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177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以西巴兰线为界,南海南部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地貌单元。西部为巽他大陆已消亡的被动大陆边缘,裂谷开始在始新世(约46Ma),停止在19—21Ma(磁异常6),海底扩张比中国大陆架晚得多。破裂间断持续约3—5Ma,是以中中新世不整合面为标志,在沙捞越陆地也存在。裂谷后地层的年代约始于16Ma,覆盖在裂谷地形之上。东部为会聚边缘,在中中新世演变为碰撞带。 巽他陆架除局部深盆地外,具有统一的约30km的厚度,并延伸到约200m的水深。陆坡狭窄。从陆隆(危险区)的水深从500m变化到大陆-大洋过渡带的3.5km水深,宽度为170至330km。 拉让三角洲延伸到陆架和陆坡。其后裂谷沉积物覆盖在危险区裂谷期的最高地形。在东部,后裂谷沉积物较薄,仍然没有完全覆盖裂谷期的地形。单面山地貌显然支持南沙群岛的碳酸盐岩隆结构,其陆坡在2—3km水深突然抬升。 沙巴和文莱边缘曾经是会聚的碰撞带。陆地地质指示中生代蛇绿岩基底。主要碰撞特征是,西科迪勒拉山主要由始新世至早中新世砂质的浊积岩组成,在西克拉克山主要是渐新世至早中新世(32—18Ma)的岩石,其幕式抬升发生在14—8Ma的整个上中新世和上新世。2km深的西北婆罗洲海槽可能是会聚阶段的残留,而且也是碰撞的前渊。 石油丰富的巴兰三角洲,形成于西科迪勒拉山的抬升和剥蚀,其范围甚至延伸至西北婆罗洲海槽。有证据表明被动边缘的陆隆(危险区)已经俯冲在沙巴之下,并引起西科迪勒拉山的抬升。因此,西巴兰线将西部的消亡被动边缘与东部的碰撞带截然分隔,现在显然表现为一条大的右旋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122.
Frank  Bilotti  John  H.  Shaw  王少立 《海洋地质》2006,(2):56-70
我们使用临界楔形体力学理论揭示了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位于脆弱的基底滑脱面之上的趾状逆冲断裂系统由高孔隙压力所引起的变形。尼日尔三角洲中的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性质,但其锥度(海底斜坡和基底滑脱面的倾角之和)却比大多数造山褶皱带的要小得多。这种低锥度表明,尼日尔三角洲具有一个非常脆弱的基底滑脱面——一套含有基底滑脱面的前三角洲海相页岩,我们解释认为,这种脆弱的基底滑脱面反映了Akata组内上升的孔隙流体压力(λ≈0.90)。该脆弱基底滑脱带对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的褶皱带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超压的脆弱Akata组页岩在背斜核部和趾状褶皱与逆冲断裂构造的上盘中发生塑性变形,并导致切变断弯褶皱和滑脱背斜的形成,这些切变断弯褶皱和滑脱背斜正是深水尼日尔三角洲褶皱带中的主要圈闭类型。此外,低锥度还导致了背冲断裂带的广泛发育,以及位于深水褶皱和断裂带之间的大型的、变形相对轻微的地区的形成。在证明上升的基底流体压力对深水尼日尔三角洲的结构和构造的影响的同时,本项研究还将临界锥形楔力学概念的应用领域扩展到被动边缘背景中。  相似文献   
123.
富营养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围隔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陆源的营养盐输入引起海洋中的富营养化,提高了水体中营养盐含量,改变了水体中营养盐比例,引起浮游植物水华甚至赤潮。水华发生时由于沿传统食物链的能流在浮游植物环节阻塞,能量过多地分配到微生物环,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导致水体缺氧,造成鱼虾贝类窒息死亡。围隔系统是物质相对守恒的系统,围隔与自然海水没有水交换,利用现场围隔实验可以定量地、系统地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的响应。围隔实验现已成为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4.
在Sloan数字巡天计划第四批释放的数据中选择了40599个面向的盘状星系,统计研究它们的大小分布.结果表明,面向盘状星系的大小分布在绝对星等区间内,遵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星系的大小与绝对星等紧密相关,即星系越亮,其尺度越大.与文[1]的结果相比, 在相同的绝对星等区间,我们得到的r波段半光度半径要稍高于他们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样本只包括了面向晚型星系,而他们的样本则包括了所有空间取向的晚型星系.  相似文献   
125.
南极长城湾网采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6.
潘玉龙  李瑞香  李艳  孙萍 《海洋通报》2012,31(2):207-213
通过研究在中国近海海域鉴定出25种裸甲藻,但发现其中许多种的中文名在国内文献中不统一,不规范,有些甚至曲解了有效拉丁名的原意。该研究对中文名使用不规范、争议较多或者在国内尚未报道过的共13种裸甲藻的发现历史,拉丁属名与种名的确立以及修定过程做出描述,结合有效拉丁名的中文释义和物种的形态特征,按照具体的中文名修订与命名原则,给出一个科学的、能准确表明其分类地位的中文种名。另外12种裸甲藻的中文名在国内的使用相对准确且较统一,最后将25种中国近海裸甲藻的有效拉丁名以及中文名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127.
G.  Festa  A.  Zollo  G.  Manfredi  M.  Polese  E.  Cosenza  申彤 《世界地震译丛》2006,(5):53-62
世界上有些火山地震位于人口密集区,因此与喷发前地震活动有关的地震危险性及其对工程结构的潜在破坏应该是危险性评估及管理的一部分。维苏威火山(意大利南部)就是如此,在那里数十万人面临火山及相关的地震危险的威胁。通过对维苏威火山地震活动相应的震级、震中及震源机制进行地震波形的大量模拟,本文研究了喷发前地震活动的影响。进行地震合成处理,以求得强地面运动特征参数,这有利于估计建筑物多的地区由期望的最大单个地震事件和大量小地震的累积效应所造成的地震破坏。选择一组所记录的地震比较合成的和观测的强地面运动参数,以证实模拟方法是否可靠。由于在维苏威地区下面的浅深度存在明显的速度不连续性,不同距离的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似乎受地震深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滞后能量谱与结构物的塑性变化有关,它明显取决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G-R)的b参数。1997年在意大利翁布里亚-马尔凯发生的地震(M5.8),虽然并未记录到很大的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但却造成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通过在合理的期望范围内改变G—R定律参数,我们注意到累积滞后能量与在翁布里亚-马尔凯震源附近的观测值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128.
余石山铌钽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大型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之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祁连造山带、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结合部位.对矿区进行成矿背景研究时发现,矿区赋矿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熬油沟组,岩性组合为变质火山岩及大理岩,穿插有霓辉正长岩体,其中发育细粒烧绿石与霓辉石等富铌钽矿物.并对霓辉正长岩进行锆石LA-ICP-MS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霓辉石正长岩成岩年龄为(776.8±2.5) Ma,成矿与成岩年龄相近或稍晚,表明该霓辉正长岩和铌钽矿床可能形成于南华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所产生的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9.
W.  H.  K.  Lee  H.  Igel  M.D.  Trifunac  柳百琪 《世界地震译丛》2009,(6):64-74
引言 旋转地震学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地震、爆破、周围振动引起的旋转运动的所有方面。最近的两篇专题论文(Teisseyre et al,2006;Teisseyre et al,2008)和美国地震学会会刊(BSSA)《旋转地震学与工程应用》专辑(Lee,Celebi et al,2009)都属开山之篇。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