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33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继贵州罗甸、广西大化发现多个新型透闪石玉矿床之后,在同属黔桂地区的广西巴马亦发现了透闪石玉矿。通过偏光显微镜镜下观察、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及重砂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广西巴马玉的宝玉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巴马玉主要由微晶透闪石组成,具毛毡状结构和束状结构,多见水草花结构,其主要矿物成分为微晶透闪石集合体,并含有滑石、褐铁矿、高岭石等次要矿物,Mg~(2+)/(Mg~(2+)+Fe~(2+))-Si投点显示数个巴马玉样品分别属于透闪石和阳起石,定名为闪石玉。巴马透闪石玉的密度为2.81~3.00 g/cm3,折射率为1.61,硬度为5.19~5.32,次要矿物滑石是导致其硬度低的原因。根据电子探针数据计算出巴马玉相关化学式并对比分析,发现巴马玉样品中C位Fe~(2+)的数量为0.08~0.67 a.p.f.u,随着样品颜色从淡紫到青灰到深青灰变化,C位Fe~(2+)的数量也相继增加,说明颜色的变青加深与巴马玉Fe元素的含量增加有关。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水草花的矿物成分中有针铁矿的存在,说明巴马玉水草花为地表次生结构。通过野外观察,对其主要化学元素、稀有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其它矿点的相关特征进行横向对比,基本确定了巴马玉矿床为辉绿岩侵入碳酸盐岩经过岩浆热液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层控性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矿床,与之前发现的位于黔桂地区的贵州罗甸、广西大化闪石矿的成因一致,它们应属于同一矿带。  相似文献   
22.
利用2006~2017年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和气象再分析资料,对华北及周边5~8月对流活动和地面感热加热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华北及周边白天平均感热加热和地形关系密切,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华北北部和华北西部山区感热加热较强,最强感热加热出现在5月和6月,7月和8月明显减弱。和感热加热强度相对应,对流活动频率较高的月份同样出现在5月和6月,其中5月以弱对流为主,6月华北中北部强对流最活跃,另外,环渤海区域6~7月强对流相对频繁。5~8月日平均感热加热和对流频率趋势呈现一致的减弱对应关系。上午,感热加热引起河北西部和北部对流层低层出现辐合气流,700 hPa以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温,上升气流可达对流层中层,东侧的平原地区出现补偿下沉运动,升温和上升运动触发对流,在有利条件下发展东移。不同月份和区域对流频率日变化呈现明显差异,6月对流频率日变化显著,8月最弱,山区对流频率日变化显著,东部渤海及周边对流频率日变化较小。对流频率的月平均分布和日变化均表现出和地形相关的感热加热差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3.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1990,12(1):44-50
半干旱地区土壤水盐动态的特征是:盐渍与旱涝相联系;旱季蒸发和盐与雨季淋溶脱盐两种过程交替发生;土壤与地下水水盐运动相互作有。防治土壤盐渍化,不仅要调控土壤根层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国界值,而且要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即旱季在防治盐渍化的临界深度(2-3m);雨季前在防涝蓄雨深度(4-6m),雨季在作物抗湿深度(0.5-1.0m)。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使旱涝盐渍得到综合治理。目前海河平原已有大面积盐渍土得到改良,但还存在潜在盐渍化土壤。土壤根层盐渍度已低于作物耐盐度,但有的心底土盐分重,或地下水矿化度高,一旦地下水位升高仍会发生盐渍化。这个地区又是引黄或引江灌区所在,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是预防灌溉次生盐渍化发生地关键。  相似文献   
24.
所收集的两个岩石样品,一个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另一个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主要是研究黑云母粒度与Rb和Sr含量及黑云母的Rb—Sr放射性年龄的相关变化。为此,从这些岩石样品中分离出黑云母晶体颗粒精制,分选成大小碎片,然后再分析。取自系岛和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显示出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具有相同性。且在粒度为500μm处有明显的间断(图1)。粒度由粗到细,Rb含量先是逐渐衰减、间断后急剧上升到高值,再降为平缓。这一间断解放释为存在有基性岩浆贯入到冷却的花岗闪长岩浆中,结果花岗闪长岩浆被加热。因为在结晶作用期间,岩浆不可能逐渐地消耗Rb,所以,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取次于黑云母与共生岩浆之间的温度与Rb分配系数的相关变化。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确定了一个单一的其年代为87.3±0.5Ma、原始~(87)Sr/~(86)Sr比值为0.70629±0.00013的等时线。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未确定出单一等时线,但表明了粒度与年代的相关变化(表2)。粒级大于24目时,得到这样的年代如93.4Ma和92.2Ma。这些年龄值可以解释在结晶作用期间所发生事件的集中原因。粒级小于32目时行到较为年轻的年龄值87.6±0.4Ma。这一年龄有可能圈出完整的结晶作用时间。24目~32目之间的粒级,给出人们难以理解的年轻年代值82.6Ma。  相似文献   
25.
矿物药研究现状与我省的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光明  杨玲 《江西地质》1993,7(2):156-161
  相似文献   
26.
张之Shen  杨玲雅 《福建地质》1994,13(3):188-192
在1:5万上杭幅重砂野外调查中,在上杭盆地中生代火山岩河系中首次发现开来石。经中国地质大学X光单晶粉晶分析、桂林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均与国外有关文献中的开来石相一致。是我省首次发现的含砷稀土矿物。它为在该区中生代火山岩中寻找稀土资源提供新的线索。此外该矿物常与黄金、辰砂等相伴生,笔者初步认为可以根据伴生金的相关元素As开来石组合寻找金,是本区很值得注意的一种寻找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分析了肥城桃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包括低温、霜冻、旱、涝、大风、雾、阴雨等。基于经济、高效的原则,结合传统方法,文章最后提出了综合性防御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28.
29.
一、引言在水压致裂应力测量中,最小水平主应力值(S_b)是根据关井时间的裂缝瞬间闭合压力(Ps)确定的,即: S_h=P_s 而最大水平主应力值(S_H)则依据下面方程求得: S_H=3S_h-P_r-P_0 (2) 式中,P_r是裂缝重新张开时的压力,它可以在压裂记录中取得;P_0是地层中的孔隙压力,在一般情况下,把它近似地当作静水压力代入上式计算。但对于深部地层来说,则不能简单地取而代之。特别是在数千米之下,孔隙压力常高于静水压力,它不但使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资料的分析和解释工作复杂化,而且也会对测量技术和压裂工艺方面带来极大的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了新型重氮感光剂的组分及合成过程,分析了显影方法及各种因素对复制品的影响;并取得了产品质量指标的实测数据,最后就此产品应用范围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