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是俄罗斯科学院库尔纳科夫普通和无机化学研究所天然盐化学和工艺学研究室多年来对卡拉博加兹海湾的研究结果.他们对该海湾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里海海水对湾内卤水的补给与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给出海湾成盐化学模式.尤其是1980年在把里海与卡拉博加兹海湾连接峡口堵塞后,引起海湾完全干涸,导致环境灾害,这是一件值得盐湖化学家们借鉴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2.
正一、基本情况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于2007年7月正式启动,在省政府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和相关部门以及专业调查队伍的辛勤工作,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成果,至2009年底,调查工作全面完成。2010年,全省二次调查各类数据成果通过了全国调查办的核查、确认和对接,2011年2月,全省二次调  相似文献   
103.
林子宗火山岩是发育在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带的古近纪火山岩, 被认为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结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产物, 其确切的时代对于限制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的林子宗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获得的林子宗火山岩的典中组、年波组和帕那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64.8±1.6 Ma、59.7±1.8 Ma和48.9±0.8 Ma.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结果表明, 朱诺地区各组特征与区域上特征相似, 其中典中组和年波组火山岩属于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 具有岛弧火山岩特点; 帕那组出现大量的钾玄岩, 属于同碰撞火山岩.证明前人提出的雅鲁藏布江地区洋盆闭合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时间为50 Ma左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4.
基于MODIS影像的西藏羊卓雍湖面积变化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2~2009年MODIS卫星数据和2000~2009年气象数据分析可得:西藏羊卓雍湖面积在近8年呈显著减小趋势,8年内面积减小了96.61km2;湖泊所在的浪卡子气象站气温、地表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量、相对湿度呈减少趋势。在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的情况下由于降水量减少的幅度要远大于蒸发量的减少,是2000~2009年内湖泊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也证明了MODIS资料可以作为研究湖泊面积变化的补充数据源。   相似文献   
105.
过去近千年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对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响应,但响应的时间和幅度均存在区域差异。在中世纪温暖期,西部沙区温暖干旱,沙漠化表现为正过程;青藏高原地区沙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则不统一;中东部沙区为暖湿气候,发生逆过程。在小冰期,西部沙区寒冷且相对湿润,沙漠化发生逆转;青藏高原区沙漠化的响应并不明显;中东部沙区气候寒冷干燥,沙漠化加速。在20世纪暖期,西部沙区和青藏高原区总体上气候呈现暖干化特征,沙漠化发展;而中东部沙区沙漠化则在逆转,但在末期沙漠化有发展的趋势。总体上,西部沙区在暖期沙漠化发生明显的正过程,冷期逆过程明显;东部沙区在暖期沙漠化发生逆转,冷期正过程加速;青藏高原区沙漠化正逆过程主要表现为振荡形式。  相似文献   
106.
详细推导了多自由度结构多测点加速度响应的互功率谱模态矩阵展开式。进而给出了未知激励条件下基于各测点加速度响应互功率谱的频域多参考点模态识别法,同文献相比,该法适用于更广范围的激励条件。在频域平均法的辅助下,对ASCE SHM Benchmark问题的解析模型仿真加速度响应数据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法有较好的识别精度,是一个有望应用于在线监测环境下的模态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107.
利用最新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结合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运用断裂生长指数、平衡地质剖面、趋势厚度恢复等多种方法对马北地区断裂组合、断裂发育期次、断裂演化、构造高点发育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精细解剖。依据断层组合关系、安德森断层模式及Harding1974年关于走滑断裂系应力、应变的相关论述,对该地区新生代以来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探讨,并以油气动态成藏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断裂-构造高点演化与油气藏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马北地区多期断裂是以马仙断裂为主导的走滑断裂体系,其断裂演化与马仙断裂活动息息相关,且与古今构造之间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两者共同控制了新生代油气藏的形成、改造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8.
对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现场(普里兹湾)实测浮游植物和叶绿素α历史数据(1990~2002年)进行整合研究,显示在厄尔尼诺/拉尼娜期间,普里兹湾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含氧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已通过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变动反映出来,在厄尔尼诺期间明显改变了叶绿素α浓度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例,硅藻相对比例增高,甲藻降低;在拉尼娜期间硅藻比例有降低趋势、金藻和蓝藻类呈显著增加,海湾种群变动又直接影响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表现出极地海洋生态对海洋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2002~2011年(12月至3月)时段进行联合研究,对普里兹湾卫星遥感叶绿素α与海表温度的月际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普里兹湾叶绿素α月际变化和浮游植物的旺发开始、结束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并对应着海冰消融、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和正常年份.研究发现南极海域叶绿素α表征的浮游植物旺发开始时间提前于海表温度的变化,或浮游植物的旺发结束时间滞后于海表温度的变化,或浮游植物的旺发开始、结束时间与海冰消融、海表温度的变化相一致.研究还发现,在湾内陆架区浮游植物的旺发开始时间与封冰消融(水域面积大小)相对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对ENSO的发生具有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基于HJ-1B卫星数据的疏勒河上游流域地表温度反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表温度是描述地表和大气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平衡的关键参数之一. 利用疏勒河上游流域2010年7月25日过境的HJ-1B卫星数据, 采用修正的Jimenez-Mufloz&Sobrino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了疏勒河上游流域的地表温度. 与MODIS LST产品的对比验证表明, 该算法在研究区有较高的精度. 同时, 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的分析表明, 土地利用类型不同, 其地表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 稀疏草地的地表温度最高, 裸岩次之. 研究发现, 在河流和冰川区, 修正的单通道算法可能高估了表面温度. 同时, 对模型反演所需的关键地表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 算法在一定范围(0~0.01)内对比辐射率不太敏感, 但超过该范围则变得非常敏感, 而对大气水汽含量比较敏感. 因此, 一定程度上, 地表比辐射率和大气水汽含量的精度对HJ-1B卫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准确性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几年来我矿生产探勘工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与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一定成绩,给矿山生产提供足夠的工业矿量。但目前地质人员本身对生产探矿工作及探矿工程布置,还存在一定缺点,现提出与同志们商榷。生产勘探工作是矿山进入生产时,在地质勘探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矿量极别,为进行开采准备提供地质资料的一个步骤。所以生产勘探工作进行的好坏,对矿山生产是有直接影响的。生产勘探及地质勘探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