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7 毫秒
31.
潜江盐湖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湖沉积不仅是一种重要化工矿产沉积建造 ,还是一种重要的含油气沉积组合 ,其中常常蕴藏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 ,此类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起步较晚 ,尤其是对于陆相盐湖盆地更是如此 ,其关键在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盐湖层序的划分与特征了解较少 ,层序地层划分标准不统一。在充分吸收和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当今的盐湖形成理论出发 ,以潜江古盐湖为研究对象 ,讨论了盐湖盆地沉积的层序地层划分标准 ,及层序地层单元基本特征。认为从层序地层的基本控制因素———可容纳空间 (Accommo dationSpace)出发 ,可将盐岩沉积作为盆地水体浓缩的产物———水面下降阶段的沉积代表 ,从而建立起盐湖的层序地层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32.
根据详细的相分析、地震地质解释及区域地质方面的研究,把泌阳凹陷内的下第三系划分为3个层序,依次代表湖盆的3个演化阶段.层序Ⅱ_1和层序Ⅱ_3分别是湖盆初陷阶段和萎缩阶段的产物,均为由冲积平原体系域和硫酸盐湖体系域构成的半旋回式二元结构,体现了干旱气候条件下湖盆的冲积-充填特征,但湖盆初陷阶段的边界断裂活动强度比湖盆萎缩阶段要大.层序Ⅱ_2为湖盆主陷阶段的产物,由湖进体系域、碳酸盐湖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在湖盆主陷阶段,气候较潮湿,边界断裂活动强度大,但因物源及边界断裂活动强度的差异,湖盆不同部位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及规模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3.
胡庆油田湖相原油咔唑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庆油田湖相原油成熟度低,多为低成熟原油,生物降解作用轻微,原油中含有丰富的咔唑类化合物。分析表明,原油成熟度对咔唑类化合物含量及相对组分影响明显,源岩沉积环境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生物降解作用对咔唑类化合物含量及相对组分影响很小。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含量、链基咔唑/苯并咔唑及苯并咔唑比值受原油成熟度与沉积环境影响明显,已不适合用来指示油气运移距离,而二甲基咔唑同分异构体比值所受影响小,仍可作为油气运移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34.
前人对河流沉积特征的总结主要针对砂质曲流河和砾质辫状河,但几乎未涉及砾质曲流河类型.以秦皇岛地区大石河北庄坨村-上庄沱镇河段为例,通过现代沉积学考察,描述了砾质曲流河的地貌单元和沉积特点,总结了沉积序列和沉积模式,探讨了该类河流的成因机制.其地貌单元包括高弯曲的单河道、交替分布于河道两侧的凹岸-凸岸、流槽和河漫滩.受两侧山地的近物源供给,自下而上发育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和砾质曲流沙坝、砂砾质流槽、砂质河漫滩沉积,具叠瓦状构造和大型板状-楔状-槽状交错层理,总体呈现正旋回序列和不典型的二元结构.砾质曲流河在地貌形态上与砂质曲流河类似,但在水动力条件、沉积物岩性组成和沉积序列方面与砾质辫状河类似,表现为双重性质.依据研究区3级河流阶地,结合该类河型在现今山地普遍分布的特点,分析指出砾质曲流河的成因在于区域构造抬升和河流强烈侵蚀下切.本文研究对河型分类、分布及控制因素的认识带来了挑战.鉴于砾质曲流河响应于区域构造抬升的特点,地史时期该类河型的识别必然对造山运动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5.
