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604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第三篇文章报道了测定水压致裂面延伸方向的地面电测法及其试验结果。这种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具有使用方便、速度快、投资少等优点,但由于有时受现场条件的限制以及地质构造因素的影响,其观测精度往往较低。  相似文献   
102.
目前对华南内陆中生代构造环境与演化过程的认识存在分歧,一定程度上与对多种地质要素的综合研究不够有关。笔者研究认识到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不同构造阶段发育不同的代表性地质要素,并分别指示不同的构造环境。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期为前造山阶段,主要发育海相沉积。中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初为陆内造山阶段,其中中三叠世后期发生强烈陆内汇聚挤压,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NNE向的逆冲断裂与褶皱,以及NW向的基底走滑断裂等;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后期为同造山阶段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印支期强过铝花岗岩;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为同造山上隆伸展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裂陷盆地与拉斑玄武岩;中侏罗世初期为挤压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山前冲断收缩盆地及盆地边缘的逆冲断裂。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为后造山阶段,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大量后造山花岗岩以及与花岗岩相关的大量有色金属矿床。白垩纪为陆内裂谷阶段,形成的代表性地质要素有AA型花岗岩、大量陆相红色断陷盆地、基性火山岩、双峰式次火山岩等。结合上述成果和区域资料,提出应通过多种地质要素综合研究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注意构造环境判别的地质要素代表性、地质要素时限性以及构造发展过程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3.
The 0S2~0S54 spheroidal modes of Earth’s free oscillations, triggered by the grea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of 26 December 2004 are retrieved from VHZ data recorded by seven upgraded stations of Chin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CDSN). We compare these spheroidal modes with theoretical free oscillation spectra calculated from the 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 (PREM) and find a coincidence between their periods. Spectral splitting phenomenon is observed obviously in 0S2, 0S3, 0S4, 2S1 and 1S2 free oscillation modes. What is most noticeable is that the oscillation mode 2S1 is reported for the second time (the first time by Rosat et al) without any data stacking. We simulated the split singlet of 0S2 mode on seven CDSN stations based on general focal mechanism and seismic moment of the earthquake. The result shows that seismic moment of the earthquake can reach 1023 N.m. We also find that the recording of Earth’s free oscillations carries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source mechanism and earthquake location, which is applicable to the detailed study of source ruptur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了一种符合空间认知规律的栅格化处理的任意多边形间方向关系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人眼的判断结果非常接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边形间方向关系的可确定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8方向隶属零值个数的两个多边形方向关系可确定程度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土钉与护坡桩综合结构在软土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在软土地层中土钉护坡桩综合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实践证明,在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应用综合支护体系,可以发挥各种支护体系的优点,弥补各种支护体系的不足,从而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06.
简述了陕北油田钻井新技术要点,分析了应用新技术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7.
石林平  吉宝珩  迟秀兰  魏华 《气象》1996,22(11):26-28
该文介绍了河套至华北,华东地区一种西倾斜脊及其对天津和华北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本文描述了一组新的天然化合物——金铋硫化物,它们产于闪长岩中的少硫化物石英细脉中,属于与毒砂和铁、铜、锌的硫化物共生的Au-Te-Bi系列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