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质学   3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胶东水旺庄金矿床成因,对载金黄铁矿和石英进行了S-H-O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的测试分析,研究表明:黄铁矿δ34S介于7.0‰~8.5‰,流体的δD介于-91.7‰~-82.6‰,δ18O介于2.6‰~5.6‰,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含CO2流体包裹体和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等3类,流体盐度介于1.2%~13.8%(NaCleq),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290~350 ℃,成矿期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体系,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特征.流体的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导致了金的沉淀富集.受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后撤影响,胶东地区发生了大规模岩浆活动和强烈的地壳隆升,所产生的热隆-伸展构造为该区大规模金矿集中爆发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主拆离断层中主要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主拆离断层下盘主要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