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71.
何川  唐志成  汪波  汪洋  佘健 《岩土力学》2009,30(2):406-412
以重庆市在建的笔架山隧道为现场原型,采用几何比为1: 25的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选取Ⅲ级类围岩拱顶空洞60?的缺陷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在相同围岩级别、缺陷形式及加载方式下结构产生病害后,采用不同的内表面补强材料刚度并考虑补强范围对结构最终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相应补强形式条件下结构最终破坏时的形式、内力分布等状况,并通过对比不同补强方式时的结构破坏及受力状况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期对隧道的维护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2.
桂东岩体位于诸广山—万洋山花岗质岩浆岩带的中部, 沿NE向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于湘赣交界处, 该岩体作为诸广山—万洋山加里东期花岗质岩浆岩带的核心部分, 记录着该岩浆岩带的形成时间、岩浆物质来源、壳幔相互作用等典型特征。在详细地质调查基础上, 本文对桂东岩体主要岩石类型进行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桂东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 岩浆活动持续>60 Ma(474—411 Ma), 经历了4个脉动阶段: 474—464 Ma、452—442 Ma、435—425 Ma、 415—411 Ma, 其中, 474—464 Ma、452—425 Ma、415—411 Ma期间的岩浆活动与华南加里东造山运动三个构造幕密切吻合。4个阶段岩浆活动对应岩石类型分别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角闪黑云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原位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 大部分样品εHf(t)值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下方, 主体集中于–2.20~–9.84之间, 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969~1577 Ma。其岩浆物质主要由华南造山带下地壳物质的一次或多次重熔而成, 且幔源物质参与程度经历了由弱—强—弱, 并与研究区太古宙—古元古代发生的重要地壳增生事件时间相呼应。  相似文献   
273.
汪洋  殷坤龙 《岩土力学》2006,27(Z2):151-154
为了解决水库库岸滑坡引起的初始涌浪高度问题,从滑坡涌浪的形成机制着手,把滑坡引起的涌浪分为体积涌浪和冲击涌浪两部分,并根据体积守恒原理、明槽中扰动波的传播速度及块体水下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了两者的计算式,体积守恒原理用于解决滑坡的入水体积与涌浪高度的关系,水流连续性原理用于解决传播的波速与波高的关系,黏滞力公式用于解决块体水下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文章以新滩滑坡为例对初始涌浪高度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滑坡入水过程中初始涌浪高度先增后减以及它与滑坡速度的变化不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274.
中基性(SiO2= 50%~60%)成分源岩在中等压力(p =1.0~1.2 GPa,相当于35~40 km)下的失水部分熔融残留相中斜 长石比例大,而石榴子石的比例不超过20%,与之平衡的中酸性熔体难以具备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钾源岩部分熔 融体系中钾的地球化学行为不遵循稀溶液的Henry 定律,基于强不相容假设的模拟计算很可能会过高估计熔体中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275.
El Nio events with an eastern Pacific pattern(EP) and central Pacific pattern(CP) were first separated using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REOF).Lead/lag regression and rotat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RSVD) analyses were th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zonal wind(SZW) anomalie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A possible physical process for the CP El Ni o was proposed.For the EP El Ni o,strong westerly anomalies that spread eastward continuously produce an anomalous ocean zonal convergence zone(ZCZ) centered on about 165°W.This SZW anomaly pattern favors poleward and eastward Sverdrup transport at the equator.For the CP El Nio,westerly anomalies and the ZCZ are mainly confined to the western Pacific,and easterly anomalies blow in the eastern Pacific.This SZW anomaly pattern restrains poleward and eastward Sverdrup transport at the equator;however,there is an eastward Sverdrup transport at about 5°N,which favors the warming of the north-eastern tropical Pacific.It is found that the slowness of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subsurface warm water(partly from the downwelling caused by Ekman convergence and the ZCZ) is due to the slowdown of the undercurrent in the central basin,and vertical advection in the central Pacific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formation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CP El Nio.  相似文献   
276.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反映了森林植被固定和转换光合产物的能力,表示了森林碳汇功能强度,也是评价森林植被的演替状况以及陆地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主要指标。基于遥感、清查资料等方法估算NPP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传统的研究方法受限于观测(调查)年份,难以有效获取长时间尺度的区域森林种群或群落年际NPP。树轮资料较为有效地反映了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逐年生长状况,从而在估算高精度且长时间尺度区域森林种群及群落NPP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对利用树轮资料重建区域森林NPP的两种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第一种方法主要是依据树轮资料提供的立木逐年生长量进行生物量以及NPP的估算;第二种方法则是利用树轮指数与其他植被指数的相关性间接反演过去时间段区域森林群落NPP的变化。上述两种估算NPP的方法均存在较多的限制性,未来利用树轮资料估算NPP的时空精度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77.
根据其岩石化学特征,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SiO2含量较低,Al2O3/TiO2比值低(<100)、CaO/Na2O比值高(>0.3),具中等程度的66轻稀土富集。第二类SiO2含量较高,Al2O3/TiO2比值高(>100)、CaO/Na2O比值(<0.3),不具明显的轻稀土富集。这种特征暗示,第一类强过铝质花岗岩其源区成分为镁铁质正变质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相对较深。第二类强过铝质花岗岩其源区为泥岩质成分,熔融温度较低,来源相对较浅。该地区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东缘俯冲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带靠近内陆的一侧。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岩浆活动(包括这些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深部热源是由活动海岭俯冲所导致的高温地幔楔所生成的底侵岩浆。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的深部热机制类似于欧洲海西造山带,属于“热”造山带。  相似文献   
278.
青海湖克土沙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机制与效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棘造林是青海湖克土沙地主要治沙措施,通过改变风速廓线垂向风速增加幅度、增加地表粗糙度和改变风沙流结构的机制实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根据2010-2012年连续3 a的沙棘沙丘与流动沙丘的春季风沙观测和植被调查,沙棘沙丘的风速廓线对数递增规律、输沙量和沙粒粒径的指数递减规律均被破坏;2012年沙棘沙丘在1 m高度以下的防风作用增加到22.75%,总体固沙效益较2010年增加近10%;同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随着风速增大而减弱,随植株高度与冠幅增加而增强。综合风沙防护机制与效益,沙棘造林技术在克土沙地以及整个高寒沙地生态治理中极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79.
随着海上行动愈发频繁和激烈,海上安全事故频发,深海打捞救援日趋重要。以美军 F-35C 战机南海坠机为案例,详细梳理深海打捞相关设备和流程,重点分析影响深海打捞作业的海洋环境要素,并使用业务化产品对比分析 F-35 战机 3 次坠海时海洋环境参数的异同,最后对加强遂行深海打捞任务的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80.
滑坡作为水库库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风险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水库滑坡涌浪的产生使滑坡灾害的影响范围由滑坡源本身扩散到上下游数千米,极大地扩大了滑坡风险的承灾体类型与数量以及灾害损失程度.因涉及交叉学科领域,滑坡涌浪风险评估是滑坡风险灾害链评价的难点与前沿课题.本文综合了前人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首先从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