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研究了采自东太平洋海隆13°N(EPR 13°N)的一个热液成因含金属箱式沉积物岩心E272的孔隙率变化特征。样品孔隙率在70.0%-85.2%之间,顶部层位比底部层位高14%左右。孔隙率随深度增加而指数式单调递减,平均递减梯度约为-0.31%/cm。该岩心上部层位呈红棕色,下部层位呈黄绿色,表明该岩心经历了显著的早期化学成岩作用。前人关于该岩心的元素地球化学,粒度和年代学数据,共同证明该岩心孔隙率随深度变化特征受稳态压缩过程控制。其孔隙率随深度的变化关系符合稳态压缩模型的经验拟合公式。E272顶部沉积物-水界面处溶解物质与海水的交换以离子扩散机制为主,而岩芯内部溶解物质的迁移则可能主要受自下而上的孔隙水流动机制控制,这与岩芯中活动元素含量上部高,下部低的分布模式一致。该研究对将来进一步讨论E272岩心在早期成岩作用中的化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针对密山地震台观测数据存在的类似尖脉冲干扰,通过3次对比测试及工频干扰测试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干扰存在的客观性,初步确定干扰信号的基本分布状态,排除部分干扰源方位.  相似文献   
83.
降雨诱发浅层滑坡稳定性的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宁  许建聪  钦亚洲 《岩土力学》2012,33(5):1485-1490
我国是一个滑坡灾害频发的国家,众多事实表明:降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导致边坡失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环境因素,是浅层滑坡的触发因素。为了更好地对降雨诱发浅层滑坡进行研究,采用非饱和土VG模型与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对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无限边坡提出了一个降雨诱发浅层滑坡的简化计算模型。与以往提出的简化计算模型相比,该模型既考虑了坡面倾斜的影响,又考虑了非饱和土的特性,并可用于两种降雨形式下的边坡浅层稳定性估算,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通过与有限元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在不同降雨条件下,该计算模型得到的各项结果与数值解是接近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因此,可将该计算模型用于降雨诱发浅层滑坡的近似估算;该计算模型公式简单,便于计算,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4.
对1013号"鲇鱼"的异常路径分阶段进行天气学分析,发现影响鲇鱼路径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副热带高压、高空槽、西南季风、冷空气,几者在鲇鱼的不同时期影响是鲇鱼路径异常的原因。两环副高之间存在缺口是鲇鱼前期有偏北分量的原因之一;东环西太副高西伸形成高压坝阻档鲇鱼北上;两环副高交替影响鲇鱼,路径由西北向转为西南向;冷空气南下至鲇鱼西侧阻挡其向西移动;高空槽前西南气流和低纬度西南季风是"鲇鱼"北折的原因。对比各家预报结果,发现日本对鲇鱼的路径和登陆点预报结果最好,热带所对于路径转折的趋势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85.
在野外露头和镜下薄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东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83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其所保留的海水原始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扣除无效数据后,重庆地区龙王庙组δ13C值分布在-4.300‰~2.694‰之间,平均值为-0.031‰;δ18O值分布在-9.880‰~-0.100‰之间,平均值为-7.396‰;纵向上,碳同位素值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底部、中上部及顶部为正值且变化幅度小;中下部整体为负值且波动幅度大,正、负漂移事件频发。古环境恢复结果显示,龙王庙期重庆东部地区整体处于海相沉积环境,海水盐度在龙王庙组早期较低,晚期较高;海水温度主要介于20~30,℃之间,属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龙王庙期共经历3期海退—海侵作用,海平面上升、海洋生产力增加、有机碳快速埋藏使得海洋中13C含量升高,反之则使其降低。龙王庙组沉积中期与末期,δ13C值负偏,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是白云岩发育的最有利阶段。  相似文献   
86.
东亚地区MIS 5时期孢粉记录的植被与气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次间冰期(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71~128 ka BP)离现代间冰期最近,对其认识有助于预测未来环境,而化石孢粉是恢复古植被与古气候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选择出的东亚地区孢粉记录的具有年代数据和孢粉图谱的古植被和气候研究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①MIS 5的植被格局可与现代间冰期即全新世的植被格局对比。②各区孢粉记录了MIS 5气候波动,部分地区可划分出5a,5b,5c,5d和5e,存在轨道尺度变化,千年尺度事件较少发现。③东亚季风是影响现代东亚季风区环境的主要因素,但日本可能还受到西风环流和洋流的影响;西风、印度季风和地形是影响青藏高原环境的主要因素。④东亚地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分辨率较高的孢粉记录的环境变化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刘丛强  凌其聪 《岩石学报》2002,18(1):100-108
对江西银山地区双桥山群绢云母千枚岩及其原岩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热液蚀变过程中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十分复杂:热兴蚀变作用并不使REE淋滤降低,反而导致∑REE较其原岩普遍升高,但岩体接触带附近蚀为围岩的∑REE则低于原岩。蚀变岩出现Eu亏损,∑LREE/∑HREE值降低。定量计算显示,∑REE总升幅中有29%-45%是由围岩质量迁移引起的表观浓缩效应,而另外的55%-71%则是流体带入了REE;在绢云母千格岩中娟云母可能是REE的主要寄主矿物相,REE主要以吸附作用的形式固有在矿物的表面或含有可交换电价的晶体结构层(四面体层和八面体层)的层面上;参与蚀为变作用的热液∑LREE/∑HREE值低、Eu强正异常。流体REE的带入可能是造成蚀为围岩较原岩轻重稀土比值降低的主要因素。热液蚀变作用使岩石的Eu被还原成更易活动的Eu^2 而活化迁出,导致蚀变岩的Eu负异常更显著;围岩蚀变作用凌其聪等:低级变质岩在热液蚀为过程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以赣 东银山地区双桥山群为例。  相似文献   
88.
长岛石(nagashimalite)是黝铜矿的钯置换体,理想的化学分子式为Ba_4(V(a ),Ti)_4〔(O,OH)_2 |C1|Si_8B_2O_27〕。在上列分子式中最后部分的〔Si_8B_2O_27〕,表示该矿物属于硼硅酸盐矿物。硅硼酸盐矿物中我们最熟悉的硅硼钙石(datolite)和赛黄晶(danburite)长岛石为过去未经发现过的新型的此类矿物。这一结论已在Matsubara(1980)《结晶构造分析》及意大利的Mazzi和Rossi(1980) 《纤硅钡铁矿的结晶构造分析》等资料中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89.
针对三维坐标求解精度受非线性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像前方交会与单隐层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基本过程为:①在样本点真实世界坐标已知的条件下,构建关于世界坐标的拉格朗日方程,对相机外参进行优化,以得到更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初值。②利用计算得到的三维坐标和真实三维坐标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参数对单隐层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③将三维坐标初值带入网络模型对其进行改正。试验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前方交会、稀疏光束法平差及典型神经网络方法,在试验装置环境视场内,本文方法解算精度较高,最大偏差为0.492 7 mm。②相较于典型神经网络方法,本文网络结构为3-6-3,结构简单且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90.
张叔贞  凌其聪 《地球科学》1993,18(6):801-809
东狮子山铜矿床具有下列独特的特征:(1)矽卡岩是高温,高密度,粘调的岩浆熔融体(2)矽卡岩体与辉石二长岩体具有同源性;(3)矿体与矽岩体具有同源性;(4)成矿物质来自岩浆源,硫同位素测定的绝对值小于5‰;(5)矽卡岩矿物开始结晶温度为920C,可见熔融包裹体,成矿温度为620C;(6)成矿压力相当于1-2km深度条件;(7)矿石,矽卡岩具有典型的岩浆矿床的结构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