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扁铲侧胀试验在浅海钙质土力学特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扁铲侧胀仪对海底浅层钙质土进行原位测试,能够一次获得多个评价土性的试验参数。试验表明,由于波浪循环动荷载的作用使得海底表层(深1~2 m)钙质砂的密实度比其紧邻的下部偏大,以珊瑚礁为主要胶结物的钙质土,内部具有大的孔隙或松散堆积体结构是造成海底浅层钙质砂表层与浅部土体的扁铲侧胀压力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扁铲试验结果与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基于Seed公式推导的适合于计算水下平均动应力比的简化公式能够较好地用于对不同地震烈度下海底浅层钙质土液化可能性的判别。  相似文献   
72.
73.
海口某海域软土工程特性的微观机制浅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琼州海峡海口海域一种软土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初步从帮物成分、有机质含量、物理化学性质、孔隙结构以及土颗粒间的排列方式阐述了其不良工程的微机机制,加深了对海洋软土基本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内孔隙与各向异性对钙质砂液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吉主  黄明利  汪稔 《岩土力学》2002,23(2):166-169
针对循环荷载作用下钙质砂的力学特性,分析了各向异性与内孔隙对钙质砂液化特性的影响。提出围压增大时,内孔隙释放率增加,次生各向异性变小,二者均使钙质砂抗液化能力增强;固结应力比增加时,初始各向异性愈明显,钙质砂抗液化能力减弱。最后,分析了钙质砂的循环活动性机理。  相似文献   
75.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钢管混凝土的优越性能出发,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在桩基工程具有广泛应用的原因,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在桩基工程中应用时应注意的原则,同时举出了多项钢管混凝土桩基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76.
珊瑚礁工程地质初论──新的研究领域珊瑚礁工程地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简史和二战后期以来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兴起, 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珊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7.
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峰屹  汪稔  赵丽 《岩土力学》2011,32(1):288-292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柔性桩单(多)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数值计算,考虑的因素有:荷载、置换率、桩长径比和桩距,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桩和长径比的增加,柔性桩单桩复合地基的桩身轴向应力峰值基本出现在距桩顶0.1倍左右桩长处,两者的变化均导致桩、土沉降有相同变化趋势;置换率的增加会导致桩承担更多荷载,但桩-土沉降变化趋势相反,不利于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共同沉降;荷载和桩长径比对柔性桩多桩复合地基桩体承担的荷载贡献不大,但会导致桩-土有共同的变化趋势;桩距的变化能够导致柔性桩桩体承担的荷载有较大范围的变化,桩间土沉降较之桩沉降趋势更为明显,对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积分法推导出了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考虑土体各向异性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选用双曲型模型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进而发展了一种考虑土体各向异性的沉降计算方法;选用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体的各向异性对沉降计算结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静压桩压桩终止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的随机模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礼红  汪稔  王芝银 《岩土力学》2004,25(3):399-402
运用随机模糊线性回归方法和传统的随机回归方法,对某煤矿栈桥8根桩的现场静载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更为精确的静压桩压桩终止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的关系式,该研究表明,运用随机模糊方法分析随机模糊特性的试验数据具有合理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0.
蒋家沟砾石土不同粗粒含量直剪强度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蒋家沟流域内大量泥石流由滑坡引发,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3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斜坡体内大范围剪切破坏。在其物源区与沉积区内分布大量砾石土,其强度特征对于蒋家沟泥石流的起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砾石土颗粒粗大,粗细粒配比和试验尺寸对强度特征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室内现场两用大型直剪仪下进行蒋家沟砾石土不同粗粒含量下的直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干密度为2.0 g/cm3、含水率为7 %时,砾石土除在粗粒含量为74.31 %的低垂直压力(50,100 kPa)时剪应力-水平位移关系有峰值外,其余土样没有明显峰值;同一粗粒含量试样在水平剪切应变值为0.02时的剪切模量 随垂直压力增加而增大;在相同垂直压力下, 随粗粒含量增加而增大,且在较低垂直压力下的 随粗粒含量增长更为显著。内摩擦角值随粗粒含量增加而增大;黏聚力在粗粒含量为48.7 %时最小。粗粒含量小于 48.7 %时,试样黏聚力值随粗粒含量增大而减小;当粗粒含量大于48.7 %时,黏聚力随粗粒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