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01.
为了验证BDS空间信号精度,借鉴Galileo空间信号监测精度SISMA的原理,采用亚太区域仿真的测站数据评估BDS空间信号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亚太局域完好性监测网络对经过亚太上空的BDS在轨健康卫星的SISMA监测结果,满足生命安全服务SOL(Safety-Of-Life)要求,可信度为100%(除C12是97.92%以外)。  相似文献   
202.
冯晨  李江山  刘金都  薛强 《岩土力学》2022,43(Z2):171-182
重金属污染土不仅破坏环境健康,同时威胁岩土工程安全。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砷(As)、镉(Cd)单一污染土和复合污染土的土壤化学、土体微观结构和击实特性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重金属污染源、不同重金属浓度对污染土的击实特性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单一污染土中,As使土壤扩散双电层变厚,土颗粒呈絮凝状,小孔隙增加,小颗粒含量先增后减,最优含水率升高5.90%,最大干密度降低1.02%;Cd的作用效应截然相反,Cd压缩土壤扩散双电层,土体呈堆积状,小孔隙减少,小颗粒含量减少,最优含水率降低8.03%,最大干密度增加1.00%。Cd对土体击实特性影响大于As。复合污染土中,As、Cd对土体最优含水率的影响呈协同作用,而对最大干密度无明显相互作用关系。污染土宏微观联系桥梁可以通过分形维数与最大干密度建立,二者拟合结果为二次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环境与工程灾害防控提供关键参数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3.
新疆车尔臣河流域水域的宏观变化及其影响和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作为判断参数决策树,在FAO/UNEP土地覆被分类系统(LCCS)的三级分类基础上建立了以固态/液态水域为主的土地分类系统,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Landsat影像中提取整个车尔臣河流域土地覆被信息并分析了土地覆被变化.结果表明:车尔臣河流域水域在2000-2010年变化速度高于1990-2000年,其中,湖泊面积及数量增加较为突出.各种水域中,冰川及多年积雪面积迅速减少,2010年海拔5 000 m以下冰川积雪在流域内所有冰川积雪中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38.8%减少到5.4%;有水河道面积及数量在缓慢减少;湖泊面积和数量大幅增加,2010年湖泊面积比1990年多5倍,而且新增的湖泊均在平原区.在气候以及水域变化的影响下,流域内自然植被覆盖地在山区和平原区都在持续增加,而荒漠在减少,山地自然植被覆盖地增加速度高于平原区.在流域尺度上,人文因素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低于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04.
以硝酸钴、氢氧化锂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钴酸锂超细粉体。通过XRD、SEM研究了粉体的晶体结构、形貌等,表明水相共沉淀法合成的粉体层状结构、晶体发育完善,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范围窄,大部分颗粒粒径在2~3μm间。充放电循环测试表明,电压平台高,在0.2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89.8 mAh.g-1。电化学性能及阻抗测试表明,在4.027 V/3.829 V一对氧化还原峰,对应于Co2+/Co3+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05.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是典型的雌雄同体型贝类,行体外受精,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因此可产生3种不同形式的交配方式:杂交(Out bred)、近交(Inbred)和自交(Selfing).本研究筛选了10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海湾扇贝4个不同近交梯度共8个家系基因型进行了遗传分离分析.从偏分离标记的个数来看,杂家家系最多,其次是自交一代和自交二代,最后是近交家系.结果表明只有自交家系后代基因型存在纯合子缺失,部分证明了显性遗传效应,同时筛选出3个与有害基因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相似文献   
206.
为理解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采用国际通用采样方法在2010年4月、7月、9月及11月中旬对该交错带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了该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①共采集到大、中小型土壤动物9 788只,隶属于4门12纲32目,其中甲螨目、弹尾目、中气门目和前气门目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有垫刃目、鞘翅目幼虫、膜翅目、无气门目、缨翅目和双翅目幼虫,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占群落总个体数的96.27%,其他22类群均属于稀有类群,只占总捕获量的3.73%。②在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个体数量及多样性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时空变异(P<0.05),其类群数高低顺序为自然林>防护林>牧草地>灌木林>耕地>菜瓜地>荒草原>荒漠,而个体数量顺序为菜瓜地>耕地>牧草地>防护林>自然林>荒草原>灌木林>荒漠。③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即从地表向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逐渐减少。④在不同生境土壤动物个体数量表现出了明显季节变化,其高低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干旱区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7.
