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560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2 毫秒
51.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开封市郊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并就土地适宜性评价基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53.
(金星,瘳振鹏)Theoreticalresearchonintensityenvelopefunctionofstronggroundmotion¥XingJINandZhen-PengLIAO(InstituteofEngineeringMech...  相似文献   
54.
地图代数的符号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涟  胡鹏 《测绘学报》1994,23(2):135-141
根据地学数据库中符号的定位数据和符号码,使用点阵符号库中的符号数据进行符号化,由此得出的图形美观,生动,河流具有粗细变化,该方法简洁通用,具备数据独立性和程序独立性。  相似文献   
55.
混合胶束增溶体系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羟基萤光酮是一类高灵敏度显色剂,此类试剂与二价过渡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报道很少,我们就此类试剂与铜(Ⅱ)在CTMAB存在下的显色反应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Cu(Ⅱ)-SAF-CTMAB-Brij-35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并就某些反应特征与相应的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的实验表明:Cu-SAF-CTMAB-Brij-35体系具有更宽的适宜酸度范围,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选择性。我们拟订了不经特殊分离测定化探样品及纯铝中的微量铜的分析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6.
清除过程及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清除过程能有效地清除大气中的许多污染物,针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需要,着重从理化方面介绍其清除机制.  相似文献   
57.
58.
在北秦岭商南松树沟出露的高压变质基性岩石,包括高压基性麻粒岩和石榴单斜辉石岩,遭受了从中压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到绿帘角闪岩相的连续的退变质作用的改造。这些岩石形成的温度为826℃~887℃,压力约为1.40~1.58GPa,其不同退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依次分别是765℃~825℃和约1.03~1.14GPa、650℃~750℃和约0.9GPa以及400℃~500℃和约0.5~0.6GP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早期近等温降压(ITD)和晚期降温降压的顺时针PTt演化轨迹。结合高压岩石983±140Ma的退变质年龄和松树沟残存的蛇绿岩片考虑,这些高压岩石的形成和抬升与秦岭造山带中、晚元古宙时期洋壳的俯冲、消减和陆块碰撞伴随的快速构造上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9.
王鹏  臧殿光  陈胜  何小会 《地质科学》1958,55(3):909-920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的突破,带来了我国单体储量规模最大的安岳气田的发现,随后的研究把该裂陷槽作为主要的生烃中心,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烃源岩的贡献上。随着勘探的深入及深层资料品质的提高,在槽内灯影组顶部发现了明显的加厚反射特征存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地震反射特征、沉积演化等研究,证实了灯影组槽内颗粒丘滩体的存在,创建了震旦系灯影组裂陷槽内颗粒滩沉积新模式,明确了优质储层的形成机制,预测了分布范围,该新目标的发现和落实拓宽了勘探方向,是安岳主体成果向南拓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0.
钨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华南地区钨矿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地球演化早期的强还原条件下,钨表现为中等亲铁元素,因此地球中 90%的钨进入地核。在地幔和地壳的演化过程中,钨是极度不相容亲石元素,从而导致钨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约是地幔丰度的250倍。钨在岩浆熔体中主要以钨酸的形式迁移,在成矿热液中主要以氟、硼化合物或其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钨的矿化需要其在部分熔融、岩浆演化和晚期热液等各阶段逐渐富集。中国是世界上钨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矿床产在华南地区,与华南大规模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微量元素特征(高Rb/Sr和K/Rb比值,低Nb/Ta和Zr/Hf比值)显示它们往往经历了强烈的岩浆分异,这可能与这些花岗岩通常具有高挥发分含量(如F)有关。岩浆中高的F含量对钨的富集和矿化十分重要,它可以降低熔体固相线、粘度和密度,有利于提高岩浆的结晶分异程度,因而使得高度不相容的钨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和后期热液阶段的富集与矿化。富挥发分岩浆的形成可能与俯冲板块后撤,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的多硅白云母等富F矿物的高温分解有关。研究表明,华南南岭地区侏罗纪的钨矿化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而华南南部晚白垩世钨成矿作用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后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