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2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土工极限平衡问题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少飞  栾茂田  吕爱钟 《岩土力学》2004,25(Z2):121-125
考虑非关联流动法则,采用几类低阶单元对条形基础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表明,基于四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Prandtl理论解,且能保证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同时,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和强度折减方法,对于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建议采用无量纲位移Eδmax/γH2随强度折减系数变化的关系曲线上位移陡然增大时所对应的强度折减系数作为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克服了当前强度折减有限元数值计算中关于收敛标准确定的人为不确定性,即使采用四节点四边形单元也能够保证数值解的良好收敛性.  相似文献   
72.
季节性的降雨及其所引起的地下水状态的变化是促使日本大型结晶片岩滑坡活动和诱发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基于对一典型结晶片岩滑坡、降雨和地下水位的长期观测,利用Tank模型建立了一种模拟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的方法。通过对滑体内不同观测点地下水位实际观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所采用的模拟方法能够很好地再现地下水位随降雨的变化形态,从而为预测和评价降雨型滑坡的地下水状态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詹云刚  袁凡凡  栾茂田 《岩土力学》2007,28(12):2619-2623
提出了基于Euler向后积分的自适应子增量本构积分算法,推导了相应的一致切线模量矩阵;通过引入伪屈服函数(塑性势函数),提出了对屈服面角点应力区进行两个方向应力投射的本构积分算法,使超出屈服面的试应力收敛到角点;推导了两个投射方向的一致切线模量矩阵;采用赋小值方法解决0应力屈服的问题。用上述方法编制了基于D-P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模型ABAQUS-UMAT子程序,并进行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74.
土工织物加固软土路基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土工织物加固软土路基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比计算表明,土工织物对软土路基的加固有明显的效果,可使路堤的安全性提高20%以上,使侧向位移减小15%~25%;土工织物对竖向沉降影响的大小则取决于路堤的宽度及土性参数;固结阶段的侧向位移会由于竖向沉降的大幅度发展而发生回缩,工程中需要采用较精密的仪器来探测这种回缩现象;仅铺设土工织物对路基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影响不大,若要加快孔压的消散,可与塑料排水板联合使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工织物的加固效果,土工织物应尽量布置在高应力区域。分析后认为,传统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很难合理地反映土工织物与土之间的变形协调关系,也较难正确地反映土工织物的受力状态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5.
简单介绍了<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中关于路堤边坡的等间距或分区等间距加筋设计方案,然后编写了程序,计算边坡在分层填筑时的安全性能,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可得出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最佳土工格栅铺设间距.最后对工程实例采用该程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最佳铺设间距不是等间距,而应尽量采用"顶疏底密"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76.
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针对饱和黏土,在不固结不排水(uu)条件下进行了应力控制式循环扭剪和竖向-扭转耦合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初始预剪应力和应力反向对应力-应变关系特性的影响。并阐述了不同循环应力模式下孔隙水压力发展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预剪应力对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的模式有明显的影响,当初始预剪应力较大且没有应力反向发生时,变形以累积效应为主,当初始剪应力为0时,变形以循环效应为主;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孔隙水压力总是在围压附近波动,孔压的波动范围似乎随循环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具有孔压累积升高的特点。综合考虑剪切变形和正向偏差变形的共同效应,同时为了能够反映平均残余变形和循环变形的影响,建议了一个综合应变破坏标准的算式。进而通过利用试验数据与目前常用的应变标准比较,表明这种破坏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判定各种应力条件下黏土试样破坏及其强度。  相似文献   
77.
考虑土骨架加速度效应的海床动力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茂田  王栋 《海洋学报》2002,24(6):112-119
由Biot二维广义动力固结理论的形式基本控制方程出发,忽略孔隙流体的加速度,提出了饱和海床动力反应的时域有限元数值解法.联立静力平衡条件和Biot固结方程的退化法所得到的数值解可视为其特例.在比较算例中,退化法得到的超静孔压和有效应力幅值沿海床深度的分布与解析解一致.一般情况下,土骨架的加速度对海床的有效应力和超静孔压影响很小,控制方程可以退化为Biot理论.成层海床上部的粗砂层不会使超静孔压幅值在海床表面下较浅的深度内迅速衰减,难以改变海床的瞬时循环液化深度.  相似文献   
78.
随着土工合成材料在岩土加固领域的应用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特性及其加筋机理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内外有关土工合成材料的静载、动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和流变特性,以及筋材加筋结构分析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进行了综合比较评述,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9.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动力Winkler模型研究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inkler地基梁集中参数模型在桩一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桩一土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动力Winkler模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指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对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进行了简要评述,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利用自编程序,分别计算了不同坡脚、顶面倾角、内摩擦角、黏聚力、筋带抗拉强度、加筋间距、格栅布置方式、填土重度、地震烈度、顶部荷载共10种影响因素作用下加筋陡坡的临界极限高度。根据正交分析方法给出了各个因素的敏感性顺序。结果显示,土的内摩擦角和地震作用对陡坡临界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黏聚力敏感性则较缓坡有所下降。因此,对陡坡应重视对土的内摩擦角的选取,并在设计中对地震作用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