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后,甘肃省地震局在甘川交界地区布设了多个强震动流动观测站,2008年5月25日记录到了1次最大余震,震级为Ms6.4。27个强震动台站共获得了81条记录。这次强余震记录到的最近震中距为12 km,最远为485 km,其中最大加速度峰值为367.6 cm/s2,最小加速度峰值为0.8 cm/s2。相比较汶川地震的强震动记录,由于流动观测台站的布设使得本次地震的记录具有更好的线性分布,震中距也更为丰富,因而更利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利用统计方法获得了加速度峰值随震中距的衰减关系,基本服从幂函数衰减关系。这一结果对甘肃东南部地区震害研究和抗震设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8.
无控制点数据的无人机影像快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四川地震灾区作为典型研究区,尝试在无其他控制点数据时,仅利用小型无人机影像和无人机系统自身记录的辅助数据,进行无人机影像的快速匹配、拼接和纠正处理。首先,对小型无人机获取的影像数据和辅助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将小区域原始影像利用影像匹配算法进行自动拼接,拼接后的分块区域再根据辅助数据进行纠正处理。SIFT算法被运用到无人机影像的匹配中,达到了较好的速度和精度;分块拼接后的成果利用辅助数据的伪中心点进行纠正,相对精度较高,镶嵌结果无视觉错位。最后,将纠正结果和GoogleEarth影像数据叠加进行精度检查,主要标志性地物重叠良好。  相似文献   
209.
根据西秦岭构造带及其周边地区11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高质量波形数据,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H-k叠加方法,求得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通过分析地壳厚度、波速比及其关系和接收函数CCP叠加剖面,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地壳结构差异大,呈过渡带特征.地壳厚度总体上呈北北西向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羌塘块体地壳厚度为72km,渭河盆地附近为39km.西秦岭构造带的地壳厚度为42—56km,南北向莫霍界面平坦.研究区域P波与S波波速比平均为1.74,其中西秦岭构造带平均为1.72.较低的波速比主要分布在西秦岭构造带、祁连山块体、松潘—甘孜地块北部以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区域,这可能是由于含长英质酸性岩组分的上地壳叠置增厚而导致的.该区域缺少超高波速比,表明这一区域发生岩浆底侵或上地壳熔融的可能性很小.综合分析表明,西秦岭构造带及邻区的地壳结构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并在向东北向扩张中受到周边块体的阻挡而引起的地壳构造变形所致.西秦岭构造带的莫霍界面变化和波速比分布与该构造带经历碰撞地壳增厚后的伸展走滑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210.
2011年东北近海MW9.0巨大逆冲地震发生后,在整个日本列岛观测到数千个内陆和火山地震,这些地震并不仅限于发生在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岸近海的余震区内。这提醒我们评估地震活动时思路要更宽,要去掉前震-主震-余震活动仅限于特定地震有限余震区内的普通想法。在最近的100年中,全球发生了几个巨大逆冲断层地震。根据我们的地震发生区在沿倾向双段(ADDS)和沿走向单段(ASSS)之间明显不同的新假设,我们研究了地震前后的重要地震事件。总体来说,沿倾向双段巨大逆冲断层的一些重要余震(大于MW7.5)发生于板块外侧隆起区及其附近(Ⅰ类),其中有些是倾滑正断层作用,有些是俯冲海洋板块内具有正断层分量的走滑断层作用。这些板块外侧隆起区的地震被认为是受巨大逆冲断层板块耦合作用减弱,引起的海洋板块下降板片的板片拉力控制。此外,有些沿余震区内板块边界和类似余震区扩展到相应巨大逆冲断层的地震也很重要(Ⅱ类)。另一方面,沿走向单段的余震发生在相同余震区及其附近,而且重要的或灾难性的板块外侧隆起区地震很稀少。已知沿倾向双段和沿走向单段的巨大逆冲断层也有一些大(不重要)的内陆地震。所有这些结果均不取决于俯冲几何形状是否是斜向的还是正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