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550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苏北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苏北地区三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Cr和Zr含量,在Zaek et al.(2002)的金红石Nb-Cr图解中,三类榴辉岩的原岩均为镁铁质岩,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即(1)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8ppm,而其它两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较高,平均值介于192~255ppm;(2)蓝晶石榴辉岩具有极高Cr含量,均值6106ppm,而许沟P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Cr含量也较高,均值1233ppm,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Cr含量最低,均值为183ppm。利用Zaek et al.(2004)提出的金红石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出许沟P类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600~751℃,平均温度689℃;演马厂M类榴辉岩的金红石温度介于507~641℃,平均温度557℃;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的形成温度介于541~673℃,平均温度613℃;新扬昌G类蓝晶石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541~655℃,平均温度603℃。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榴辉岩在拆返过程中退变质作用明显,流体活动强烈,导致金红石中Zr扩散丢失,金红石中Zr含量不同程度地受到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再平衡作用的影响,致使计算的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122.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作攀枝花市雨季开始期预报试验,选择1965~2001年的海洋特征指数、500hpa环流指数、太阳黑子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典型回归模型。再以典型变量作为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各站的预报模型,用2002~2004年的资料进行检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效果较好,典型回归模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3.
驼梁山游记     
盛夏酷暑,闷热难忍,平山一行,引发驼梁山之游。 车在绿岩上行驶,弯弯曲曲的山路转的不知东南西北。下午五时许,在朋友协助下,我们进入了景区,天空虽仍淅淅沥沥的下着雨,但傍晚的驼梁,人声鼎沸,显得异常热闹非凡,宽阔的广场上,一座座豪华宾馆拔地而起,在驼梁脚下添置了无限风光。热情的农家孩儿围拢上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介绍住农家院、食农家饭的独特风味,意在招揽顾客。发家致富,竞也成为驼梁脚下的一道靓丽风景。天渐渐暗淡下来,点点滴滴的雨在冷风的吹拂下打在身上,感觉已不是凉爽,而是有点冷。好心的农家女走来,高撑雨伞,微笑着对我说:“到我家住吧!我家门前有一商店,可以买到衣服,这里的晚上是要穿秋衣秋裤的。  相似文献   
124.
前兆群体异常是强震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定义的“前兆综合异常比b(t)”,对新疆不同地区、不同档地震前的群体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当前的观测条件下,无震时段综合异常比约为0.10~0.20,地震前4~9个月异常比值增大。在异常记录完整条件下,可能出现2次峰值,反映前兆异常发展中的成组特征,峰值异常比为0.50~0.70,震前0.5个月前后降到0.30,可能是地震发生的短临信号。7级地震前远场短临异常显著,在缺少近场资料时,强震多发生在群体异常的峰值前后。该方法较客观地描述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对强地震的短临跟踪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针对高速玄武岩屏蔽层下深层成像困难的实际问题,采用波动方程波场数值模拟技术,根据玄武岩地层的特点,设计三个相应的简单高速玄武岩模型,通过对深层反射地震信号能量的分析,说明了低频地震信号既具有较强的穿透薄高速玄武岩屏蔽层的能力,也具有减弱因粗糙表面所产生的绕射噪音的能力。一个完整的2D玄武岩模型的模拟试验证明了利用低频信号可以提高高速玄武岩屏蔽层下深层成像的质量,实际资料的低通滤波处理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流沙、戈壁地表风沙流中风速特征研究发现:对于特定的下垫面, 风沙流中各高度层脉动风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随不同高度间距离增加, 瞬时风速在时间序列上波动的均一性呈递减趋势; 瞬时风速的波动性主要与其所在高度层的沙粒数量和运动状态有关, 二者存在一种动态的互馈关系; 脉动强度随进口风速的增加而增大, 而脉动风速的相对值与进口风速无关, 只是对应高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27.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作攀枝花市雨季开始期预报试验,选择1965~2001年的海洋特征指数、500hpa环流指数、太阳黑子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典型回归模型.再以典型变量作为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各站的预报模型,用2002~2004年的资料进行检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效果较好,典型回归模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8.
一次罕见冰雹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R)、风暴相对径向速度(SRM)、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等产品,分析了2004年6月20日华北南部罕见的冰雹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主要是由超级单体回波中的中尺度气旋引起的;该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是“指状”回波和超级单体回波的依次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9.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11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30.
西秦岭北缘天水地区关子镇蛇绿岩由变质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片岩)和蛇纹岩、变辉石岩、变辉长岩等构造岩块组成.其中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关子镇蛇绿岩是洋脊型蛇绿岩残片.对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9.7±1.8)Ma(MSWD=2.2),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关子镇蛇绿岩是晚寒武世在西秦岭北缘李子园-关子镇-武山洋盆扩张过程中岩浆活动的产物,代表了东秦岭早古生代商丹古洋盆在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向西延伸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