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548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分析总结了1991年唐山陡河Ms5.2强余震前震情监视中,如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前兆中出现的短临异常信息,对其发震时间进行跟踪预测。此后,又对唐山老区今后强余震的发震时间作了进一步估计。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讨论了汉初南越国与长沙国的分界,指出该界线位于五岭之南;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地图和有关历史记载,结合现代地理资料,着重研究了苗渚岭段的边界位置;论述了汉平南越五路大军的路线,以及南越国北界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93.
在1∶25万岔路口幅区调红山湖一带地质填图和实测地层剖面中,于西昆仑北羌塘陆块岔路口地区原划上石炭统恰提尔群中采到了大量珊瑚、蜓类化石,经鉴定其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该生物化石的取得,为该套地层时代划分提供了依据,填补了西昆仑北羌塘陆块岔路口地区缺失早—中二叠世地层的空白,为进一步详细研究西昆仑北羌塘陆块地层层序格架及地质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4.
平阴县浅层地下水调查采样密度为1点/16km^2,分析测试27项指标的含量变化规律后,认为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中除K,Mn,NO2^-等指标含量变化较大,局部富集外,其他指标含量变化小,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较均匀。选择As,Ba,Be,Cd,Co,Cu,Fe,Hg,Mn,Mo,Ni,Pb,Se,Zn,F^-,Cl^-,Cr^6+,NO2^-,COD,pH等20项指标,按《地下水质量标准》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的单因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较好级以上者达88.4%,而较差级仅占11.6%,无极差级分布,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从历史交通地理的视角探讨南岭五岭是哪五岭,并对其地理位置及成名进行考证,探讨南岭五岭通道的形成及其在历史交通上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随着朝代更迭的历史性变化。分析结果认为:1)五岭因其驿道而著名,因此五岭更多是指5条重要古驿道,今天的五岭通常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2)有学者认为南岭最东端的筠门岭驿道也很重要,它是联系赣南和粤东的重要通道。因此,我们认为,南岭古称“五岭”,改称为“六岭”也是未尝不可;3)南岭古驿道的历史功能更多的是商道,由商道而带来了更深的经济文化交往和人口迁移;4)五岭的交通重心随着政治经济的更迭变化和大庾岭通道的开通而发生了由西到东偏移。  相似文献   
996.
为保证各类气象设备和网络稳定运行,出现故障及时通知到人,针对目前气象设备监视和报警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气象设备及网络监控报警软件,出现异常情况通过钉钉机器人开放接口发送报警信息到手机和电脑钉钉群,提醒业务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实现气象设备、网络情况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功能。通过业务运行表明,该软件在气象设备及网络监控业务中能提高发现设备和网络故障的时效,自动化程度高,缩短了维护人员处理故障的时效性,是钉钉机器人在气象设备和网络监测报警应用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水泥混凝土海堤的特定地理条件下,如何对安装在海堤上的地波雷达系统设备做好必需的防雷措施,目前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运用系统设备防雷技术的基本原理,参考相关防雷技术规范,通过理论研究和结合地波雷达特点,反复试验和实践,因地制宜,设计并实施地波雷达防雷工程。经历了两年多时间的连续运行,尽管雷达区域发生过许多闪电,但是没有发生雷达被雷击损坏的事件。  相似文献   
998.
文章通过分析四川省气象信息广域网络升级改造完成后气象信息网络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VB.NET和Telnet协议等技术,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基于OSPF路由的网络监控和告警,并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和运营商实现网络故障自动申报,有效的解决了原来各地市级系统管理员投入业务运行的依靠ICMP报文的方式实现地市级网络监控、告警、故障申报存在的不足,极大的减轻了地市级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9.
针对2008年发生汶川8.0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铲状分布和断层倾滑面倾角随深度变化特点,本文提出了描述龙门山断层同震运动(滑动和转动)的向-位错组合模型。结合地质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模拟了断层在倾滑过程中断层面倾滑方向随断层深度的分布特征;利用四川地区实测的三维同震GPS数据结合粒子群算法,采用向-位错模型对汶川地震断层面的同震滑动和随深度的方向转动(向错)进行了反演计算,并将反演的同震滑动区域和大小分布与USGS断层滑动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表明:(1)在汶川8.0级地震发生过程中,由于断层的倾滑面为倾角由上向下逐渐变小的曲面,断层面上的倾滑方向也随断层面法线的改变而变化,即断层面在破裂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向错现象;(2)龙门山发震断层的倾滑面转动方向随深度变化为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震中位于转动角变化的极值点附近;(3)在断层几何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向-位错组合模型反演的同震滑动区域和USGS的滑动区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滑动大小的差异主要由断层模型之间的差异、测量误差等多种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000.
钦州湾由于湾内外特殊的海洋动力、泥沙来源和地形地貌条件,导致海湾悬浮泥沙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2007年和2010年钦州湾13个站位的实测悬浮泥沙含沙量数据,总结了钦州湾的泥沙来源,分析了钦州湾悬浮泥沙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移趋势和输沙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钦州湾泥沙主要来自河流输沙、海向来沙及岸滩侵蚀;水体含沙量最大值空间分布整体表现出"外湾>内湾>湾颈"的特点,平均值由内湾到外湾逐渐减小;水体垂向平均含沙量最大值出现层位不同,内湾表底层平均含沙量趋于一致,但中层略大,而外湾由表层至底层存在渐进变化;潮流强度、地形特征及泥沙来源是影响悬浮泥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悬浮泥沙输运主要受潮流控制,输沙强度呈"湾颈>外湾>内湾"特点,总体输沙趋势由湾顶向湾外、沿落潮流由北向南输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