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4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下寒武统硅岩建造中,既存在一大批重晶石矿床,又发育大量毒重石矿床,构成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钡成矿带。通过对矿床中岩矿石的热解、有机碳分析、氯仿沥青“A”抽提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 原生有机质应主要为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类微生物衍化而成的腐泥型干酪根,母质应主要为蓝绿藻,极个别的混有陆源有机化合物;② 有机质演化受热和生物降解双重影响,处于高成熟到过成熟阶段;③ 矿石中Ba与有机碳含量具有负相关趋势,有机质成熟度越高,越利于Ba的富集;④ 沉积成矿作用发生在还原-弱氧化交替,封闭与开放变换的水体环境。⑤ 钡的超常富集,不仅是一个消耗大量有机碳的过程,而且是有机质成熟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甲生盘大型铅锌硫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北30 km的渣尔泰山中.许多单位在该区开展过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对其成矿模式描述不一.  相似文献   
13.
胶东西北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在不到全国面积1/500的地域内集中了全国岩金产量的1/4.该区发育两个系列的金矿床:以玲珑、焦家、三山岛、乳山为代表的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和以大庄子、蓬家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滑脱破碎带内的角砾岩型金矿,第一个系列相对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矿物汉江石的理想分子式为Ba2CaV23+[(Si3AlO10)(OH)2]F(CO3)2。矿物呈黄绿色、深绿色,显微镜下呈浅绿色、淡绿色;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a=0.52050(12)nm,b=0.9033(2)nm,c=3.2077(8)nm,β=93.49(8)°,V=1.5054(8)nm3,Z=4;二轴晶,正延性,负光性,一组完全解理,干涉色为三级绿,多色性明显,浅绿色-黄绿-深绿色;折射率α=1.615,β=1.655,γ=1.700(589 nm),2Vobs=114°~115°,2Vcalc=88.8°;显微硬度平均值203 kg/mm2,相当于莫氏硬度4;实测密度平均3.69 g/cm3,计算密度3.78 g/cm3。X射线粉晶衍射的强谱线有1.5866 nm(7)(002)、0.5340 nm(91)(006)、0.4010 nm(10)(ī14)、0.3209 nm(23)(027)、0.2676 nm(100)(ī110)、0.2294 nm(29)(ī37)和0.2008 nm(11)(228)。汉江石的晶体结构由硅酸盐结构单元TOT(二八面体型)和碳酸盐结构单元Ba2Ca(CO3)2F交替组成,可能有3个多型,即1M型,2M型和3T型。  相似文献   
15.
胶东邢家山大型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家山钼矿床是胶东唯一达大型规模的矽卡岩型钼(钨)矿,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划分了成矿期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时代并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探讨了成矿机制。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岩浆热液期(包括早期矽卡岩阶段、中期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岩阶段)和表生氧化期,钼矿化主要发生于中期硫化物阶段,辉钼矿主要赋存于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和透辉石符山石矽卡岩中,为岩浆热液交代作用过程产物。成矿母岩幸福山岩体中SiO2、Al2O3和Fe2O3等物质迁出,为矽卡岩矿物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矽卡岩和花岗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相似,显示二者具有成因关系,稀土明显富集LREE;钼矿化矽卡岩中δEu、δCe的变化较小,离矿区较远的铅锌矿化大理岩中δEu显示较小的负异常、δCe显示较弱正异常。C-O同位素测试数据显示,大理岩中C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而热液方解石脉中C主要来源于岩浆岩;辉钼矿中Re含量较低指示着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该矿属于形成于燕山早期的岩浆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八大关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时代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八大关铜钼矿床是内蒙古德尔布干成矿带中段的一个典型斑岩型矿床,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蚀变分带明显,矿体呈条带状赋存于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中。笔者通过运用Re-Os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硫同位素等测试手段,初步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过程。辉钼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226.7±2.4)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含矿岩体属于中钾含量的钙碱性岩石系列,为I型花岗岩,产于火山弧构造环境,具有活动板块边缘的特征,矿化过程中,成矿母岩的稀土元素总量逐渐降低,轻重稀土发生明显分异;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0.5‰~+4.8‰,具有幔源硫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八大关铜钼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蒙古一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过程中,深部岩浆活动带来了大量成矿物质,洋壳部分熔融侵位到额尔古纳地块之上,随热液流体迁移的Cu、Mo等元素与源自地幔的硫相结合,最终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是德尔布干成矿带中的典型矿床之一。该文在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等浓度线法和坪台法对成矿元素的迁移特征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借此探讨了成矿过程。结果显示:由于温度不断降低,SiO_2、Al_2O_3、MgO、Fe_2O_3发生迁移并形成了不同的矿物,质量迁移比例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并且形成的矿物与乌努格吐山蚀变分带特征矿物石英、钾长石、绢云母、水白云母的出现相一致,主量元素的迁移导致乌努格吐山形成明显的蚀变分带。成矿元素Cu、Mo在各蚀变分带中均显示极度带入的特征,矿化强则带出比率高。在斜长石的蚀变过程中,由于CO_3~(2-)的络合作用Mo被析出转移到热液流体中去,然后发生迁移。Zn、Pb等则从内带向外带由带出变成带入,最终在最外带中富集。  相似文献   
18.
石榴子石是夕卡岩矿床中颇为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天然形成的石榴子石经常具有显著的韵律环带特征,关于这种韵律环带的成因及形成条件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仍存有很大争议,如控制环带组分异同的主要因素(矿物  相似文献   
19.
三道湾子金矿床是近年来在中国北方地区新发现的典型碲金矿床,矿石矿物由大量碲化物及自然金和少量硫化物组成。本文主要研究产于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重点探讨了该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过程。通过研究表明矿床产出的黄铁矿主要有两期:第一期黄铁矿(Py1)呈粗粒立方体自形晶产出,为碲金成矿前黄铁矿化蚀变阶段的产物;第二期黄铁矿(Py2)主要呈细粒产出,与碲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第二期的黄铁矿中存在微细粒的碲银矿;稀土元素研究表明黄铁矿及金矿化的形成与安山质岩浆活动关系较为紧密,而与该区花岗质岩浆活动关系不大。对三道湾子碲金矿床产出的黄铁矿进行热电分析表明,黄铁矿热电系数主要变化于-180~-90μV/℃之间,以N型导电型为主;且由矿体顶部至底部,N型导电型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大(57.5%→84.2%→92%→97.4%);与蚀变安山岩中黄铁矿的热电系数比较,产于脉状石英中的黄铁矿具有更低的热电系数值。通过黄铁矿热电系数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计算出该矿床的平均剥蚀速率为53.6m/Ma。最后对该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对于该区内寻找中生代之前形成的矿床应注意砂矿的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图谱合一"的GF-5 AHSI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可以根据光谱精细特征进行蚀变矿物的直接识别,一次过境成像即可获取宽幅大面积高光谱数据,能够为陆域自然资源调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开展了GF-5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提取、分析与验证研究,以期推动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在地质领域的深化应用.[研究方法]建立了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