塌陷的发生,应同时控制好最大降深和最大开采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