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精确测定铼含量及其同位素丰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建立了快速精确测定铼含量及其同位素丰度的方法。溶液中加入铱元素进行铼同位素的质量分馏校正,在常规的溶液雾化进样条件下,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可准确测定纳克级的铼含量。铼标样A的自然同位素丰度的测量结果为185Re(37.437±0.008)%、187Re(62.563±0.008)%(2σ,n=5);铼稀释剂的同位素丰度测量结果为185Re(5.576±0.018)%、187Re(94.424±0.018)%(2σ,n=7);与未进行分馏校正的同位素组成的测量结果相比,精度和准确度均有提高。利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得铼标样A的浓度为(516.48±0.35)ng/g(2σ,n=5);测量精度和准确度均优于0.10%;利用反同位素稀释法对铼稀释剂B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平均测量结果为(62.74±0.26)ng/g(2σ,n=15),在分析误差范围内与其标定值完全一致;与未进行分馏校正的浓度测量结果相比,铼同位素丰度及铼含量的测量准确度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2.
中国东部燕山造山带发育着大量的中—晚侏罗世髫髻山期(蓝旗期)中酸性钙碱性火山岩,它们具有类似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SiO_2(≥55.48%)、Al_2O_3(≥14.25%)和Na_2O(≥3.11%)含量高,而MgO(<3.0%,Mg~#≤0.49)含量低;微量元素Sr(≥554×10~(-6))、Ba(≥819×10~(-6))含量及Sr/Y比值(29~101)较高,而Yb(<1.70×10~(-6))、Y(<21×10~(-6))含量及Rb/Sr比值(0.01~0.19)较低;轻重稀土分馏十分明显((La/Yb)_N>14.5),Eu负-正异常弱(0.79~1.01),高场强元素(如Nb、Ta)相对亏损。火山岩的Nd、Sr、Pb同位素比值变化小,具有富集地幔特征。作者认为其岩浆起源于增厚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中—晚侏罗世髫髻山期(蓝旗期)火山岩是燕山运动的产物,其火山喷发标志着燕山地区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转入到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这对探讨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岩浆演化和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皖东的滁州、上腰铺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东缘、毗邻郯庐断裂带东侧,与之伴生有一些铜(金或铁)矿化。它们的黑云母的~(40)Ar-~(39)Ar 定年结果分别为127.17±0.40Ma,129.90±0.23 Ma。滁州、上腰铺侵入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埃达克岩基本一致:如 SiO_2>56%,高 Al_2O_3(14.84%~16.38%)、Sr(369×10~(-6)~1335×10~(-6))、Sr/Y(43~185)与 La/Yb(22~44),但低 Y(5.51×10~(-6)~11.0×10~(-6)),Yb(0.51×10~(-6)~1.09×10~(-6)),无明显 Eu 异常-正的 Eu 异常(δEu=0.75~1.28)。另外,岩体中部分样品具有较高的 MgO(2.23%~5.25%)、Mg~#(53~68)和 Cr(89.6×10~(-6)~206×10~(-6))、Ni(43.0×10~(-6)~72.0×10~(-6)),类似于高镁安山岩。这两个岩体的 Nd-Sr 同位素特征为:(~(87)Sr/~(86)Sr)_i=0.7060~0.7067,ε_(Nd)(t)=-11.53~-14.07,说明其由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可能性较小。我们认为,滁州、上腰铺埃达克质侵入岩可能由拆沉下地壳熔融形成,熔融产生的岩浆在穿过上覆地幔的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强烈相互作用,一方面,由于地幔橄榄岩的混染而使得埃达克质岩浆的MgO、Cr 和 Ni 含量显著增高;另一方面,岩浆中的 Fe_2O_3可能加入到地幔中,导致地幔的氧逸度(f_(o_2))增高,地幔中金属硫化物被氧化,地幔中亲铜元素则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熔体中。富含 Cu、Au 等成矿物质的熔体在快速上升到地壳浅处时,可能由于温度、压力或氧逸度(f(o_2))的降低,释放出 Cu、Au 等成矿物质,导致矿化。  相似文献   
34.
镁铁-超镁铁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元宝山超镁铁岩中橄榄石的Fo为78-83,岩石具有明显的包橄结构,具有LREE亏损,低Th/Nb和La/Nb比值以及高(t)值(约+5),是来源于亏损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的岩浆堆晶的产物;宝坛地区镁铁-超镁铁岩富集LREE,具有高的Th/Nb,La/Nb比值和低的(t)值(-0.45-7.01),是镁铁质岩浆上升,结晶过程中与地壳物质混染(AFC)的结果,超镁铁岩与澳大利亚Garidner岩脉群具有相似的不相容元素分布型式和Nd(t) 值,是导致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地幔柱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35.