黏土矿物是碎屑岩储层中胶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含量对储层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以涠西南凹陷和文昌A凹陷的黏土矿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压汞测试、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 甜点储层发育与黏土矿物的关系密切,低孔渗背景下发育2类相对优质储层的黏土矿物组合。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甜点储层多发育于中粗砂岩与含砾粗砂岩中,储层酸性流体活动强度大,溶蚀作用强烈,高岭石相对含量较高,孔隙类型以溶蚀孔、粒间孔为主。高岭石存在早期大气淡水淋滤型和后期有机酸溶蚀型2种成因。文昌A凹陷珠海组优质储层多位于扇三角洲砂体前缘,受阵发性水流与海水改造,绿泥石相对含量高,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绿泥石以颗粒包膜和孔隙衬里型为主,粒间充填的团簇状绿泥石为辅。黏土矿物的分析对寻找甜点储层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徐燕红  杨香华  梅廉夫 《地球科学》2020,45(5):1706-1721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手段,结合物性、有机质演化、埋藏史、测录井等资料,研究涠西南凹陷西北陡坡带流三段砂砾岩储层储集性能、成岩特征及物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流三段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岩性以粗粒级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残余粒间孔、铸模孔等为主,物性变化大,以低孔特低渗、中孔低渗、中孔中渗、高孔高渗为特征,非均质性强.(2)持续的压实作用是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碳酸盐胶结和自生粘土矿物充填使部分原生孔隙丧失,高泥质含量部位表现为早期强压实;粗粒级砂岩的中-强溶蚀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而微裂缝是深层砂砾岩储层的重要渗流通道之一.西北斜坡带流三段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厚层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杂基含量低,压实作用较弱,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发育带;湖底扇压实作用强,微裂缝提供了有机酸性流体活动的渗流通道,砂砾岩储层发生次生溶蚀使储集性能得以改善,为深层相对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37.
为了厘清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分析测试,分析混积岩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总结其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组成的混合沉积和混积层系.混积岩具有旋回性变化的特点,垂向上自下而上由A段-颗粒云岩质砂砾岩、B段-颗粒云岩质砂岩、C段-颗粒云(灰)岩、D段-泥云(灰)岩和E段-泥页岩构成,其中C段物性相对较好,为有利储层发育段;平面上随着离物源区距离的增大,由以陆源碎屑混积岩为主,过渡到以碳酸盐岩混积岩为主.研究区混积岩发育受古构造、古地貌、古气候、陆源碎屑供给、湖平面等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并以陆源碎屑供给和古气候最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积岩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38.
测井曲线地层对比的动态规划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用动态规划方法进行地层对比的原理,提出了用地震反射同相轴作等时性约束条件的测井曲线对比方法,给出了最佳匹配的递推公式及具体算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能适用于厚度有横向变化及地层有缺失情况下的定量对比。  相似文献   
39.
东海陆架西部凹陷带古新统砂岩锆石的U-P年龄表明,陆架西部古新世物源以中生代母岩为主,其次为元古代变质岩及少量古生代母岩。东海陆架东部凹陷带渐新统砂岩锆石的U-P年龄表明陆架东部渐新世物源以元古代变质岩为主,其次为中生代母岩及少量太古代变质岩与古生代母岩。陆架西部古新统砂岩锆石的U-P年龄与闽浙隆起带露头及钻孔揭示的基岩一致,而陆架东部渐新统砂岩锆石的U-P年龄比西部老。根据上述砂岩锆石U-P年龄,可以推测古近纪东海陆架盆地发育过程中,东海陆架东部地势较高。单颗粒锆石REE配分模式表明元古代锆石轻稀土(LREE)明显比其他样品高且含量相近,Ce正异常不明显;中生代锆石Ce正异常明显,但同时Eu负异常也很明显,与中生代基岩锆石相似;古生代锆石稀土元素含量偏低,La含量明显超过其他轻稀土元素。根据上述特征可以清晰指示砂岩的母岩类型与年代,推断古新世东海大陆架的基底性质与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0.
Northern Carnarvon盆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发育一套海相Brigadier组碳酸盐岩,但其岩性特征、沉积相类型、分布规律和沉积模式尚不清楚。研究认为,Brigadier组沉积时期构造稳定、基底坡度小、气候温暖潮湿、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海平面整体上升,具有利于混积沉积发育的地质背景。Brigadier组具有明显的混积沉积特征,盆地东南部Brigadier组岩性为三角洲砂泥岩,盆地西北部岩性为纯碳酸盐岩,ODP多口钻井钻遇生物礁滩沉积,整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岩性由碎屑岩变成碳酸盐岩的特征。研究认为Brigadier组混合沉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碎屑物源输入的停止和水动力的减弱,导致碳酸盐岩沉积与砂泥岩沉积出现混合,Brigadier组混合沉积为典型的相混合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