对川西南盐边关刀山岩体进行了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和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是典型的Ⅰ型花岗岩,形成年龄为(857±13)Ma是由前存年轻(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岛弧低钾拉斑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板内非造山岩浆活动产物.关刀山岩体很可能是Rodinia超级大陆下860~750 Ma超级地幔柱最早的岩浆活动记录.  相似文献   
36.
管店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东部,沿郯庐断裂带南段主断裂带侵位,其岩石组成为石英二长岩和二长岩.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给出岩体的形成时代为(131.5±1.6)Ma.该岩体为一中酸性侵入体(SiO254.84%~67.83%),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并具有与埃达克(质)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高Al2O3(14.12%-15.14%)、Sr(612~976 μg/g)含量及Sr/Y(31~77)、La/Yb(18-42)比值,但低Y(8.20-21.4 μg/g)和Yb(0.90~1.70 μg/g)含量,无明显Eu异常至Eu正异常.管店侵入岩的"Sr/86Sr初始比值为0.7058-0.7061,εNa(t)为-17.03--15.11,锆石的ghr(t)(-26.3-22.6)较低但相对均匀,说明其不可能由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管店埃达克(质)侵入岩具有较高的Mgo(2.21%-6.75%)含量和Mg(56-62)值及相容元素(Cr 85.4-356μg/g,Ni40.8~144μg/g)含量.管店侵入岩可能由拆沉下地壳熔融形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早白垩纪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扬子地块东部在扬子.华北两块体碰撞后的地壳拆离作用可能导致增厚下地壳的拆沉与埃达克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37.
大陆溢流玄武岩省(CFBs)是一种典型的大火成岩省(LIPs),代表活动周期短、喷发速率高的岩浆事件,通常由异常高温地幔部分熔融所致;一般认为它与大陆的生长、裂解以及超大陆的循环有内在的成因联系[1].古大陆溢流玄武岩省的识别对于超级大陆重建意义重大.一些学者认为地幔柱或超级地幔柱活动是导致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
利用MC-ICPMS精确测定143Nd/144Nd和Sm/Nd比值   总被引:43,自引:14,他引:43  
多收集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用于分析SmNd同位素时,质量分馏系数(β)与同位素的质量数呈线性关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质量分馏校正:双分馏系数内部校正法(DFIC)和单分馏系数外部校正法(SFEC).采用DFIC法,对国际标样ShinEtsuJNdi1和实验室标样NdGIG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143Nd/144Nd比值测量统计,结果分别为0.512120±0.000012(2σSD)、0.511532±0.000013(2σSD).采用SFEC法,对NdGIG标样的测量统计结果为0.511525±0.000015(2σSD).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在分析误差范围内与其推荐值或TIMS测量值完全一致.对加Ce和Sm的NdGIG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了Ce和Sm对143Nd/144Nd比值分析的干扰校正研究和Sm/Nd比值测量,结果显示,143Nd/144Nd比值分别与Ce/Nd、Sm/Nd测量值呈线性关系,Sm/Nd测量值与其质量比值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利用MCICPMS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定存在Ce、Sm干扰的样品的143Nd/144Nd比值,同时可获得精确的Sm/Nd比值,而无需加入稀释剂.这就使直接测定地质样品的SmNd等时线年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9.
仁化安山玢岩分布在华南湘桂地洼系南东侧,位于广东韶关丹霞火山盆地中。来自仁化妙禅寺和石背两地的安山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105.0±0.7 Ma和104.3±0.8 Ma,表明其形成于中生代构造活化期最强烈的早白垩世晚期。妙禅寺和石背安山玢岩均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和角闪石或辉石,基质组成与斑晶类似。相关图解显示安山玢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其Mg#为49~61,K2O含量为3.07%~3.81%。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安山玢岩明显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无Zr、Hf异常。Zr/Y(6.56~9.10)、Th/U(3.72~4.31)、Nb/La(0.31)和(Th/Nb)N(10)等微量元素比值表明其源区为地壳物质加入板内玄武质岩浆的结果。结合前人已有的区域研究成果,作者认为仁化安山玢岩母岩浆应是在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由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在上升或侵位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经历一定程度结晶分异作用后最终形成安山质岩浆。其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和后缘拉张有关。  相似文献   
40.
报道了利用一次溶样和同一化学流程分离富集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Pt、Pd、Os、Ir和Ru)和Re的方法.该化学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Carius管溶样法分解岩石样品中富集铂族元素的矿物;(2)四氯化碳萃取法分离出Os;(3)微蒸馏法进一步纯化Os;(4)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将铂族元素(Pt、Pd、Ir和Ru)以及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